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腹主动脉瘤手术切除与腔内治疗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腹主动脉瘤(AAA)手术切除与腔内治疗的效果,探讨手术时机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多来进行手术治疗的51例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传统手术切除组(37例)与腔内支架植入组(14例)围手术期及术后近期情况.结果 支架组手术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均短于切除组(P<0.05),支架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切除组(P<0.01),但住院费用远较切除组高[(13.7±4.7)万元 vs. (3.4±0.7)万元].术后近期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腔内支架治疗较为安全,创伤更小,患者恢复速度较快.但腔内治疗的费用目前仍过高,且远期疗效尚需大规模随机对照实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2.
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目前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疗效均欠佳 ,只有手术治疗才可能获得长期生存 ,而手术切除率最多在2 5 %~ 5 0 %之间 ,根治术后五年生存率仅 0~30 % [1] 。其发病原因仍不明 ,随着对胆管癌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开始从基因水平探索致癌的机制 ,有人认为氧化损伤、癌基因激活和减弱的细胞凋亡在发病机制中起作用[2 ] 。细胞凋亡是复杂的生理过程 ,B细胞淋巴瘤 2基因 (B -celllymphoma - 2gene,Bcl - 2 )家族作用于细胞凋亡最终通路而对多种形式的细胞凋亡有调控作用 ,Bcl- 2和Bax(Bcl- 2-a…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2年1月~2004年6月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PTTG在胰腺癌以及部分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TTG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6.95%(20/23),在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1.66%(5/12),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比癌旁正常胰腺组织明显增强(P<0.01),PTTG表达强度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PTTG在胰腺癌中的高表达可能与胰腺癌的增殖,恶性转化有关,对此深入研究可能可以将PTTG作为胰腺癌基因治疗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44.
目的进一步探讨结肠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1例结肠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钡灌肠检查7例,均未获确诊,误诊为结肠癌4例,肠结核2例,节段性肠炎1例。纤维结肠镜结合病理检查10例,确诊嗜酸性肉芽肿5例,诊断为结肠肿块5例。术中快速活检6例,均确诊为嗜酸性肉芽肿。手术行病变肠段切除6例,右半结肠切除3例,横结肠切除1例,乙状结肠切除1例。9例随访0.5-1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纤维肠镜和术中快速病检是结肠嗜酸性肉芽肿的主要确诊方法,病变肠段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胆石性肠梗阻(BI)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现状。 方法:回顾1995年1月—2014年12月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18例BI患者资料,并汇总近20年22篇中文文献中284例患者资料,分析并总结BI发病特点与诊治现状。 结果:302例BI患者中男86例(28.2%),女216例(71.8%);年龄36~89岁,平均63.4岁;术前确诊率为24.2%(73/302);294例(97.4%)行小肠切开取石术,8例(2.6%)行肠切除肠吻合术;结石嵌塞于十二指肠27例(8.9%),空肠71例(23.5%),回肠末端201例(66.6%),结肠3例(1.0%);一期行胆囊切除术94例(31.1%),胆管切开取石术4例(1.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2%(82/302),术后病死率为0.7%(2/302)。 结论:BI多见于老年女性患者,常伴有较低的术前确诊率和较高的术后并发症率。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拔除T管导致胆瘘的治疗与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6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拔除T管后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非手术及2例手术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拔除引流管,无复发.结论:尽早给予有效的引流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拔除T管后胆瘘治疗的关键,非手术治疗为首选,保守治疗无效则应果断手术.因人而异选择拔管时间,正确的手术方法及拔除T管的方法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与核受体辅助抑制因子(SMRT)是否能相互作用及其作用部位。方法:重组构建AR,SMRT基因或其基因片段的质粒,体外转录,合成35S标记融合蛋白,采用转染试验及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实验(transient transfection, mammalian two-hybrid test), GST沉淀试验(GST pull-down assay),间接免疫荧光观察(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的方法,观察AR与SMRT的关系。结果:AR具有内在的转录抑制活性,可与SMRT直接作用,其作用部位:在AR分子上位于配体结合区(LBD),而DNA结合区能增强这种作用;在SMRT分子上则位于羧基端核受体作用区(IDs),在这个区域的LXXXIXXXI/L功能基团突变后将会影响AR与SMRT的结合。结论:AR通过其LBD区与SMRT分子中的ID2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8.
1对象和方法 随机抽样97级改革班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145份外科学考试试卷,选择题作为客观题,问答题及病案分析题作为主观题,两种类型的试题均  相似文献   
49.
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中nm2 3 H1基因表达并用巢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外周血肝癌细胞 ,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两者在肝癌转移中的意义。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收集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5月普外科住院的部分肝癌患者 2 0例。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组织学切片确诊。其中男 16例 ,女 4例。年龄 19~ 70岁 ,平均 46岁。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标本 :切除肝癌标本 10 %福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 ,取厚 5 μm连续切片行病理学检查和nm2 3 H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中病理组织学检…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梗阻性黄疸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致梗阻性黄疸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其中手术治疗20例,术式均为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毕II式胃大部分切除术、旷置十二指肠,术后恢复均良好;非手术治疗5例,虽均于症状消退后出院,但随访均出现症状反复发作。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可致梗阻性黄疸,ERCP 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上均应采用手术治疗,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毕II式胃大部分切除十二指肠旷置术,是简单、合理、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