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137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73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微创清除术联合凝血酶抑制剂及尿激酶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25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微创清除术联合凝血酶抑制剂及尿激酶治疗;对照组采用微创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周围水肿带体积、再出血发生情况、并发症及日常生活能力(ADL)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之差、血肿周围水肿带体积之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DL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清除术联合凝血酶抑制剂及尿激酶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2.
目前流动人群已经成为艾滋病传播中的脆弱人群(较固定人口而言)和开展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之一。认真分析中国流动人群的特点和在流动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难点,探求相应的对策,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就流动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3.
盐酸雷尼替丁片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消化性溃疡药,对十二指肠溃疡、良性胃溃疡、手术后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氏综合症及预防应激性溃疡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有特效,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药典标准规定其溶出度在80%以上,但其溶出度低于药典规定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该药的药效和吸收,  相似文献   
44.
Buerger氏病     
Buerger氏病(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是节段性中小血管炎症,患者主要是青、中年男性,好发于下肢中、小血管。患病时局部动脉、静脉、神经相互影响出现炎症反应。Buerger氏病确切病因尚未明了。吸烟是最主要的促发原因,不抽烟者发病非常少见,戒烟后病情能很快得到改善。我们发现Buerger氏病患者血液中出现抗动脉壁抗体,用补体结合试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价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对56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焦虑症患者,应用丁螺环酮(28例)、地西泮(28例)进行对照治疗,疗程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丁螺环酮与地西泮对焦虑症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4周末两组SAS、HAMA以及HAMA因子分的减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副反应两药相似,丁螺环酮的主要副反应为恶心、头晕和失眠。结论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有效,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46.
47.
考查单味中药浸膏粉在葛根汤中的应用。方法:将中药饮片与单味中药浸膏粉按葛根汤处方分别加水制成供试液,比较了其中总黄酮、总生物碱、总皂苷的含量。结果:用单味中药浸膏粉制备的葛根汤中的上述3种成分等同或略高于用中药饮片制备的。结论:从含量测定的结果来分析,用单味中药浸膏粉制备葛根汤略优于用中药饮片制备。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研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增菌培养基,以提高感染人群和污染标本中O157H7的检出率.[方法]以实验室常用方法测定研制的增菌培养基N.mEHEC中胆盐、新生霉素的最佳用量及培养时间;比较N.mEHEC与文献采用的N.mEC对粪便模拟标本(大便悬液+不同浓度O157H7菌悬液)中O157H7的检出率.[结果]N.mEHEC中胆盐用量以8.0g/L,新生霉素用量20mg/L,37℃培养16~24h为宜.N.mEHEC对模拟标本中的非目的菌(正常大便悬液中的细菌)和目的菌(O157H7)之比为901和9001时检出率均为100%,9×10a1和9×1041时为81.3%和50%;而N.mEC在901时检出率为100%,9001、9×1031时分别为50%、6.43%,9×1041时则未检出.两种增菌培养基在培养前只有901时可以检出,其检出率分别为75%和78.1%.[结论]N.mEHEC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增菌作用,适用于感染人群和污染标本O157H7的增菌.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患者面神经根部血管压迫的程度进行量化研究,评价Hosoya评分在面肌痉挛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并对其进行改良。方法对20例正常人及36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进行脑十部位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TOFMRA)检查,采用Hosoya评分及改良Hosoya评分对轴面、冠状面原始图像面神经根部的血管压迫进行量化评分,对改良Hosoya评分≥1.5分的27例患者进行血管减压治疗。术后复查MR血管成像(MRA),并重新进行改良Hosoya评分。结果20例正常人Hosoya评分,仅有3例为1.0分,无一例≥1.5分,判断为无血管压迫;36例HFS患者中,患侧Hosoya评分≥1.5分者27例,阳性率81.8%,按改良Hosoya评分,患侧≥1.5分者33例,阳性率91.7%;有6例小血管骑跨在面神经根部,Hosoya评分无法评价,通过改良的Hosoya评分方可确定量化;患者手术前后改良Hosoya评分经秩和(等级分组)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7.192,P〈0.001)。结论Hosoya评分能对面肌痉挛患者面神经出脑干处的血管压迫情况进行量化,但对小血管压迫有一定局限性,改良Hosoya评分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