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72篇
  免费   1106篇
  国内免费   728篇
耳鼻咽喉   97篇
儿科学   142篇
妇产科学   111篇
基础医学   1004篇
口腔科学   178篇
临床医学   2973篇
内科学   1614篇
皮肤病学   370篇
神经病学   329篇
特种医学   7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842篇
综合类   5291篇
预防医学   2229篇
眼科学   163篇
药学   2193篇
  26篇
中国医学   2284篇
肿瘤学   623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443篇
  2022年   412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412篇
  2019年   443篇
  2018年   544篇
  2017年   314篇
  2016年   386篇
  2015年   459篇
  2014年   968篇
  2013年   948篇
  2012年   1219篇
  2011年   1251篇
  2010年   1077篇
  2009年   1137篇
  2008年   1127篇
  2007年   1084篇
  2006年   878篇
  2005年   914篇
  2004年   863篇
  2003年   805篇
  2002年   748篇
  2001年   701篇
  2000年   600篇
  1999年   429篇
  1998年   417篇
  1997年   357篇
  1996年   343篇
  1995年   359篇
  1994年   332篇
  1993年   256篇
  1992年   214篇
  1991年   177篇
  1990年   165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92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61篇
  1982年   51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2篇
  1960年   9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浓度梯度抑制肿瘤细胞免疫逃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浓度梯度对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根据SLC浓度梯度,实验分6组;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HLA-Ⅰ类分子的表达、肿瘤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细胞胞内BCL-2表达,ELISA检测肿瘤细胞培养上清中生长转化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SLC浓度增加,肿瘤细胞的HLA-Ⅰ类分子表达增高,肿瘤细胞凋亡增多;BCL-2表达增高,而肿瘤细胞TGF-β分泌水平降低。结论SLC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比较帕金森病与原发性震颤老年患者的血尿酸(UA)水平,进一步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UA水平与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2例帕金森病患者(帕金森组)、48例原发性震颤患者(原发性震颤组)、7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在空腹状态下测定血UA、肌酐(Cr)、尿素氮(BUN),然后再根据改良s MDRD公式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同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1三组研究对象e GFR、血BU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研究对象血U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69,P0.05);帕金森病组血UA[(325±57)μmol/L]显著低于原发性震颤组[(319±62)μmol/L]、健康对照组[(329±61)μmol/L](P0.05);原发性震颤组、健康对照组血U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帕金森病患者血UA水平与其Mo CA评分呈正相关,r=0.728,P0.05。原发性震颤患者血UA水平与其Mo CA评分无相关,r=0.255,P0.05。结论血UA测定有利于老年帕金森病与老年原发性震颤的鉴别诊断,血UA水平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改变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筛选并鉴定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特异性结合的多肽。方法将酵母表达的HBsAg包被在微孔板上,加入噬菌体进行随机肽库筛选,经过4轮筛选后,随机挑取15个克隆进行DNA测序,并通过夹心ELISA方法鉴定其亲和力,采用剂量依赖结合实验和竞争抑制实验检测其与 HBsAg结合的特异性。结果经过4轮筛选,得到一优势克隆No .3,展示肽段为SSYAPYVWQPIA ,与 HBsAg有较强的亲和力,剂量依赖结合实验和竞争抑制实验证明克隆No .3与HBsAg的结合是特异性的。结论利用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可以获得HBsAg特异性结合肽,此多肽可以作为靶向分子用于乙型肝炎的基因治疗,为乙型肝炎的靶向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酸化中药液熏洗联合超短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15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50):A组采用酸化中药液熏洗结合短波治疗;B组采用酸化中药液熏洗治疗;C组采用超短波治疗。三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后2周、1月、3月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hs-CRP水平。结果三组治疗前血清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73,P>0.05);A组患者治疗后2周、1月、3月与治疗前血清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7.84、-16.12、-9.76,P均<0.05);B组患者治疗后2周、1月、3月与治疗前血清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3.88、-12.40、-2.73,P均<0.05);C组患者治疗后2周、1月与治疗前血清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02、-3.47,P均<0.05);治疗后2周、1月、3月三组间血清CRP下降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24.03、42.71、58.41,P均<0.05)。结论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酸化中药液熏洗结合短波治疗能持续有效降低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996.
背景:国内外最先进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穿支血管的诊断学技术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MRI等影像技术。血管显影清楚、精准性高,但有一定的创伤,且不易普及。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探测胸背动脉及其穿支血管,为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术前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5例拟行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患者,术前用高频超声探测穿支血管,重点探测各穿支血管走形、直径、穿支的位置,并进行体表标记。选取直径粗、位置表浅、血管走行平直的穿支血管为主干血管,设计并切取皮瓣。结果与结论:15例患者胸背动脉全部发自肩胛下动脉,胸背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以及13例大于1 mm的主干穿支显示清晰,并与术中测量结果基本吻合。小于1 mm的穿支血管仅能显示点条状血流信号或基本无血流及频谱信号,且与周围组织分辨不清。1例经术前探测发现血管扭曲、变异,改行其他手术。2例穿支血管术前非探及,经术中解剖发现并证实。结果表明高频超声在穿支血管术前体表定位方面作用显著,结合计算机辅助断层增强扫描或核磁辅助增强扫描等影像技术,可发挥更全面、可靠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早产新生儿皮质脊髓束( CST)的弥散张量成像( DTI)参数与脑白质损伤( WMI)评级之间以及与胎龄的关系。方法选取158例早产儿在纠正胎龄达到足月时进行脑部MRI以及DTI扫描。据MRI表现,将WMI的程度分成正常、轻度以及重度损伤组。利用纤维示踪技术对CST进行成像,测量各组早产儿CST所占的体素数量( VC)、各向异性分数( FA)和表观弥散系数( ADC)值,分析各组间的参数差异,并统计各参数与胎龄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儿之间的DTI参数差异均有显著性。重度组CST的VC和FA小于其余两组,ADC大于其余两组。正常组的VC和FA大于其余两组,ADC小于其余两组。 VC及FA与胎龄相关。结论 DTI定量分析可以反映早产儿WMI的程度,CST的成熟与WMI以及早产儿成熟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新型气道湿化及其相关装置在ICU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气管插管的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使用新型气道湿化及其相关装置进行气道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气道护理。比较两组气道护理评价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床头抬高符合率、误吸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痰痂形成发生率、气管黏膜损伤发生率、皮肤压痕发生率、人工气道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及右手食指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型气道湿化及其相关装置在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9.
党彩玲  赵丹  阳志军  李力 《华西医学》2013,(11):1678-1685
目的评价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复发上皮性卵巢癌(EOC)的作用,分析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Library、循证医学数据库(EBM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清华同方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领域杂志。检索时间从1985年1月1日-2011年11月30Et,查找手术治疗复发EOC患者的回顾性、非随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SPSS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48篇文献(回顾性文献40篇,非随机前瞻性文献7篇,病例对照研究1篇)共2605例。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满意切除比例与中位生存时间回归模型成立,有统计学意义(F=7.346,P=-0.009),浆液性病理类型比例与中位生存时间回归模型成立,有统计学意义(F=5.537,P=0.025),残留病灶大小与中位生存时间回归模型成立,有统计学意义(F=4.249,P=-0.045),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仅有满意切除比率对术后中位生存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主要适用于铂类敏感型可切除及孤立结节复发EOC患者,要获得明确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复发EOC对中位生存时间的影响,尚需进行大样本随机对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