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10年7月湘雅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7例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中胰岛素瘤26例,胃泌素瘤2例,胰高血糖素瘤1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8例。术前B超、CT、MRI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24.3%(9/37)、48.0%(12/25)、53.8%(7/13);术中B超(IOUS)诊断的阳性率为90.9%(10/11)。肿瘤单发者33例,位于胰头8例,胰颈体10例,胰尾15例;多发者3例,2例2个均位于胰体部,1例3个分别位于胰体(1个)和胰尾(2个)。肿瘤大小在0.5~7cm之间,直径≤2cm者27个,直径在2~5cm之间的11个,直径〉5cm者2个。肿瘤局部摘除术22例,单纯胰体尾切除术5例,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2例因发现肝脏转移灶及广泛腹腔淋巴结肿大,仅行活检术。术后并发症有胰瘘7例,肠梗阻2例,切口感染2例,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胰岛细胞瘤术前定性及术中定位很重要;术中触诊联合IOUS是定位的最有效方法;肿瘤摘除术是良性肿瘤的主要手术方式。恶性病变应积极行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132.
目的研究结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UMA和C-myb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54例结肠癌和30例癌旁组织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PUMA和C-myb染色方法为免疫组化法。结果结肠癌PUMA和C-myb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PUMA和(或)C-myb表达阳性的癌旁组织呈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无淋巴结转移、未侵犯浆膜层及临床分期A+B的病例PUMA和C-myb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低分化、淋巴结转移和侵犯浆膜层及临床分期C+D的病例(P〈0.05或P〈0.01);高分化腺癌PUM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低于中分化或低分化腺癌(P〈0.05);结肠癌中PUMA和C-myb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9,P=0.000)。结论 PUMA和C-myb表达与结肠腺癌发生、临床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腹液中CK20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49例胃癌患者腹水或腹腔冲洗液CK20 mRNA的表达情况并以同期10例行非肿瘤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腹水CK20 mRNA阳性率50.00%,腹腔冲洗液CK20 mRNA阳性率35.9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CK20 mRNA表达总阳性率38.78%,对照组均无阳性表达(P<0.05).胃癌组CK20 mRNA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病理细胞学检查阳性率(10.20%)(P<0.05);CK20mRNA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深度相关(均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CK20 mRNA阳性表达者的平均生存时间较阴性者显著缩短(20.95个月vs.33.24个月)(P<0.01).结论 胃癌患者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CK20 mRNA检测,可早期诊断腹腔微转移,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34.
原发性肝癌组织VEGF与外周血AFP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与外周血液中甲胎蛋白(AFP) mRNA表达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 用巢式逆转录PCR法检测20例肝癌患者术前外周血液中的AFP mRNA,对其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配对分析。结果:(1)2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中10例VEGF为阳性表达,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2)20例肝癌中13例AFP≥200μg/L ,15例外周血液中AFP mRNA阳性;(3) VEGF阳性的10例病例中有9例在外周血中可检测到AFP mRNA。结论:(1)肝癌组织VEGF和外周血中AFP mRNA检测都可作为判断原发性肝癌有无血行转移倾向的指标,前者较为简单,而后者较为客观准确。(2) 对肝癌高危人群的普查和肝癌术后随访,应用外周血中AFP mRNA的检测方法较血清AFP水平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35.
鸦胆子油乳剂对大肠癌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剂对大肠癌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鸦胆子油乳剂和5-氟脲嘧啶(5-Fu)。丝裂霉素(MMC),长春新碱(VCR)加入体外培养的大肠癌细胞中,观察对大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鸦胆子油乳剂对大肠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依赖关系。鸦胆子油乳剂与5-Fu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与MMC,VCR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鸦胆子油乳剂对大肠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探讨胆囊癌中CD44V6、E -Cd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8例胆囊癌、2 9例胆囊腺瘤性息肉、2 5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中CD44V6、E -Cd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其与胆囊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E -Cd在胆囊癌、胆囊腺瘤性息肉和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3 75 %( 2 1/ 48)、72 41%( 2 1/ 2 9)和 96 0 0 %( 2 4/ 2 5 ) ,而CD44V6分别为 64 5 8%( 3 1/ 48)、3 1 0 3 %( 9/ 2 9)、和 4 0 0 %( 1/ 2 5 )。E -Cd、CD44V6与胆囊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在三种组织中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CD44V6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可能起到促进作用 ,而E -Cd可能起到抑制作用。二者综合对预测胆囊癌预后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7.
血管重建治疗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9例直接采用ePTFE人工血管行原位移植间置术;4例采用自体大隐静脉原位间置移植术;1例行单纯股深动脉结扎术。结果全部病例术后患肢供血良好,无肢体缺血表现,其中11例患者成功随访1~45个月,1例患者出院后出现伤口感染,余患者伤口均在1个月内愈合,现患肢均无缺血症状,活动自如。结论吸毒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后血管重建有利于保证下肢血供,在患者不能提供合适的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时,人工血管原位移植仍是治疗假性股动脉瘤的有效方法。术中彻底清创及术后伤口引流、加强抗炎是预防术后人工血管并发感染的最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8.
胰胆管合流异常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PBM)致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1例经B超诊断为胆总管囊肿患者行ERCP检查,检查时经选择性胆管插管抽取胆汁检测其中淀粉酶(AMS)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21例PBM均合并CCC,其中13例为胆管合流型(C-P型),8例为胰管合流型(P-C型) PBM。21例胆汁中AMS及CRP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C-P型较P-C型升高更明显(P<0.05)。 结论:PBM可能是CCC形成的解剖学基础,胰液返流至胆管,被激活的高浓度胰酶破坏胆管壁,则可能是CCC形成的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139.
玻璃化法保存微囊化大鼠原代肝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采用玻璃化法低温保存微囊化肝细胞的效果,优化最佳冷冻条件。方法:使用33%,37%,40%3种不同浓度的乙二醇保护剂,以不同的冷冻速度低温保存微囊化的肝细胞,并检测冷冻后微囊内的肝细胞功能。结果:40%乙二醇浓度的保护剂配方能最有效保护肝细胞,3种冷冻速度的冷冻效果相同,冷冻后肝细胞P450功能和尿素合成功能与冷冻前相同。结论:玻璃化法能够有效的保存微囊化的肝细胞。  相似文献   
140.
多方位、多区段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17例原发性弥散性肝胆管结石病人进行了多方位多区段肝切除术,其中合并有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狭窄10例,右肝管及其分枝狭窄3例。左肝管及其分枝狭窄4例。17例中3例合并胆外瘘。切肝取石后均进行了胆肠内引流。作者认为此术式可进行多区段、多方位、多管道联合会师取石。同时又可建立通畅的内引流。内引流术式以双向P形胆肠引流术为首选,胆管内置引流管以u管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