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10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应用MRI评估骨肉瘤术前化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6月至2006年5月间接受了新辅助化疗+手术切除+术后化疗的标准治疗的45例原发初治无转移的四肢成骨肉瘤患者。于术前化疗前后分别行病变部位的MRI检查,所有切除标本进行病理坏死率分析。将化疗前后MRI信号的改变,肿瘤的体积变化等与患者的肿瘤坏死率以及预后相比较。通过统计学方法找出相关的因素。结果化疗后MRI影像出现4种表现:暗色区域、点片状区域提示化疗反应较好,出现均质性改变和囊性改变的区域化疗反应较差,但骨肉瘤整体的影像变化与坏死率无统计学相关性;应用MRI测量的肿瘤体积变化与坏死率相关。结论应用MRI影像变化评估骨肉瘤新辅助化疗效果有一定意义。应用MRI测量体积,化疗后肿瘤体积减小提示肿瘤坏死率较高,化疗前后肿瘤的体积变化与坏死率相关(P=0.019),可以预测骨肉瘤的化疗效果,推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2.
目的:检测骨形成蛋白(BMP )受体抑制剂LDN-193189对人去分化软骨肉瘤(DDCS)细胞系NDCS- 1 的抑制作用,探讨LDN-193189对去分化软骨肉瘤的抑癌机制。方法:以5 nmol/L 的LDN-193189作用于NDCS- 1 细胞,MTT 、平板克隆法检测LDN-193189对NDCS- 1 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 法、划痕实验检测LDN193189对NDCS- 1 细胞的侵袭抑制作用,Westernblot检测BMPR 2、p-Smad1/ 5 及RUNX 2 的蛋白表达抑制情况。结果:药物处理后NDCS- 1 细胞增殖、侵袭被明显抑制;药物处理后NDCS- 1 细胞的BMPR 2、p-Smad1/ 5 及RUNX 2 蛋白表达下降。结论:LDN-193189通过抑制BMPR 2-p-Smad 1/ 5-RUNX2 信号传导通路能有效抑制去分化软骨肉瘤细胞系NDCS- 1 的增殖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7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不同胰肠吻合方式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不同胰肠吻合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0年1月至2006年9月施行5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比较不同胰肠吻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18例反折式双层套入胰肠吻合发生胰漏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11例袖套式单层套入胰肠吻合发生胰漏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6例捆绑式胰肠吻合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例,无胰漏;21例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无胰漏及上消化道出血,手术时间缩短。结论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是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回顾性总结髋臼周围转移瘤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0年7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43例髋臼转移瘤患者进行随访.术前21例有明确原发灶,10例活检证实转移瘤,其余12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转移瘤.12例为孤立性转移灶,31例为多发骨转移.采用刮除术35例,整块切除8例.重建方式包括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或网杯加固髋臼+全髋置换12例,带翼网杯+全髋置换16例,斯氏针骨水泥加固髋臼顶、网杯+全髋置换7例,可调试半骨盆假体置换8例.结果 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术前疼痛评分平均7.2分,术后41例患者疼痛缓解及恢复行走能力,疼痛评分平均3.5分.术后功能评分平均24.5分.术中平均出血量1600 ml.6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各种原因共死亡14例患者.并发症包括2例伤口感染、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假体脱位.结论 髋臼转移瘤手术目的是缓解疼痛,并根据髋臼周围的骨质破坏情况具体选择重建方法,维持及恢复髋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5.
<正>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又称伴巨大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1961年由Lennert首先报道,1969年Rosai和Dorfman对该病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将其正式命名。本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特发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颈部无痛性巨大淋巴结肿大、发热及炎症性指标上升~([1、2]);好发部位为皮肤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辅助开放手术姑息性治疗脊柱转移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4月~2015年1月接受射频消融辅助开放手术姑息性治疗的30例脊柱转移癌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6±14岁(17~80岁);单纯胸椎17例,单纯腰椎9例,胸腰椎均受累4例;原发肿瘤包括肺癌6例,肾癌5例,肝癌、乳腺癌、多形性未分化肉瘤、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各2例,其他脏器来源转移癌9例;患者均在后路开放手术过程中接受病灶射频消融。观测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肿瘤局部控制情况。结果: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1083±1193ml(250~5400ml),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3例、无症状骨水泥渗漏2例、术后血肿形成1例、伤口感染1例,其中脑脊液漏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硬膜外血肿行急诊血肿清除后神经功能恢复,伤口感染经清创后痊愈。患者术前平均疼痛VAS评分4.3分,术后1个月时平均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4),共计26例(86.7%)患者术后获得疼痛缓解。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获得改善或保持稳定;平均随访10±8个月,随访期内3例患者脊柱原病灶部位出现进展。结论:射频消融辅助开放手术方式姑息性治疗脊柱转移癌,可以在手术创伤较小的前提下获得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良好的疼痛和神经功能改善及满意的肿瘤局部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7.
普通软骨肉瘤复发后的恶性进级和去分化演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普通软骨肉瘤复发后出现病理级别改变及去分化病例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1997年4月至2005年4月,收治初诊为普通软骨肉瘤的患者91例,按是否局部复发分为复发软骨肉瘤和无复发软骨肉瘤。复发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13~65岁,平均40.6岁。无复发组55例,男37例,女18例;年龄15~72岁,平均43.2岁。根据Enneking分期确定外科治疗边界,复查所有复发病例的病理切片并分级。结果复发组共行53例次手术,病灶内切除21例次,边缘切除15例次,广泛切除17例次。无复发组12例病灶内切除,13例边缘切除,30例广泛切除。复发组随访33例,其中16例死于肿瘤转移和复发,5例带瘤存活,12例无瘤存活,五年生存率46.91%;无复发组随访47例,其中7例死于肿瘤转移,4例带瘤存活,36例无瘤存活,五年生存率76.81%。复发组中15例发生病理级别的改变,其中8例出现去分化改变,7例发生恶性进级。7例发生恶性进级的患者中,3例无瘤生存,2例带瘤生存,2例死亡。8例发生去分化患者中,2例带瘤存活,6例全部死亡。结论普通软骨肉瘤复发后可以出现恶性病理进级和去分化改变,初次手术时应尽量做到广泛切除,以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比病灶内边界整块切除与分块切刮治疗恶性或局部侵袭性脊椎肿瘤患者的预后,评估肿瘤不同切除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07年6月~2015年12月47例计划进行整块切除的脊柱原发性肿瘤或孤立性转移瘤患者(获得病灶内边界),按照肿瘤切除方式分为整块切除和分块切刮两组。其中32例患者进入整块切除组,15例未能完成肿瘤整块切除的患者进入分块切刮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恶性程度、累及部位、手术入路、是否全脊椎切除、随访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肿瘤局部复发、生存情况、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肿瘤恶性程度、累及节段、手术入路、是否全脊椎切除、术后神经功能改善、随访时间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手术时间整块切除组424.53±236.93min,分块切刮组306.67±90.92min(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整块切除组4043.75±2305.80ml,分块切刮组3680.00±3163.23ml(P0.05)。整块切除组和分块切刮组中,分别有11例(34.4%)和3例(20%)患者出现并发症(P0.05)。整块切除组肿瘤局部复发12例(37.5%),随访期内17例无瘤生存,8例带瘤生存,7例因肿瘤死亡;分块切刮组肿瘤局部复发9例(60%),无瘤生存,带瘤生存,因肿瘤死亡各5例。两组在肿瘤局部无复发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脊柱恶性或侵袭性肿瘤进行整块切除,即使获得病灶内边界,较分块切刮仍具有较好的局部控制和生存率,但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辅助教学在骨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 选择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接受住培的42名医师为研究对象, 采用抽签方式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均为21名医师, 试验组医师采用3D打印模型辅助教学方式,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1个月教学培训结束后, 通过出科考试和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评价两组医师的教学效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试验组医师的出科考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医师[ (92.8±2.9)分比(85.0±4.9)分, (95.4±3.6)分比(90.0±3.6)分, 均P<0.001]。结论 3D打印模型辅助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骨肿瘤科住培教学质量和住院医师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80.
背景:18FDG-PET可为骨和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鉴别,病变定位,恶性程度评价,活检部位的确定,治疗效果评估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18FDG-PET在术前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疗效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ce、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获得PET用于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治方面的临床研究。 结果与结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项临床非随机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文献质量评价循证医学推荐级别3项研究为B级,6项为C级,检验提示无发表偏倚。将治疗前后最大标准摄取值SUV2/SUV1≤0.5作为预测术后肿瘤坏死率≥9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2(95%CI,0.72~0.89)和0.61(95%CI,0.49~0.71)。SROC为6.17(95%CI,2.84~13.39)。说明将化疗前后最大标准摄取值比值作为评价术前疗效的敏感性较好,但缺乏特异性;应综合18FDG-PET检查结果与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对术前疗效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