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0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55篇 |
内科学 | 8篇 |
皮肤病学 | 83篇 |
神经病学 | 17篇 |
特种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71篇 |
综合类 | 97篇 |
预防医学 | 10篇 |
药学 | 28篇 |
中国医学 | 7篇 |
肿瘤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前后,外周血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360例患者分为高压氧 +常规治疗组 (HBO组)205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55例,另有 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1个疗程、2~3个疗程及 6个月(GOS评定),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比色分析法检测SOD含量,用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检测LPO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HBO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的SOD水平下降,LPO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0 .01)。而在治疗 1个疗程后,HBO组SOD水平升高,LPO水平下降,与相同GCS评分(Glasgowcomascale,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 (P<0 .05)。治疗 2~3个疗程后,在GCS3 ~5分 (Glasgowoutcomescale,格拉斯哥结果评分 )的患者中,HBO组中的SOD、LPO水平与对照组有区别(P<0. 05)。我们应用GOS评分进行比较,HBO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而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1 )。结论 高压氧能显著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红细胞中SOD、LPO的含量,其治疗效果可能是通过减少或抑制自由基的产生而实现的,为临床上高压氧治疗在自由基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亚低温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亚低温治疗的作用。方法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被随机分成两组:脑亚低温组(A组)和常温组(B组)。利用亚低温治疗仪,对控制目标温度在脑温33—35℃,亚低温治疗4d后自然复温。具有相似性质病例的B组,使用亚低温外的常规治疗。监测两组病例的生命体征、颅内压、静脉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GOS评分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两组在24、48、72h的平均颅内压分别为(23.49±2.38)mmHg、(24.68±1.71)mmHg、(22.51±2.44)mmHg和(25.87±2.18)mmHg、(25.90±1.86)mmHg、(24.57±3.95)mmHg,前者较后者降低(P分别为0.000,0.0130及0.003);(2)两组在3d和7d的平均SOD含量分别为(533.0±103.4)μg/L、(600.5±82.9)μg/L和(458.7±68.1)μg/L、(497.0±57.3)μg/L,前者较后者明显升高(P=0.000);(3)1年后两组恢复良好率(GOS评分)分别为70.0%和47.5%,(P=0.04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肺部感染)分别为57.5%和32.5%(P=0.025),处理后未见严重后果发生。结论亚低温治疗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3.
自1993年8月~1996年8月我们共收治手术病人2178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位性病变278例。这些老年病人全身主要脏器的功能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其临床表现及治疗均有别于青年患者。本文就如何提高老年颅内占位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亚临床资料1.I一般情况本组病例男165例,女113例,年龄60~84岁,平均65.5岁。1.2疾病类别颅内肿瘤145例,动静脉畸形(AVM)伴出血、血肿3例,动脉瘤伴出血、血肿1例,脑溢血18例,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32例,硬膜外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73例。1.3病程及检查病程lh~12年,… 相似文献
44.
浅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进展 总被引:70,自引:0,他引:70
浅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在工作中我们有时会遇到静脉输液各环节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而在护理常规及教科书中很难查到 ,并存有误操作现象。因此如何将各种治疗药物准确无误、安全迅速地输注到病人体内 ,是护理工作研究的新内容。本文就静脉输液的实际操作检索了近 8年来的文献资料 ,现综述如下。1 静脉输液配药的方法1 .1 玻璃安瓿的切割及消毒首先切忌用镊子等物品敲开安瓿。提倡选用“易折型”安瓿 ,对“非易折”型安瓿割锯痕长应小于颈段的 1 / 4周 ,割锯后的安瓿用 75 %的酒精棉签擦拭 1… 相似文献
45.
BPH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逼尿肌功能状况评价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为了解前列腺增生症(BPH)膀胱出口梗阻(BOO)患者的逼尿肌功能状况,对67例BPH患者进行了尿动力学及直肠B超检查,结果发现逼尿肌痉挛、逼尿肌低顺应性,逼尿肌括约肌功能不协调及逼尿肌收缩力亢进在梗阻病人中的发生率分别为34.3%,17.9%,25.4%,26.9%;有前列腺突入膀胱的患者更易发生逼尿肌功能受损。对BPH患者的逼尿肌功能作出准确评价,在手术时机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6.
神经妥乐平配合抗病毒药治疗带状疱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于2003年2-5月选用神经妥乐平(neurotropin)配合抗病毒药治疗带状疱疹,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症状有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为本科2003年2~5月住院的具有典型症状和体征的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13~86岁,平均53.55岁,>50岁26例,占65%,病程1~12d。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6~87岁,平均54.15岁,>50岁28例,占70%,病程2~11d。皮损分布部位: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胸背部13例和14例,腰腹部分别为12例和16例,四肢分别为7例和3例,面颈部分别为6例和7例。两组病例年龄、性别、受… 相似文献
47.
膀胱活动过度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膀胱活动过度(overactive bladder,OAB)的描述最早出现在100年前,当时Duldey[1]只是根据扩约肌是否松弛将其划分为主动和被动尿失禁.国际尿控协会(ICS)直到2001年才将OAB正式定义为一组下尿路症状的总称,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频(24小时排尿>8次,每次尿量<200ml)、尿急(有突发的急迫排尿感)、伴或不伴有尿失禁(急迫排尿感未被抑制或未及时入厕而发生尿液不自主流出). 相似文献
48.
49.
颅脑损伤与过氧化脂质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34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48h内的脑脊液过氧化脂质(CSF-LPO)、血浆过氧化脂质(P-LPO)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ry-SODA)的含量。结果:CSF-LPO、P-LP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Ery-SO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伤情越重,CSF-LPO值越高;死亡组CSF-LPO值明显高于生存组。表明:颅脑损伤后颅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剧增,颅脑损伤后CSF-LPO水平反映了伤情的轻重。因此,作者认为测定CSF-LPO对伤情的判断及预后估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BPH)是否存在膀胱出口梗阻 (BOO)是行前列腺切除手术前必须明确的问题 ,通常行尿动力学检查即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BOO ,但部分患者在检查时因急性尿潴留还带有保留尿管 ,拔管后测定常常不能得到完善的数据供临床参考 ,有限的数据能否正确反应出患者膀胱尿道功能的实际状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显得有临床意义 ,本文总结了 4 6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 ,提出了一些观点。1 资料及方法 本组入选BPH患者 4 6例 ,年龄 6 1~81岁 ,平均 72 3岁 ,排尿困难病史 1~10年 ,其中 5例发生急性尿潴留 2次以上 ,其余均为首次发生急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