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过去5年内昆山地区非妊娠糖尿病巨大胎儿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5~2009年在昆山市妇幼保健所登记的孕产妇及产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排除母亲孕前糖尿病和/或妊娠糖尿病因素,以巨大胎儿出生的孕周、民族为配对条件,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以此探究巨大胎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调整后,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年龄在32岁以上(OR=2.79,95%CI:1.45~5.39)、孕前体重在53kg以上、身高大于164cm(OR=2.08,95%CI:1.41~3.06),男孩(OR=1.51,95%CI:1.20~1.89)、父亲经常吸烟(OR=1.54,95%CI:1.13~2.10)等是巨大胎儿独立的危险因素;而父亲职业为干部或科技工作者(OR=0.61,95%CI:0.41~0.91)则是独立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母亲生产年龄偏大、孕前体重偏高、身高偏高、男性胎儿、父亲经常吸烟等是巨大胎儿独立的危险因素;而父亲职业为干部或科技工作者则为巨大胎儿独立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雾霾危害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形式,对江苏某高校在校生进行雾霾危害KAP调查。结果大学生对雾霾危害认知平均得分为(80.77±12.15)分,女生、医学专业学生得分较高(P0.05);态度平均得分为(78.56±7.26)分,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6.67+0.89x。大学生应对雾霾天气的行为积极性相对于知识和态度的得分结果较差。结论大学生目前对雾霾危害认知程度较好,但个人防护行为意识较薄弱,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53.
目的系统评价曼月乐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比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NKI、CBM、WanFang Data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发表的关于比较曼月乐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对照试验(CCT)报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12月,由2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研究,均为CCT,共计5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曼月乐组与孕三烯酮组在减少子宫体积[MD=-10.24,95%CI(-21.93-1.44),P=0.09]、月经改善率[OR=6.15,95%CI(0.19-202.73),P=0.31]、不规则阴道流血不良反应发生率[OR=1.34,95%CI(0.57-3.18),P=0.05]和治疗12个月降低子宫内膜厚度[MD=-2.17,95%Cl(-4.66-0.33),P=0.09]等方面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在痛经缓解率[OR=1.91,95%CI(1.03-3.53),P=0.04]和治疗6个月降低子宫内膜厚度[MD=-0.99,95%CI(-1.57--0.40),P=0.0009]方面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曼月乐组的痛经缓解率显著提高。结论现有证据显示,曼月乐与孕三烯酮在减少子宫体积、月经改善率、不规则阴道流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长期降低子宫内膜厚度等方面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曼月乐较孕三烯酮在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及短期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方面优势明显。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所限,曼月乐的远期疗效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RCT)及CCT来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54.
胃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寻找新的胃癌预后指标和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十分紧迫的科学命题.合理应用辅助化学治疗与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是提高5年生存率的重要途径,确定新的分子靶位成为治疗胃癌新疗法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建立区域性大型活动卫生保障住宿场所卫生监督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区域性大型活动住宿场所卫生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30名专家进行两轮Delphi专家咨询,根据指标重要性赋值得分,确定住宿场所卫生监督量化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结果 30名咨询专家的平均工龄为(20.63±5.80)年,两轮的应答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06)、(0.89±0.06),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806(χ2=740.278,P﹤0.0001),0.827(χ2=780.398,P﹤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确定了住宿场所卫生监督量化评价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22项,其中一级指标卫生管理、卫生设施、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公共用品、客用健康相关产品的平均权重分别为2.00、2.00、2.89、2.02、1.09。结论 Delphi专家咨询法是构建区域性大型活动卫生保障住宿场所卫生监督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方法,并将为进一步建立卫生监督量化评价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过去6年内昆山地区早产儿危险因素.方法:以2004-2009年昆山市妇幼保健所在登记孕产妇与产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排除母亲孕前糖尿病和及其他因素,以早产儿母亲年龄、民族为配对条件,采用1∶3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母亲职业为干部/科技工作者/军人(OR=0.70,95%CI:0.49~0.99)、有人工流产史、产前检查6次以上、父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0.42,95%CI:0.19~0.89)是早产儿的保护性因素;而母亲为经产妇(OR=1.27,95%CI:1.01~1.62)、男性胎儿(OR=1.53,95%CI:1.28~1.83)是早产儿的危险因素;未发现随着父亲吸烟、饮酒剂量增加而有母亲生产早产儿风险的增加.结论:母亲职业为干部/科技工作者/军人、有人工流产史、产前检查6次及以上、父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是早产儿保护性因素;而母亲有生产史、男性胎儿是早产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结节病和结核病病理组织中结核分枝杆菌DNA,以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在结节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本方法在结节病与增殖性结核病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上海市肺科医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结核病组30例、结节病组31例和正常对照组(其他疾病)15例,利用定量PCR检测用石蜡包埋的淋巴结或肺组织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并以胎鼠肺组织作为阴性对照。结果结核病组结核分枝杆菌DNA检出的阳性率(30/30)明显高于结节病组(6/31)和正常对照组(2/15),结节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结核分枝杆菌DNA检出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别。结核病组结核分枝杆菌DNA检出的绝对和相对拷贝数明显高于结节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节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而胎鼠肺组织中未检出结核分枝杆菌DNA。结论本研究结果不支持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结节病的相关性。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石蜡包埋病理组织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可作为鉴别增殖性结核和结节病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苏州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8-2013年对苏州市某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按ICD-10方法分类整理,计算居民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和全国人口标化死亡率、性别和年龄别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6年间共报告恶性肿瘤死亡病例4 486例,占全死因构成的33.93%,年均粗死亡率为209.19/10万,年均标化率为114.93/10万,男性年均粗死亡率为271.41/10万,高于女性的148.83/10万(P0.05)。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为居民恶性肿瘤主要死因,4种疾病累计死亡3 048例,占因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67.94%。57.74%的恶性肿瘤死亡者为≥65岁老年人。结论胃癌、肺癌、食管癌和肝癌是该区居民应重点防治的主要肿瘤。  相似文献   
59.
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是一个重复进行的专家咨询过程,以整合一组专家个人意见成群组共识为目的的主观评价和预测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重复性、匿名性、可控的信息反馈性和对结果统计分析的四大特点,起初广泛应用于军事、社会和经济等领域,近年来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也日渐广泛.本文将介绍德尔菲法的概念、过程和特点等基本情况,阐述该方法在公共卫生领域内的应用现状,对该法未来发展作出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0.
探讨胃癌组织中黏附分子CD11c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分析CD11c的表达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胃癌患者复发和死亡风险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确定CD11c表达;应用COX多因素模型分析化疗联合CIK治疗组(下称联合组)与CD11c表达状态联合影响胃癌复发和死亡的风险。单因素统计学分析显示:联合组+CD11c高表达、联合组+CD11c低表达、化疗组+CD11c高表达和化疗组+CD11c低表达患者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调整了性别、年龄、胃癌部位、肿瘤大小、分期、转移和治疗方式等混杂因素后,与联合组+CD11c高表达组相比,化疗组+CD11c低表达组复发和死亡风险显著增加(HR=5.76,95%CI=2.42~13.70;HR=5.00,95%CI=2.22~11.12),且联合组+CD11c高表达、联合组+CD11c低表达、化疗组+CD11c高表达和化疗组+CD11c低表达患者复发和死亡的HR呈上升趋势(趋势检验,均P<0.01)。肿瘤组织中CD11c高表达的胃癌患者采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CD11c高表达可作为CIK细胞治疗的纳入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