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19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人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的提取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取和鉴定人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自身抗体.方法采用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 4B交联Ox-LDL制备免疫吸附层析柱,从正常人血清中提取抗Ox-LDL自身抗体,采用ELISA法鉴定其免疫反应性,散射免疫比浊法分析自身抗体种类.结果用NaHCO3、醋酸盐和KCNS溶液洗脱,分别收集洗脱峰.8份正常人血清中均收集到Ox-LDL自身抗体,与Ox-LDL均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自身抗体种类中以IgG为主,其次为IgM.结论此法提取的抗Ox-LDL自身抗体同Ox-LDL具有良好的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LDL-IC)对U937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物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天然低密度脂蛋白(N-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其免疫复合物作用U937细胞,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U937细胞中MMP-1和TIMP-1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U937细胞几乎不表达MMP-1,而高表达TIMP-1。N-LDL对细胞MMP-1和TIMP-1 mRNA表达没有影响。Ox-LDL能引起MMP-1轻度表达,但显著地下调TIMP的表达;而天然、氧化LDL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均非常显著地增加MMP-1和降低TIMP-1的mRNA表达(P<0.001),且较Ox-LDL对MMP-1的作用更为显著(P<0.001),并具剂量效应。结论N-LDL-IC和Ox-LDL-IC增强U937细胞MMP-1 mRNA表达,下调其抑制物TIMP-1的表达。  相似文献   
83.
中国健康人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为研究中国健康人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和分布特征,采用"Sandwich"酶免疫法测定了1128例健康人群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结果为1.84±1.55mg/L,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倾向于低浓度的偏态分布,女性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男性(分别为2.40±1.65mg/L和1.49±1.37mg/L,P<0.001).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与年龄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0.19,P<0.001),与其他各项血脂浓度间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4.
脂蛋白(a)[Lp(a)]结构类似于低密度脂蛋白(LDL),高水平Lp(a)是一种公认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体内存在氧化型Lp(a)更易于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Lp(a)中的载脂蛋白(a)[apo(a)]存在异质性,研究显示其危险性可能是由于apo(a)等位基因水平差异引起的,而且apo(a)的多态性影响到Lp(a)水平的临床测定,如何降低apo(a)对结果的影响还需要更多深入研究。目前针对高Lp(a)水平的人群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但降脂治疗有益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5.
目的提取和鉴定人血清中氧化脂蛋白(a)[ox-Lp(a)]自身抗体,建立ox-Lp(a)ELISA检测法并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采用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4B交联ox-Lp(a)制备免疫吸附层析柱,从正常人血清中提取抗ox-Lp(a)自身抗体,分析其免疫反应性。分别建立以抗ox-Lp(a)的自身抗体、抗氧化LDL(ox-LDL)多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酶标抗载脂蛋白(a)[apo(a)]为检测抗体的ox-Lp(a)ELISA检测法,并对100例冠心病患者和100名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分析。结果8份正常人血清中均存在抗ox-Lp(a)自身抗体,与ox-Lp(a),ox-LDL均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再经亲和层析除出抗ox-LDL自身抗体后,2份标本同ox-Lp(a)仍具有较高的反应性。同对照组相比,本组冠心病患者血浆Lp(a)水平显著升高[(279.6±162.7)mg/L比(206.3±126.4)mg/L,P〈0.01];ox-Lp(a)水平亦明显增加(P〈0.01),采用自身抗体和抗ox-LDL抗体建立的ELISA法测定结果分别为:(24.3±33.4)μg/ml比(8.4±9.3)μ/ml和(13.0±13.8)μ/ml比(7.3±9.7)μ/ml;两种ELISA法间结果高度相关(r=0.78,P〈0.01)。结论提取的人血清ox-Lp(a)自身抗体可识别apo(a)和apoB氧化位点,采用自身抗体建立的ox-Lp(a)检测法能更真实、准确地反应体内Lp(a)的氧化状态,冠心病患者ox-Lp(a)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儿童肾病综合征(NS)患儿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其免疫复合物(LDL-IC)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106例活动期儿童NS患儿、42例恢复期儿童NS患儿和155名健康对照者ox-LDL和LDL-IC水平,同时对受检者血脂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恢复期及活动期NS患儿的ox-LD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且活动期高于恢复期(P〈0.01);活动期NS患儿LDL-IC水平高于恢复期NS患儿和对照组(P〈0.01)。NS患儿ox-LDL、LDL-IC分别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尿素(Urea)呈正相关,与白蛋白(A lb)呈负相关。活动期NS患儿经类固醇治疗后,A lb水平升高,ox-LDL、LDL-IC、TC、TG和LDL-C水平下降。结论 NS患儿ox-LDL及LDL-IC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7.
目的建立血清脂蛋白(a)[Lp(a)]单克隆抗体免疫比浊测定法。方法应用四株载脂蛋白(a)[apo(a)]单克隆抗体,配制成全液体、双试剂,于自动分析仪二点反应法检测Lp(a)。结果检测试剂与纤维蛋白溶酶原和apoB无交叉反应,甘油三酯(15mmol/L)、胆红素(150μmol/L)、血红蛋白(500mg/L)对测定无干扰,检测范围0~1000mg/L。该法与ELISA对照,结果无显著差异,r=0.99。批内CV分别为2.5%[脂蛋白(a)785mg/L]和3.5%[脂蛋白(a)300mg/L],批间CV分别为3.9%和5.5%。结论apo(a)单克隆抗体免疫比浊测定血清Lp(a)具有特异、灵敏、简便、快速和适用于自动分析等优点。  相似文献   
88.
应用单克隆抗体的脂蛋白(a)免疫比浊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血清脂蛋白(a)「Lp(a)」单顾隆抗体免疫比浊测定法。方法 应用四株载脂蛋白(a)「apo(a)」单克隆抗体,配制成全液体、双试剂,于自动分析仪二点反应法检测Lp(a)。结果 检测试剂与纤维蛋白溶酶原和apoB无交叉反应,甘油三酯(15mmol/L)、胆红素(150μmol/L)、血红蛋白(500mg/L)对测定无干扰,检测范围0-1000mg/L。该法与ELISA对照,结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比较直接测定法和肝素镁沉淀法测定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间相关性,初步评价直接测定法的准确度和特异度.方法 选取健康人血清标本20例,分别采用直接测定法和沉淀法测定其sdLDL-C水平,分析两种方法结果的相关性;并对直接测定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 直接测定法和沉淀法测定血清sdLDL-C的结果高度相关(r=0.889,P<0.0l),且无显著性差异(t=1.567,P>0.05).直接测定法在sdLDL-C浓度为0.25~1.09 mmol/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0.970 2X-0.028 6,r=0.992);批内CV平均为3.19%,批间CV平均为3.69%;平均回收率为101.7%;115 μmol/L胆红素、5 g/L血红蛋白和14.5 mmol/L三酰甘油对测定结果无影响.结论 直接法测定sdLDL-C测定范围广,精密度、准确度和特异度较好,抗干扰能力强,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0.
血管重建是血管壁急慢性损伤后发生的适应性或病理性改变,其过程主要涉及内皮细胞(ECs)及平滑肌细胞(SMCs)的增殖、迁移、凋亡与表型转换。研究表明,微小核糖核酸(miRNAs)是血管重建中的重要调节因子。该文就miRNAs在血管重建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主要关注miRNAs如何通过调节ECs及SMCs的功能从而在动脉粥样硬化、肺动脉高压、支架后再狭窄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