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步行周期动载荷下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进行受力分析,明确耻骨连接板对重建骨盆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将时间-髋关节接触力曲线导入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 6.7中对载荷进行定义,计算步行周期17%, 36%, 43%, 86%共4个特征时间点的von Mises应力分布云图,明确假体系统不同时相下应力集中的位置。通过计算有耻骨连接板和无耻骨连接板两种重建情况下骨盆应力分布差别,计算特征时间点髂骨固定部件的位移、应力数值;比较横向固定螺钉应力,明确耻骨连接板对半骨盆假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在整个步行周期下,假体系统应力及位移峰值均出现在单腿负重期,即步行周期的17%~36%。耻骨板可以使步行周期的17%(患侧站立中相)及86%(健侧站立中相)骨盆环应力分布更为均匀,髂骨固定部件在有、无耻骨板重建的情况下应力峰值平均为148.5 MPa及270.1 MPa(P=0.04);两种情况下,髂骨固定部件绝对位移平均为9.3 mm及11.7 mm(P =0.03),耻骨板可以降低髂骨固定部件应力水平50%,降低螺钉应力水平24%。半骨盆假体相对于截骨面的相对位移在两种情况下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 =0.41)。结论:半骨盆假体在整个步行周期中稳定性较好,可以满足日常行走功能要求。耻骨板对于整个半骨盆系统的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整个系统的应力峰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评估累及骶骨的骨盆原发恶性肿瘤骶骨侧外科分型及其在外科边界获得、围手术期风险控制、肿瘤学和功能学改善中的作用。方法 2003年2月至2013年2月,采用手术治疗累及骶骨的骨盆原发恶性肿瘤(修订的Enneking Ⅳ型肿瘤)患者59例。男28例,女31例;年龄15~72岁,平均36岁。根据累及的骶骨范围不同将骨盆Ⅳ型肿瘤分为Ⅳa、Ⅳb、IVc、Ⅳd四个亚型,Ⅳa型43例,Ⅳb型9例,Ⅳc型5例,IVd型2例。不同的亚型采取相应的规范化肿瘤切除与重建方法。结果 外科边界满意43例(73%,43/59),边界不满意16例(27%,16/59)。手术时间2.5~13 h,平均5.0 h;术中出血500~6 000 ml,平均2 157 ml。没有因围手术期并发症而死亡的病例。5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88个月,平均26个月。20例(38%,20/53)于术后1~52个月出现局部复发,平均复发时间12个月。10例(19%,10/53)出现转移,20例(38%)在末次随访时仍无瘤生存。美国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93评分平均58.1%,其中Ⅳa型平均57%(10%~100%),Ⅳb型平均66%(13%~100%),Ⅳc型平均45%(13%~77%),Ⅳd型平均30%(26%~33%)。结论 对Enneking Ⅳ区肿瘤根据累及骶骨范围不同进行的亚分型,为手术入路和切除范围提供了依据。根据不同亚型进行手术切除与重建,能够获得良好的外科边界、肿瘤学预后及术后功能,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73.
汤小东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18(23)
为减少并发症,提高术后功能,有很多方法应用于异体骨。为将感染降低到最低限度,许多组织库应用了放射线照射的方法。但随着本方法的应用,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包括:组织的机械强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研究的目的是:(1)回顾并发症在应用照射方法处理和非照射方法处理过的异体骨之间的区别;(2)研究移植骨与宿主骨之间的连接情况及术后功能。 相似文献
74.
肱骨近端肿瘤切除术后应用锁骨重建骨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儿童肱骨近端成骨肉瘤的患者,切除肱骨肿瘤后,实施了锁骨代肱骨的重建手术。探讨该重建方法的效果。方法患者仰卧,皮肤切口自锁骨内侧端通过喙突至上臂前方。整块切除肿瘤。重建的第一步为松解锁骨,保留锁骨骨膜及其周围部分软组织。切开胸锁关节,去除锁骨近端的软骨。以肩锁关节为轴,旋转整根锁骨,使锁骨近端能够较容易的下垂。将残留肱骨及被旋转后的锁骨近端应用窄的AO动力加压钢板作内固定。将原来附着于肱骨近端的残留肌肉缝合在锁骨上,使之尽量符合原来的解剖结构。在恰当张力下将肱二头肌长头腱性部分固定在肱二头肌短头的腱性部分上。结果患儿在手术后3个月即拥有良好的患肢功能。患儿术后肩关节前屈达80°,外展平均达到75°。术后随访1~4年,3例患儿均无肿瘤局部复发。结论对于儿童患者,肱骨近端肿瘤切除术后会出现肢体短缩等相关问题。接受锁骨代替肱骨手术的患者,术后锁骨出现纵向生长。如果锁骨骨膜未受到破坏,术后还会出现锁骨骨质增生肥厚。保留锁骨的骨膜是保证术后锁骨生长的最重要的因素。实施锁骨重建肱骨近端手术后,除重建后的肩锁关节外,肩胛骨-胸廓之间的连接在外展、内旋及外旋方面也提供了相当的活动度。对于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的青少年患者来讲,锁骨代替肱骨是一种值得推 相似文献
75.
目的应用MRI评估骨肉瘤术前化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6月至2006年5月间接受了新辅助化疗+手术切除+术后化疗的标准治疗的45例原发初治无转移的四肢成骨肉瘤患者。于术前化疗前后分别行病变部位的MRI检查,所有切除标本进行病理坏死率分析。将化疗前后MRI信号的改变,肿瘤的体积变化等与患者的肿瘤坏死率以及预后相比较。通过统计学方法找出相关的因素。结果化疗后MRI影像出现4种表现:暗色区域、点片状区域提示化疗反应较好,出现均质性改变和囊性改变的区域化疗反应较差,但骨肉瘤整体的影像变化与坏死率无统计学相关性;应用MRI测量的肿瘤体积变化与坏死率相关。结论应用MRI影像变化评估骨肉瘤新辅助化疗效果有一定意义。应用MRI测量体积,化疗后肿瘤体积减小提示肿瘤坏死率较高,化疗前后肿瘤的体积变化与坏死率相关(P=0.019),可以预测骨肉瘤的化疗效果,推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7.
本文将介绍应用液氮深低温冷冻处理恶性骨肿瘤,进行灭活再植保肢治疗的新方法。18例患者(7例骨肉瘤、3例尤文肉瘤、2例软骨肉瘤、2例软组织肉瘤骨侵犯、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应用本方法进行肿瘤切除和灭活重建。侵犯的部位包括股骨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回顾性总结髋臼周围转移瘤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0年7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43例髋臼转移瘤患者进行随访.术前21例有明确原发灶,10例活检证实转移瘤,其余12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转移瘤.12例为孤立性转移灶,31例为多发骨转移.采用刮除术35例,整块切除8例.重建方式包括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或网杯加固髋臼+全髋置换12例,带翼网杯+全髋置换16例,斯氏针骨水泥加固髋臼顶、网杯+全髋置换7例,可调试半骨盆假体置换8例.结果 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术前疼痛评分平均7.2分,术后41例患者疼痛缓解及恢复行走能力,疼痛评分平均3.5分.术后功能评分平均24.5分.术中平均出血量1600 ml.6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各种原因共死亡14例患者.并发症包括2例伤口感染、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假体脱位.结论 髋臼转移瘤手术目的是缓解疼痛,并根据髋臼周围的骨质破坏情况具体选择重建方法,维持及恢复髋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检测骨形成蛋白(BMP )受体抑制剂LDN-193189对人去分化软骨肉瘤(DDCS)细胞系NDCS- 1 的抑制作用,探讨LDN-193189对去分化软骨肉瘤的抑癌机制。方法:以5 nmol/L 的LDN-193189作用于NDCS- 1 细胞,MTT 、平板克隆法检测LDN-193189对NDCS- 1 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 法、划痕实验检测LDN193189对NDCS- 1 细胞的侵袭抑制作用,Westernblot检测BMPR 2、p-Smad1/ 5 及RUNX 2 的蛋白表达抑制情况。结果:药物处理后NDCS- 1 细胞增殖、侵袭被明显抑制;药物处理后NDCS- 1 细胞的BMPR 2、p-Smad1/ 5 及RUNX 2 蛋白表达下降。结论:LDN-193189通过抑制BMPR 2-p-Smad 1/ 5-RUNX2 信号传导通路能有效抑制去分化软骨肉瘤细胞系NDCS- 1 的增殖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