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内镜下钛夹植入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放疗患者靶区勾画和剂量学参数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经超声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18~65(43.7±6.9)岁。放疗前所有患者均在内镜下分别于食管病灶的上界和下界行钛夹植入术,在钛夹植入前后均行CT扫描定位和靶区勾画,比较钛夹植入前后的大体肿瘤体积(GTV)长度、GTV、肿瘤临床体积(CTV)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将36例患者按照GTV上界和下界的误差分为精确组(误差<1 cm)和误差组(误差≥1 cm),分析影响食管靶区勾画的因素。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χ2检验对精确组和误差组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靶区精确勾画的危险因素。 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在内镜下植入钛夹,4例(11.1%)出现上界钛夹脱落;术后病理完全缓解率为52.8%(19/36)。钛夹植入前患者GTV长度为(4.74±1.02) cm,大于钛夹植入后的(3.98±0.79) cm,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72,P<0.05)。钛夹植入前患者的GTV和CTV分别为(28.87±3.21) cm3和(72.46±6.37) cm3,均大于钛夹植入后的(24.59±2.67) cm3和(56.37±4.52) cm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26、7.696,均P<0.05)。钛夹植入前的双肺V10、V20(接受10、20 Gy照射剂量的肺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和脊髓的受照剂量均高于钛夹植入后[(21.64±1.57)%对(17.32±0.96)%、(14.87±2.32)%对(11.69±1.84)%、(28.87±3.21) Gy对(24.59±2.67) Gy],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5、7.64、?2.43,均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位置、饮酒史、GTV长度与GTV的勾画精确度存在相关性(χ2=5.64、11.57、13.33、8.23,均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 [相对危险度(RR)=0.296,95%置信区间:0.137~0.586,P<0.001]和GTV长度(RR=2.313,95%置信区间:1.280~4.875,P<0.01)是影响GTV精确勾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内镜下钛夹植入在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放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可精确引导CT定位下靶区勾画的范围并减少正常器官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82.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K)是一组分泌型丝氨酸水解酶,由激肽释放酶(KLK)基因编码,有15个家族成员,是迄今所知人类丝氨酸蛋白酶最大的家族.HK主要在前列腺、乳腺、卵巢以及睾丸等产生类固醇激素的组织或激素依赖性的组织中表达~([1]),可分为组织激肽释放酶和血浆激肽释放酶两大类,这两种激肽释放酶在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底物特异性、免疫学特性、基因结构以及释放的激肽类型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2]).  相似文献   
83.
目的:总结胃癌淋巴结清扫术所致的淋巴漏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0例因胃癌行胃癌根治术(D2及D2以上)并发术后淋巴漏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胃癌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为0.69%,发生淋巴漏的时间平均为术后第5(4~8)天;每天最大引流量为8200mL。18例病人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再次手术治疗,其中1例淋巴漏未愈最终衰竭死亡,另1例虽获治愈,但术后住院天数(61d)明显大于保守治疗组(38d)。结论:胃癌术后淋巴漏应以术中预防为主;治疗首选支持及保守治疗,尽量避免于短期内进行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84.
创伤性湿肺是胸部外伤中较常见的一种综合病变.本病由Bufiord于1945年通过尸检后首先命名,并经Danie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即胸部闭合性创伤后,肺泡、气管和支气管内黏膜的分泌作用增强,过多的液体(黏液、血浆液及脓性分泌物)积蓄在肺泡及支气管中,即形成所谓创伤性湿肺,本文根据5年来我院在收治外伤患者中对98例创伤性湿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基因内含子3多态性与中国福建省贲门癌、非贲门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法和Sanger测序法检测中国福建省100例贲门癌、130例非贲门胃癌和11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照组)的IL-4基因内含子3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多态性与贲门癌、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贲门癌组、非贲门胃癌组的上消化道肿瘤(UGIC)家族史阳性个体的比例高于对照组。UGIC家族史可同时增加贲门癌和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OR=2.738,95%CI:1.220~6.143;OR=2.452,95%CI:1.122~5.361)。IL-4内含子3的3种基因型(RP1.1、RP1.2、RP2.2)频率在贲门癌组、非贲门胃癌组和对照组中的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P1.1基因型比较,携带RP1.2基因型可增加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OR=2.111,95%CI:1.172~3.803)。分层分析显示,与RP1.1基因型相比,RP1.2基因型能增加男性(OR=2.496,95%CI:1.235~5.047)和UGIC家族史阴性(OR=1.909,95%CI:1.020~3.573)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而携带RP2.2基因型可使家族史阴性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降低(OR=0.496,95%CI:0.268~0.918)。结论 IL-4内含子3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影响中国福建省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6.
胆石性肠梗阻1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腹部平片检查,5例患者行螺旋CT检查,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结果 术前腹部平片均显示肠梗阻表现,其中术前经CT明确诊断5例,14例行肠管切开取石,1例肠管切开取石同时行胆囊切除合并十二指肠瘘修补,1例因肠坏死行肠段切除,1例经肛门取石.1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呼吸道感染2例,心功能衰竭1例.结论 胆石性肠梗阻术前确诊困难,多排螺旋CT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肠管切开取石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晚期肺癌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初次就诊我院的晚期肺癌患者,LMR分界值由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确定;分析LMR表达与晚期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晚期肺癌患者总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根据ROC曲线,LMR最佳临界值AUC=0.581,所有研究对象分为高LMR(n=34)和低LMR(n=13)。LMR水平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ECOG评分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吸烟史无关(P>0.05)。高LMR组和低LMR组的中位OS分别为28.8个月和16.2个月;中位PFS时间分别20.7个月和11.6个月,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病理类型、吸烟史和LMR水平是影响晚期肺癌患者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LMR是晚期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且与晚期肺癌的生存呈正比关系,对晚期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对腹股沟疝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代替抗凝药物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63例单侧原发性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7例因其他疾病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抗凝治疗(阿司匹林组),有11例因其他疾病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组),阿司匹林组和华法林组术前7 d给予低分子肝素替代治疗,其余35例未口服抗凝药物(对照组)。结果 1 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国际标准化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3组患者的阴囊或皮下血肿、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复发患者。结论对于长期应用抗凝药物的腹股沟疝患者,围手术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替代抗凝药物,并不增加出血风险,还可以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8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O2 pneumoperitoneum on the adhesive and invasive ability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based on the expression of adhesive and invasive molecules. Methods With an artificial CO2 pneumoperitoneum model in vitro,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 MKN-45, SGC-7901 and MKN-28 were exposed to 3 different CO2 gradients: 9 mm Hg, 15 mm Hg and control group (0 mm Hg). The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ICAM-1, MMP-2 and VEGF-A were measured at 2 and 4 hours exposure by using RT-PCR, CytoMatrixTM kit and ECMatrixTM kit. The pretreated gastric cancer cells were injected into abdominal cavity of nude mice(2×106 cells per mouse). Five mice in each group were sacrificed 4 weeks later to record the number of tumor nodules in abdominal cavity. The remaining mice were kept for observation of survival time.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MKN-45: from 2.26 to 2.19, SGC-7901 :from 2.16 to 2.09、MKN-28 :from 2.06 to 1.99), ICAM-1 (MKN-45 : from 2.20 to 2.28、SGC-7901: from 2.10 to 2.18、MKN-28: from 2.00 to 2.08), MMP-2 (MKN-45:from 2.05 to 2.13、SGC-7901: from 1.95 to 2.03、MKN-28: from 1.85 to 1.93) and VEGF-A(MKN-45 : from 2.10 to 2.16、SGC-7901 :from 2.00 to 2.06、MKN-28: from 1.90 to 1.96) didn't change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pressure and time (P>0.05). The expression of adhesive and invasive molecules didn't change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tumor metastasis in abdominal cavity of nude mice(MKN-45:from 22 to 23、SGC-7901 :from 20 to 22、MKN-28:from 21 to 22) and survival time(MKN-45 :from 23 to 21、SGC-7901 :from 22 to 21、MKN-28 :from 22 to 21) among all the groups. Conclusion Under low pressure and short time of CO2 exposure, the adhesive and invasive capacity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hence did not increase the possibility of neoplasm metastasis.  相似文献   
90.
目的:为丰富断层解剖学教学手段和资源,利用数字中国人数据集构建断层解剖学彩色图谱。方法:选取数字中国人男1号和女1号数据集中图片进行标注等处理,制作出版断层解剖学彩色图谱。结果: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在2006年10月和2005年10月分别出版发行了《中国数字人男性彩色图谱》和《中国数字人女性彩色图谱》。结论:利用中国数字人数据集可以很好地构建断层解剖学图谱,用于断层解剖学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