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1.
目的:探讨能谱CT多参数成像对周围型肺癌与肺炎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2年9月就诊于益阳市中心医院的84例周围型肺癌及炎性肿块患者,其中周围型肺癌组68例,炎性肿块组16例。所有患者均行能谱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肺部炎性肿块患者的能谱曲线斜率(λHU 40~70 keV)、碘含量、标准化碘浓度在动脉期及静脉期均显著高于周围型肺癌患者(P<0.01)。肺部炎性肿块患者有效原子序数在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均显著低于周围型肺癌患者(P <0.01)。结论:能谱CT多参数成像能够为周围型肺癌及肺炎性肿块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2.
沈丹  邹旭晓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8):2506-2506,2538
在中医临床中,笔者遇到不少嗜烟酒者因这样那样的病或症前来诊治,询问病史时发现这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咽痛、咳嗽、咳黄痰、口苦泛恶、脘闷纳差、乏力身重、易出汗、溲赤等症状,且以晨起为重,观其苔多黄腻、灰腻或厚腻、浊腻,脉以濡、滑、濡数、滑数为主。笔者采用自拟“烟酒解毒汤”治疗这些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以及PPARγ激动剂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作用途径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P法检测56例结肠癌及相应正常组织中PPARγ的表达。应用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PPARγ在SW480和LS174T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结肠癌组织中PPARγ的阳性率为71.4%,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的44.6%(P<0.01)。PPARγ在Dukes分期C期 D期中的阳性率为82.9%,显著高于A期 B期的52.4%(P<0.05)。PPARγ在有淋巴结或肝转移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1.1%,100%)显著高于无淋巴结或肝转移组的52.6%和66.0%(P值均<0.05)。PPARγ在两种结肠癌细胞中均有表达,其激动剂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和吡格列酮(PGZ)对2种结肠癌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PARγ激动剂的生长抑制作用能部分被其拮抗剂GW9662阻断。15d-PGJ2和PGZ能诱导细胞生长周期改变,即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而S期明显减少,并诱导凋亡率显著上升(P值均<0.01)。结论PPARγ的高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15d-PGJ2和PGZ部分通过PPARγ依赖途径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该作用可能与诱导癌细胞阻滞于G0/G1期及增加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心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机体心血管的调节,以及盐和体液容量内环境自稳态的维持有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是肾素-血管紧张素关系的关键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第16内含子存在287bp的插入/缺失多态性。  相似文献   
95.
随着老年患者在患者中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尤其是手术后的老年患者,他们不仅要面对手术的打击,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作为临床护理人员,我们应该根据老年患者特殊生理特点和心理状态给予他们相应的心理护理,以利于他们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6.
患者青年男性,32岁,于2002年4月11日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冷,发热。测体温39.6℃,无头痛,头晕,呕吐及肢体活动障碍,自购退热药(白+黑)早晚各1/日,两天出现皮疹、咳嗽、畏寒、多汗。医院看医生,查体温度39.7℃扁桃体红肿。诊为扁桃体炎。加服(头孢拉定)有过敏史,服息斯敏片。两天后烧仍未退且全身及口腔密密麻麻出现红疹,不痒、不痛。看皮科医师疑“麻疹”。4月18日302医院就医,诊为麻疹.  相似文献   
97.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2007年1-6月各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金额占住院患者总用药金额的14.16%;使用量最大的为头孢菌素类药物.结论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涉及医院的各科室,必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以安全、有效、经济为目的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骨髓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的测定在淋巴瘤患者诊断、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49例、骨髓未侵犯51例患者的新鲜骨髓片用改良钙钴法做NAP染色,将其结果进行分析并与20例正常人的NAP染色结果比较。结果恶性淋巴瘤患者在骨髓未侵犯时NAP积分〉100分的出现率在正常对照组、恶性淋巴瘤骨髓未侵犯组、骨髓侵犯组分别为0、70.6%、8.2%。随着病情的进展和骨髓侵犯,其NAP积分随之明显减低,积分〈20分的出现率在正常对照组、恶性淋巴瘤骨髓未侵犯组、骨髓侵犯组分别为0%、13.7%、71.4%,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随着恶性淋巴瘤的病情进展,其骨髓片NAP活性可由高到低,提示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降低,可直接反映恶性淋巴瘤病情的进展程度,对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
吕娟丽  孙慧萍  沈丹 《中国药业》2008,17(12):78-80
生物粘附性微粒是生物粘附给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生物粘附特性与微球制剂结合的给药载体的研究近年来广受关注。生物粘附性微粒制剂结合了生物粘附和微粒两种载体的优点,可通过各种黏膜吸收控制药物释放、达到靶向给药。该文介绍了生物粘附性载体的特点、影响因素、材料和应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0.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GBS)又称急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临床表现为急性对称性四肢软瘫,周围性感觉障碍、面瘫、球麻痹。重型者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其预后与护理效果密切相关。现将26例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心理干预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