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7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121篇 |
内科学 | 33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61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9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182.
抗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自行制备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单克隆抗体(McAb),建立人血清CETP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调查中国人群CETP参考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CETPMcAb。用棋盘试验确定ELISA法的反应条件;进行灵敏度、精密度、回收率、特异性试验。结果:制备出一株特异性好、反应性强的CETPMcAb。筛选出ELISA法最佳反应条件,样本稀释2000倍,可检测0.28~4.52mg/L的血清CETP水平;平均批内CV为4.9%,平均批间CV为10.2%;平均回收率为92.5%~97.2%;特异性高。检测结果同国外实验室ELISA法高度相关。1128例参考人群血清CETP浓度为1.84±1.55mg/L,女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高,CETP浓度降低。冠心病患者CETP浓度为2.66±2.08mg/L,较相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该法具有方便、快速、准确、特异等优点,对了解CETP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3.
脂蛋白(a)相连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0 引言 脂蛋白(a)[Lp(a)]是由载脂蛋白(a) [apo(a)]和B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血浆Lp(a)水平由apo(a)多态型决定,与apo(a)的大小成反比.Apo(a)多肽链中Kringle Ⅳ2拷贝数不一,构成apo(a)不同多态型,高Lp(a)作为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已得到公认. 相似文献
184.
脂质代谢异常是各类肾小球疾病及慢性肾衰患的共同生化特征。肾脏不仅受到脂质异常的影响,同时也参与脂质代谢异常的发生、发展。并发心血管疾病是肾脏病患死亡的主要原因。血浆脂质水平,特别是富含甘油三酯(TG)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对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CHD)发生起促进作用。本通过测定肾脏病患的血清脂质及各脂蛋白组分中的TG、胆固醇(CH)水平,来分析肾脏病患的脂质及其在各脂蛋白中的脂质分布特征,探讨肾脏病患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5.
F抗原亦称F蛋白,是一种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肝细胞浆中的蛋白质.正常人血清F抗原水平很低(10ng·ml~(-1)).肝细胞损害时血清F 抗原浓度升高.它是一种灵敏而特异的肝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86.
低密底脂蛋白亚组分氧化锡感性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产物共轭双烯检测法,对反应条件进行选择,并初步应用于临床。根据LDL氧化产生的CD量随时间变化绘制氧化曲线,观察延滞时间,CD最大生成率及总CD值。 相似文献
187.
碱性苦味酸动力学法测定肌酐时胆红素的干扰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力学法测定肌酐时,高胆红素会导致结果明显偏低,甚至出现“负值”.本文通过实验证实了胆红素的干扰作用,分析了干扰的机制并提出排除干扰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88.
189.
目的 通过分析腹腔感染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和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水平及相关性,探讨其在腹腔感染诊断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7例腹腔感染患者和49例健康对照者; 根据预后将腹腔感染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69例)和预后不良组(18例); 分别检测两组腹腔感染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浆ATⅢ活性和血清PCT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腹腔感染患者血浆ATⅢ活性(70.1%±19.12%)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76.5%±12.0%)(t=-5.823,P<0.001); 血清PCT水平[0.6(0.15~3.37)μ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0.05(0.03~0.06)μg/L](t=5.37,P<0.001)。在腹腔感染患者中,预后不良组的ATⅢ活性(54.45%±12.24%)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74.14%±18.53%)(t=4.26,P<0.001); PCT水平[8.4(2.6~41.2)μg/L]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0.29(0.13~1.20)μg/L](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腹腔感染患者血浆ATⅢ活性与血清PCT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95,P<0.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浆ATⅢ和血清PCT水平有助于临床腹腔感染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90.
RNA m6A修饰是表观遗传学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研究表明,RNA m6A修饰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外周血RNA m6A修饰水平及相关修饰酶变化可为肿瘤诊断、病程监控提供参考依据,有望作为肿瘤精准诊疗最具潜力的新型分子指标。RNA m6A修饰新型检测技术的出现,实现了对m6A修饰进行整体水平、高通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