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0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我院自1978年10月到1981年5月,应用生物瓣对风湿性心脏病施行心脏瓣膜替换术62例,其中二尖瓣替换术59例,主动脉瓣替换术2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替换术1例。本文将对生物瓣的评价、手术适应症、灌注技术和心肌保护,以及提高心脏功能Ⅳ级和大心脏病人手术的效果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2.
133.
再次瓣膜替换手术危险性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故应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我科自1992年1月-2002年6月,共施行17例再次瓣膜替换术。现将围手术期的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4.
目的:观察一体化综合性心肌保护对婴幼儿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以评价其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3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一体化综合性心肌保护组(综合组,n=10)、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组(冷血组,n=10)及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组(冷晶组,n=10)。于心脏停跳即刻、缝合右心房切口前分别取小块右心房肌肉作光镜及电镜观察,并对线粒体、细胞核、肌纤维进行定量评估。结果:3组心肌保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冷晶体液组最重,综合组最轻。心肌超微结构评分冷血组与综合组,冷晶组与综合组,冷晶组与冷血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99~16.78,P<0.05~0.01)。结论: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反映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一体化综合性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冷血停搏液和冷晶体停搏液。  相似文献   
135.
目的:观察5-氮胞苷在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情况及GATA-4和Nkx2.5基因的表达,从而确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为心肌样细胞的条件、规律及转化细胞的特点。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5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和中国医科大学实验技术中心一部完成。取非血液疾病的5例胸科手术患者术中已切除掉的肋骨,抽取骨髓。利用淋巴细胞分离液行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差异贴壁法进行分离、提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培养扩增。用流式细胞仪对第2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进行测定。应用10μmol/L 5-氮胞苷对第2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24h,于诱导后1,2,3,4周,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ATA-4和Nkx2.5基因表达。结果:①3份第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样本重复测定,表达CD29,CD44,不表达CD34,CD45。②以5-氮胞苷诱导培养24h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和排列方式发生明显变化,诱导1周后,细胞体积增大,多呈长梭行,平行排列;诱导2周后,细胞变为短柱状,突起位于两端,相邻细胞的突起紧密接触;诱导3周后,短柱状细胞的突起相互连接,部分细胞可见类肌管样结构;诱导4周后,细胞体积变小,可见由几个细胞连接形成的多核肌管样结构,③诱导组细胞GATA-4和Nkx2.5的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凝胶电泳呈阳性,对照组为阴性,诱导组基因表达量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结论:5-氮胞苷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转化,其处于祖心肌细胞和分化的心肌细胞之间。  相似文献   
136.
本文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04例经右心导管、造影和/或手术确诊的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住院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以不同方法探讨无创定量肺动脉压力(PAP)的价值。104例中,男性60例,女性44例。年龄1~43岁,平均11.21±9.18岁。104例患者经临床确诊心血管基础病变:室间隔缺损47例;继发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血氧深入图像分析在室间隔缺损术后评价肺氧摄取、血氧运输、组织氧利用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深入图像血气分析方法对2004—01/06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的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患者50例和室间隔缺损无肺动脉高压患者50例术后2,12,24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的深入图像血氧值。结果:每组50例进入结果分析。肺动脉高压室间隔缺损组术后2,12和24h氧分压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值与无肺动脉高压室间隔缺损组无明显差异(P&;gt;0.05);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不明显(P&;gt;0.05)。两组血红蛋白总量、氧合血红蛋白水平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gt;0.05)。肺动脉高压室间隔缺损组血红蛋白半饱合度和组织耗氧量各时段低于无肺动脉高压室间隔缺损组,差异有显著性(P&;lt;0.01)。结论:深入图像血气分析可提供肺氧摄取、血氧运输、组织氧利用等指标,并可反映出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术后在氧分压正常的情况下组织氧利用不良。  相似文献   
138.
应用PET及SPECT评价干细胞心肌移植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评价干细胞心肌移植模型稳定性和可靠性。方法:12只杂种犬分两组,在全麻下左侧开胸建立前降支根部结扎和心尖区CO2冷冻慢性心肌梗死模型,分别于建立模型前、后4,8周应用^18F-FDG心肌代谢PET(代谢显像)和99^TC^m-MIBI心肌SPECT(灌注显像)对两种模型进行评价,计数显像减低总节段数及心肌灌注与代谢的匹配关系,计算放射性分布缺损计数(F值)。结果:12只犬无1例死亡,正常心肌PET,SPECT显像清晰,F值接近零,结扎组术后8周心肌灌注,值(6.67&;#177;1.03),糖代谢,值(5.83&;#177;0.75)与术后4周(10.47&;#177;0.51,10.33&;#177;0、66)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lt;0.05),冰冻组术后4,8周心肌灌注,值(5.67&;#177;0.82,5.17&;#177;0.98),糖代谢,值(5.50&;#177;1.31,5.00&;#177;1.5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在灌注减低区,结扎组术后4周梗死心肌占41、9%,8周占70%,冰冻组术后4周梗死心肌占91.7%,8周几乎占100%。结论:犬CO2冷冻慢性心肌梗死模型较结扎模型稳定,不受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干扰,适宜进行犬慢性心肌梗死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报告我院2002年4月~2005年6月应用体表超声(TTE)对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和右室双出口(DORV)Taussig-Bing心脏畸形的诊断研究及临床体会。方法:17例中男14例,女3例;年龄28小时~16岁;17例均有完整的临床、心电图(ECG)、超声及X线胸片资料。14例行心血管造影,3例仅凭TTE诊断,17例均经手术证实。17例中15例TGA,其中14例SDD型,1例SDL型;2例Taussig-Bing均为SDD型。15例TGA中8例室间隔完整,7例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和房间交通,其中2例房缺(ASD),5例卵圆孔未闭(PFO),其中1例合并冠脉畸形,1例合并左室流出道阻塞。15例中7例合并室缺(VSD),其中5例合并肺动脉狭窄(PS),1例合并肺动脉高压(PH)和PDA;5例合并房间交通,其中2例ASD,2例PFO;1例PDA。2例Taussig-Bing均合并VSD及PH。使用仪器为日本东芝6000型和美国飞利浦IE33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5~3.75MHz。17例患者术前均用TTE诊断,术后均用TTE随访。结果:17例术前用TTE均准确诊断,TTE诊断符合率与手术符合率达100%,17例中16例手术成功,仅1例死亡。术后随访1个月至2年,TTE检出1例肺动脉上狭窄,其余均未异常血流。结论:超声TTE对大动脉调转术治疗TGA和DORV Taussig-Bing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对适应证病例的选择,对指导手术方式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0.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半旋转动脉干调转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瓣狭窄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06年2月至2009年10月,应用超声心动图对8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合并室间隔缺损(VSD)和肺动脉狭窄(PS)的先天性心脏病进行诊断并对施行半旋转动脉干调转术最新的手术方法进行临床研究。本组8例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2m-22岁,平均6岁。8例中,5例TGA(SDD),3例右室双出口(DORV),其中2例SDD,1例ILL(镜像右位心)。8例均有VSD、PS。应用飞利浦公司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FI),探头频率为2.5-3.75 MHz。选择经胸超声(TTE)切面: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胸骨旁右室,左室流入道长轴,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心尖四腔心切面,剑突下腔静脉及肝静脉切面,剑突下右心室及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剑突下左心室至主动脉切面,剑突下右室流出道切面及剑突下四腔心切面,术后1个月用TTE复查两个大动脉关系,有无冠脉扭曲,有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及各瓣膜异常血流,左心室功能。结果应用TTE术前8例准确诊断,准确定出心房位、心室位、大动脉关系,心房与心室连接及心室与大动脉连接关系,其中5例TGA合并VSD均为围膜部,检出率为100%,而3例DORV合并VSD部位检出率为33%。半旋转动脉干调转术后用TTE复查5例。术后复查1个月~4年。5例患者大动脉关系正常,左、右心室功能正常,VSD修补完整,无AI及冠脉扭曲。2例PS(轻度),2例PI(轻度),2例TI(少量)。结论用TTE诊断及术后随诊半旋转动脉干调转术,是有重要临床价值,此手术临床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