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2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44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37篇
内科学   16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38篇
外科学   209篇
综合类   513篇
预防医学   20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67篇
中国医学   190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瑞舒伐他汀钙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Phenomenex Luna C18 (2)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水-乙腈-1%三氟乙酸水溶液(62:37:1),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 μL,检测波长为242 nm。结果 系统和方法精密度RSD值均小于20%(n=6),瑞舒伐他汀钙在0.020 1~0.201 3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瑞舒伐他汀钙的检测限为2.76 ng,各杂质氧化产物、内酯、光降解产物Ⅰ和Ⅱ和非对映异构体各杂质的检测限依次为1.85、1.32、1.08、1.11、2.06 ng。结论 本法合理严谨,精密度好,检测灵敏度高,可有效用于瑞舒伐他汀钙有关物质检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正确判断ADR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3年收集到的366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03种;≥50岁的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189例,占51.6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334例,占91.25%);最易引发ADR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87例,占23.77%),其次为心血管药物(73例,占19.95%);ADR损害类型主要以心外血管系统损害为主(106例,占22.80%),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00例,占21.50%)。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工作,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93.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选择29例男性尿道损伤患者,后尿道损伤12例,前尿道损伤17例,均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术后留置导尿管3~8周,每7~16d更换管径增大2F的导尿管1次.结果 29例尿道损伤患者一次留置导尿管成功,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无尿失禁存在;29例患者中,27例拔除导尿管后排尿通畅,2例2周后尿线变细,经短程尿道扩张后,排尿正常.结论 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术式简洁、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好,术后持续柔性渐进性尿道扩张及严格护理,可有效减少尿道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研究比较在体外高糖、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of products,AGEs)刺激环境下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Fs)增殖能力和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正畸治疗而拔除的前磨牙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细胞,根据不同的刺激环境分为阴性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25 mmol/L葡萄糖)、AGEs组(100μg/mL AGEs)3组。培养12、24、36 h,3个时间点,使用Real Time PCR检测各组NF-κBmRNA的表达差异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hPDLFs 36 h时细胞增殖差异情况。结果:在培养12、24、36 h,高糖组和AGEs组NF-κB mRNA的表达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其中AGEs组最高,与高糖组相比,24、36 h时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培养36 h AGEs组hPDLFs增殖能力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高糖组(P<0.05);高糖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GEs能够显著的抑制hPDLFs增殖,并上调NF-κB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996.
成少平  潘晖  钟光俊  汪涛 《山东医药》2012,52(47):87-88
后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为输尿管切开取石及肾盂成形术的手术难点。2010年9月~2012年6月,我们结合金属导丝和输尿管导管的优缺点,将张旭等[1]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双J管放置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导丝导管法于腹腔镜下置入双J管,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2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男14例,女11例;年龄31~70岁,平均45.2岁。结石位于左侧9例,右侧16例。其中4例伴有同侧肾结石,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对2006年6月~2009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第537医院口腔科的80例行改良兰氏法修复不完全性腭裂患者进行回访,评估该法临床治疗效果,为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改良兰氏法修复不完全性腭裂患者术后腭咽闭合状况进行评估,并行频谱分析,测出前三个共振峰F1、F2、F3的数据,与80例正常儿童对照。结果:在66例行鼻咽镜检查的患者中,有81.81%手术后的患儿达到腭咽闭合完全;在行频谱分析检查中,F1值两组患儿无统计学差异,F2、F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兰氏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腭咽闭合和语音功能,是一种较好的不完全性腭裂患者的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军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军事训练伤的关系,为从心理健康的角度预防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967名军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统计军校新生在军事训练中受伤情况,对这些数据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967名军校新生中,共有196名新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军事训练伤,占20.27%.军事训练中有无受伤的军校新生在SCL-90总分和强迫、焦虑、敌对、偏执、恐怖、精神病性6个因子上呈阳性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军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军事训练中的受伤情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训练工作,促进其身心健康,减少军事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夜间高血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2例,根据夜间平均血压是否120/70 mm Hg(1 mm Hg=0.133 k Pa)分为两组,即夜间出现高血压者(120/70 mm Hg)为观察组89例,夜间未出现高血压者(120/70 mm Hg)为对照组93例。测定常规血生化指标及尿微量白蛋白(m ALB)、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1)血压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夜间平均收缩压(138.05±6.33)mm Hg vs(102.51±8.76)mm Hg、夜间平均舒张压(84.11±6.32)mm Hg vs(70.03±4.56)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肾功能损伤标记物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尿m ALB水平、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水平、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m ALB水平(13.60±0.69)mg vs(10.04±0.73)mg、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水平(5.35±1.69)ng/ml vs(2.05±0.88)ng/ml、血清胱抑素C水平(1.35±0.69)mg/L vs(1.02±0.44)mg/L,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均0.05)]。(3)相关性分析:观察组患者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水平与尿m ALB水平(r=0.675,P0.05)、血清胱抑素C水平(r=0.734,P0.05)、夜间血压水平(r=0.830,P0.05)、患者患病年限(r=0.688,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夜间高血压患者较昼间血压升高患者更易发生肾损害,联合检测尿m ALB、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及血清胱抑素C有利于对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00.
已使用近八十多年的利血平以其温和、持久的降压特点及低廉的价格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但高血压患者术前长时间服用利血平对术中血压的影响在临床一直存在争议。为此,本文从利血平的发展史、药理作用、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在高血压围术期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一简述,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