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1.
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在肝细胞癌(HCC)、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urvivin、VEGF的表达与H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bcl-2表达在肝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评价其在肝门胆管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6例肝门胆管癌和10例正常胆管石蜡切片标本中bel-2表达,分析其与肝门胆管癌临床病理参数和术后生存率的关系,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结果 肝门胆管癌中bcl-2阳性表达率为55.6%(20/36),正常胆管bcl-2阳性率10.0%(1/1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阴性组术后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2%,55%和25%,阳性组分别为33%和9%,无5年生存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门胆管癌中bcl-2有较高阳性表达率,bcl-2表达在肝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促进作用;bcl-2表达可能是肝门胆管癌预后因素之一,阳性表达多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过"三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时有三个主要探查步骤, 直接决定病变的可切除性及手术难度. 本文在参照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论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过程中的探查步骤及主要注意事项, 指出临床医生可以围绕胰头外、下、上区域序贯行彻底探查将有助于规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总结妊娠期急性胰腺炎(APP)的发病特点和预后及20年的变迁,探讨其临床诊治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0年(1994—2013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52例APP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52例APP中,孕早期3例(5.8%),孕中期12例(23.0%),孕晚期37例(71.2%);轻型胰腺炎26例(50.0%),中度重症胰腺炎13例(25.0%),重症胰腺炎13例(25.0%)。病因方面:高脂血症性胰腺炎28例(53.8%),胆源性14例(27.0%),特发性胰腺炎10例(19.2%)。全组孕产妇病死率为0;胎儿病死率为19.2%(10/52),其中2例胎死宫内,4例早产后新生儿窘迫,4例因考虑药物对胎儿影响而行流产或引产。 结论:近20年APP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多数发生于孕晚期,高脂血症和胆道疾病是其主要病因,其中前者所占比例尤为突出。APP仍伴有较高的胎儿病死率,进一步规范的治疗和加强围产期新生儿的护理对于改善APP总体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外源性IL-6对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凋亡及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外源性IL-6对胆管癌细胞QBC939的促增殖作用;通过annexin V/FITC和PI染色、流式细胞分析检测外源性IL-6对QBC939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测定Bcl-2 mRNA的表达。结果外源性IL-6能刺激QBC939细胞增殖,且QBC939细胞增殖与IL-6浓度呈正相关(r=1);外源性IL-6处理后,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源性IL-6处理细胞后Bcl-2 mRN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源性IL-6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促进QBC939细胞生长,并抑制QBC939细胞凋亡;而此作用可能与上调Bcl-2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7.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比研究使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近5年来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80例,分别采用新型微创剥脱器,传统金属剥脱器,血管腔内激光或射频治疗,每组6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新型微创剥脱器组比传统金属剥脱器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降低(P<0.01),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显著性差异;与血管腔内激光或射频治疗组比较,新型微创剥脱器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显著降低(P<0.01),术中出血量较激光或射频组有所增加,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3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新型微创塑料剥脱器临床综合疗效优于使用传统金属剥脱器并可与血管腔内激光或射频治疗相媲美。  相似文献   
98.
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怀疑胆胰系病变者行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及常规MRI,对服用对比剂前后MRCP图像质量、服药前MRCP与综合服药前、后MRCP诊断准确率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服用对比剂后MRCP图像质量明显提高(P<0.001);结合常规MRI,综合服药前、后MRCP对胆胰系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均较服药前MRCP高(P<0.05). 结论口服枸橼酸铁铵能明显提高MRCP的成像质量;综合服药前、后MRCP对诊断胆胰系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目的:为研究抑癌基因PTEN对胆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建立能稳定表达外源PTEN的胆管癌细胞系。方法:将野生型、突变型PTEN质粒和空载体质粒分别转化细菌,提取纯化后,脂质体介导法转染体外培养的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嘌呤霉素筛选抗性克隆;Western blot 检测标签蛋白HA的表达;RT-PCR, 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目的基因PTEN的表达。结果:野生型、突变型PTEN和空载体转染细胞株均获得嘌呤霉素抗性;野生型和突变型PTEN转染细胞株均检测到HA的表达,而空载体转染细胞株和未转染细胞株均未检测到HA的表达;野生型及突变型PTEN转染细胞株中目的基因PTEN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上均较空载体转染细胞株和未转染细胞株增强。结论:成功构建了分别能稳定表达外源野生型PTEN,突变型PTEN或空载体pBP的胆管癌细胞系。  相似文献   
100.
NCAM和DPC4的表达与胆管癌神经浸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NCAM和DPC4在胆管癌神经浸润中的作用,笔者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对52例胆管癌标本及16例正常胆管组织中NCAM和DPC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NCAM高表达及DPC4低表达的胆管癌神经浸润率高,NCAM低表达及DPC4高表达的胆管癌神经浸润率低。提示NCAM高表达及DPC4低表达,在胆管癌的神经浸润转移的分子机制中可能有重要的作用;NCAM可能成为临床预测胆管癌神经倾向的生物学指标,并对判断胆管癌恶性程度与预后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