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8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摘要】 患者男,3岁,因躯干多发棕黄色丘疹3个月就诊。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见真皮较多单一核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S100阳性、CD1a部分阳性、CD68阳性。其后原发皮疹颜色渐变暗,部分变平消退,留色素沉着,但仍有新发皮疹。4个月后第2次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除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外,真皮尚可见少许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示组织细胞S100阴性、CD1a阴性、CD68 阳性。诊断:幼年性黄色肉芽肿。  相似文献   
62.
【摘要】 患者女,68岁,左前臂红色斑块4个月,类风湿关节炎病史4年。皮肤科检查:左手背、左手腕部和左前臂5 cm × 10 cm暗红色斑块,边界不清,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紫癜。取皮损脓液10% KOH镜检,见棕黄色分隔菌丝;脓液和皮损组织沙氏葡萄糖琼脂均培养出局限性、绒状、灰黑色菌落;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上培养,不产孢,仅见暗色分隔菌丝。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感染性肉芽肿,过碘酸雪夫染色见酵母细胞和出芽的假菌丝。分离菌株与Microsphaeropsis arundinis的ITS片段序列比对,结果99%符合。诊断:M. arundinis所致皮肤暗色丝孢霉病。治疗:口服伊曲康唑胶囊400 mg/d结合温热疗法治疗,4个月后皮损完全消退。随访1年无复发。 【关键词】 暗色丝孢霉病; 腔孢菌科; Microsphaeropsis arundinis; 关节炎,类风湿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并发腹腔脓肿的疗效分析.方法:124例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腹腔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64例给予自拟中药方内服和醋调大黄外敷,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体温复常、血象复常、脓肿消失时间、肠鸣音回复、腹痛消失、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切口感染、盆腔脓肿、肠间脓肿、肠粘连)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2%,优于对照组的78.4%(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体温复常时间为(2.8±0.9),(4.1±0.6)d、血象复常时间(5.9 ±0.10),(7.8 ±0.7)d、脓肿消失时间(2.9±0.9),(4.5 ±0.6)d、肠鸣音恢复时间(38.5±1.7),(59.1±1.4)h、首次排便时间(3.2±3.2),(5.6±3.8)d、腹痛消失时间(4.3±3.0),(7.1 ±3.2)d、总住院天数(6.7±0.9),(8.5±0.6)d,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治疗组出现切口感染、肠粘连并发症及复发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脓肿性阑尾炎,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亚低温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亚低温治疗的作用。方法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被随机分成两组:脑亚低温组(A组)和常温组(B组)。利用亚低温治疗仪,对控制目标温度在脑温33—35℃,亚低温治疗4d后自然复温。具有相似性质病例的B组,使用亚低温外的常规治疗。监测两组病例的生命体征、颅内压、静脉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GOS评分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两组在24、48、72h的平均颅内压分别为(23.49±2.38)mmHg、(24.68±1.71)mmHg、(22.51±2.44)mmHg和(25.87±2.18)mmHg、(25.90±1.86)mmHg、(24.57±3.95)mmHg,前者较后者降低(P分别为0.000,0.0130及0.003);(2)两组在3d和7d的平均SOD含量分别为(533.0±103.4)μg/L、(600.5±82.9)μg/L和(458.7±68.1)μg/L、(497.0±57.3)μg/L,前者较后者明显升高(P=0.000);(3)1年后两组恢复良好率(GOS评分)分别为70.0%和47.5%,(P=0.04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肺部感染)分别为57.5%和32.5%(P=0.025),处理后未见严重后果发生。结论亚低温治疗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5.
粘液水肿性苔藓伴转移性肿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 ,68岁,因左侧肩颈胸部黄色、淡黄色斑块,瘙痒 1月余于 1998年 5月 8日初诊。 1个月前,左侧肩颈部出现数个淡黄色丘疹、结节,皮疹初起时无明显瘙痒,后渐增大,部分融合成斑块,皮疹波及左侧锁骨及胸前区。颈背部略有瘙痒。 15年前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术后病理切片确诊为胃癌。 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肝、脾检查均正常。颈部左侧、锁骨上扪及多个花生至核桃大小淋巴结,质中等,部分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差,按压有疼痛。皮肤科情况:左侧肩、颈、胸部、项背部见较多黄豆至蚕豆大小的淡黄色至黄红色半球状丘疹、结节,部分融…  相似文献   
66.
患者女,51岁,因全身丘疹伴瘙痒4个月,右大腿皮肤斑块伴瘙痒3个月于2005年11月8日入我院。2005年7月初。躯干,四肢皮肤出现绿豆大红色丘疹,自觉瘙痒,外用粮皮质激素软膏后皮疹及瘙痒略缓解。  相似文献   
67.
增殖性外毛根鞘囊肿继发恶变一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患者男,46岁。头面部、颈部、躯干结节、肿块10余年。10余年前头皮出现蚕豆大、质硬多发性结节,部分逐渐增大成肿块。6年前头皮、面部、颈部、躯干陆续发现类似皮损。无明显痛痒。半年前颈部左侧肿块迅速扩大、中央出现溃疡,触之易出血,并有分泌物排出。体检:头皮、额头、两颊、左上下眼睑、颈部、胸背部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结节,圆或椭圆形,触之较硬,活动度好,皮色或暗红色,部分表面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头皮皮损11个,耳周10个,面部24个,躯干18个,颈部左侧可见一10cm×8cm肿块,质地中等,周围有红晕,表面有浅灰色痂皮并有恶臭分泌物排出(图1)。头…  相似文献   
68.
小汗腺囊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62岁。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鼻根部长出一个绿豆大小的肿物,呈淡蓝色,无任何自觉症状,后皮损逐渐增大,每年夏季明显增大,冬季缩小。近2月来明显增大,遂来我院门诊求治。既往身体健康,家庭中无类似疾病。  相似文献   
69.
胎盘中提取的黑素生成素有效成分分析及动物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黑素生成素中的活性成分及其对豚鼠表皮中黑素细胞的影响。方法 利用放免法及比色法分别测定黑素生成素中内皮素和唾液酸的含量;用黑素生成素外搽豚鼠背部皮肤加红外线照射,5周后,对搽药的皮肤和对照皮肤进行活检,分别制备透射电镜超薄切片及不同的特殊染色的病理切片。统计搽药表皮病理切片中黑素细胞数目及黑素含量的变化并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测定黑素生成素中内皮素含量为210.5±30.1pg/mL,唾液酸含量为147.9±12.1μg/mL。用黑素生成素外搽动物表皮后黑素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含有黑素颗粒的角质形成细胞数、黑素含量指数(MCI-1、2)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黑素生成素中含有能促进黑素细胞增殖的内皮素及增强细胞间识别与粘附的糖和糖脂类物质,作用于动物表皮具有促进黑素细胞增殖和黑素合成的功能。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组织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dendritic cells,TIDC)及其分子标志物MHC-Ⅱ、CD54表达情况及意义。 方法 选择宁波市李惠利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2017年6月脑胶质瘤组织标本70例作为脑胶质瘤组织组,正常脑组织标本70例作为正常脑组织组,脑胶质瘤组根据WHO病理分级分为低级别脑胶质瘤组(Ⅰ级+Ⅱ级)19例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组(Ⅲ级+Ⅳ级)51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脑胶质瘤组织TIDC数量和正常脑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数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胶质瘤组织TIDC和正常脑组织中DC膜表面MHC-Ⅱ、CD54表达。 结果 细胞核出现棕褐色颗粒为S-100阳性染色的DC细胞。脑胶质瘤组织中TIDC数量低于正常脑组织中DC数量(P<0.05);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TIDC数量低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TIDC数量(P<0.05)。脑胶质瘤组织TIDC膜表面MHC-Ⅱ、CD54表达量低于正常脑组织中DC膜表面MHC-Ⅱ、CD54表达(P<0.05)。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TIDC膜表面MHC-Ⅱ、CD54表达量低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TIDC膜表面MHC-Ⅱ、CD54表达量(P<0.05)。 结论 脑胶质瘤组织中TIDC细胞少于正常脑组织中DC细胞,随着脑胶质瘤级别的升高,TIDC细胞浸润数目减少,脑胶质瘤存在抗原提呈功能缺失或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