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目的 探讨简单属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无血手术的可行性,以应对血液资源紧张现状、提高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方法 将57名9 ~20(16.32±2.08) kg简单属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分为无血(治疗)组(n=25)和输血(对照)组(n=32),比较2组的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术前至术后7d红细胞比容、术中至术后尿量及胸腔积液引流量、ICU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 2组手术患儿的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术前至术后7d红细胞比容、术中至术后尿量及胸腔积液引流量、ICU天数和总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均为P>O.05);术后住院天数:无血组(7.56±1.50)dvs输血组(8.88±2.12)d(P <0.05);住院费用:无血组(28441.65±2 489.90)元vs输血组(30 189.46 +4 892.37)元(P<0.05).结论 9~20 kg的简单属先心病患儿可在不输注任何血液制品的情况下安全手术,无血手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这类患儿的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期间花费,值得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治疗中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2.
婴儿期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矫治术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婴儿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矫治术的近期疗效,总结外科治疗经验,分析围手术期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1年1月至2008年7月共有145例1岁以内患儿因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接受矫治术,其中男性94例,女性51例;首次手术的平均年龄为(7±3)个月,平均体质量为(6.3±1.6)kg.肺静脉的引流方式心上型77例(53.1%),心内型47例(32.4%),心下型9例(6.2%),混合型12例(8.3%).术前超声评价21例有明确肺静脉梗阻(心上型12例,心内型3例,心下型3例,混合型3例).结果 全组病例均行根治术治疗(合并复杂畸形不能行双心窜矫治已剔除).围手术期死亡17例,病死率为11.7%.因2006年1月后手术技术和术后策略的综合改进,以此时间点为界分为两组(此前为A组,此后为B组),病死率从A组的19.0%降至B组的6.2%(P=0.020).回归分析显示病死率相关危险因素为组别、是否有肺静脉发育不良致梗阻以及房间隔交通的大小.手术技术以及围手术期治疗策略的综合改进是近3年围手术期终点结果满意的原因.全组无围手术期因肺静脉梗阻再次手术病例.结论 手术技术的改进和围手术期的积极综合治疗可降低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矫治术围手术期病死率.术前肺静脉发育不良致梗阻仍是影响患儿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3.
169例动脉调转手术治疗大动脉转位的早、中期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大动脉调转手术(ASO)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的早、中期结果,分析其随访死亡、术后主动脉瓣反流及肺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169例行动脉调转术病儿入选,其中男129例,女40例,平均年龄(11.7±26.3)个月.病儿分两组:Ⅰ组为室间隔完整组(56例),Ⅱ组为室间隔缺损组(113例).所有术后生存病儿均进行超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7.7±14.6)个月.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全组住院死亡19例(11.2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整体治疗水平的提高,住院病死率由2004年的16.67%下降到2007年的3.92%.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94.00%、91.33%及91.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SO术后随访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手术年龄大于6个月;术后主动脉瓣反流的危险因素为合并室间隔缺损、年龄大于6个月、术后新主动脉瓣Z值>1;术后肺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为手术年龄小于1个月和肺动脉采用补片成形.结论 ASO手术具有良好的早、中期结果,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理想术式.TGA病儿应该尽早手术治疗,手术年龄大于6个月是随访死亡及主动脉瓣反流的重要危险因素;新主动脉根部与主动脉远端不匹配是术后主动脉瓣反流的危险因素;病儿的生长发育与肺动脉成形材料无生长特性的矛盾是导致术后肺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4.
目的:介绍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与杂交技术治疗先天性重症孤立性右心室流出道梗阻11年的临床经验.方法:我院1998-01至2009-12治疗先天性重症孤立性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小婴儿127例,年龄2天~12个月,平均年龄(5.7±0.3)个月,其中新生儿18例.127例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和肺动脉瓣病变情况分组.将75例传统外科手术患儿,分为肺动脉瓣闭锁外科手术组(A1组,13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PS)外科手术组(A2组,62例);将52例杂交技术患儿,分为肺动脉瓣闭锁杂交技术组(B1组,25例),重度PS杂交技术组(B2组,27例).并对住院和随访结果进行统计.结果:127例患儿住院死亡12例(A1组4例,A2组8例,B1、B2组均为0).存活出院的115例患者中,可随访到10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4.1±26.4(1~102)个月.杂交技术有5例远期死亡,传统外科手术无远期死亡.结论:开胸经心室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治疗孤立性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可提高围术期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为远期双心室矫治创造条件.同期加行改良体肺分流,对新生儿和右心室发育较差的患儿是重要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探讨法乐四联症(TOF)矫治术后右心室流出道(RVOT)瘤形成的原因、对心功能的影响及诊治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 01至2010- 06间14例TOF术后RVOT瘤及伴随病变的初次手术方法、心功能状态和治疗结果.结果:因TOF矫治术后残余心内畸形诊治患者中,合并RVOT瘤者14例,年龄(5.6±3.7)岁,距初次手术(3.4±3.6)年.12例合并肺动脉狭窄,其中9例初次修补手术时未跨环补片,3例虽跨环补片但残余重度狭窄.4例合并中-重度肺动脉瓣反流,初次手术均用自体心包跨环补片,其中3例同时合并肺动脉高压.心功能NYHA (2.7±0.7)级.12例再次外科手术,术中切除RVOT瘤并重建RVOT.合并肺动脉狭窄者,予跨环补片加宽.2例重度肺动脉瓣反流分别予带单瓣的同种主动脉跨环补片、植入牛颈静脉管道.围术期死亡1例.术后随访(1.9±2.1)年,NYHA心功能均Ⅰ~Ⅱ级,无再次手术病例.结论:TOF术后RVOT瘤的形成与初次手术方式有关.RVOT瘤促使TOF术后早期出现心功能不全.及时手术重建RVOT和矫治伴随病变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6.
1996年7月至2006年4月,我院心内直视手术治疗39 481例心脏病病人,同期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21 242例,其中发现5例主动脉-左心室通道病人.现报道诊断、手术特点和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