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池畔  陈致奋 《消化外科》2014,(7):584-590
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技术的推广,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比例大大提高.保肛术后吻合口漏是直肠癌术后最重要的并发症,也是术后发生其他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外的外科医师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该并发症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存在环周切缘阳性率高及术中穿孔率较高而影响预后的缺点,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可克服这些缺点.但该术式存在操作复杂、创伤大和并发症多等缺点。通过近几年的临床研究.国内外学者对该术式的适应证、手术方式改良及并发症的防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本文就经胍提肌外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的特点、手术适应证、研究进展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直肠癌手术理念和技术的进步,使得低位直肠癌保肛率明显提高,而肠道功能障碍是困扰保肛术后患者的主要问题。目前研究从解剖、生理及动力学角度分析排粪功能改变的机制,认为肠道功能障碍与术后解剖改变、神经损伤以及括约肌功能受损等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直肠癌术后肠道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和发生机制,并阐述术后肠道功能障碍发生机制对预防和治疗术后肠道功能障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小肠虽占胃肠道总长的70%~80%,但小肠肿瘤仅占胃肠道所有肿瘤的5%,恶性肿瘤的1%~2%。常规的胃镜和结肠镜检查不能探及小肠病变,推进式小肠镜、小肠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血管造影以及胶囊内镜又都因其一定的局限性使小肠肿瘤始终成为临床诊断的盲点和难点。随着各种现代检查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小肠肿瘤患者术前即得到明确诊断并接受了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602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324例)和开腹组(278例).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切除肿瘤标本的近端和远端切缘长度、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无瘤生存率等.计数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生存率采用寿命表法计算,采用Wilcoxon( Gehan)检验进行比较,复发率和转移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1±8)枚和(21±9)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0,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近端切缘长度分别为(15.1±1.3)cm和(15.0 ±0.8)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2,P>0.05);远端切缘长度分别为(4.0±1.6)cm和(3.3±1.4)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7,P<0.05).局部总体复发率为5.6%( 34/602),无切口或戳孔种植.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6.2%( 20/324)和5.0% (14/2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3,P>0.05).总体远处转移率为11.5% (69/602),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1.1% (36/324)和11.9%(33/2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85,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87.8%和84.9%,5年生存率分别为83.0%和7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9.4%和79.7%,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9.2%和7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随访率为81.2%(489/602),49例患者死亡,其中腹腔镜组20例,开腹组29例.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不仅在肿瘤学安全性上是可靠的,而且可以达到和传统开腹手术同样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5年生存率徘徊在50%(直肠癌)和70%(结肠癌)左右。目前结直肠癌的诊治仍强调早期诊断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保肛与非保肛术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加保留自主神经术(ANP)的局部复发率(LRR)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172例直肠癌分两组(Dixon组123例与Miles组50例),按Heald及Havenga法行TME及ANP。结果:①Dixon组与Miles组的总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8%(6/123)与18.0(9/50),P<0.05;Dixon组内从A期到D期的LRR分别为0%(0/25),2.9%(/34)、7.7%(4/25)及8.3%(1/7),其百分率趋势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②1997年以前Miles组的LRR为36.8%(7/19),显著高于1997年以后Miles组的6.5%(2/31),P<0.05;前者与Dixon组的LRR4.8%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后者与Dixon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ME加ANP是降低两类直肠癌根治术后LRR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德波  池畔 《肿瘤学杂志》2009,15(2):101-105
腹腔镜手术由于技术上的特殊性,其手术并发症对于初学腹腔镜手术者来说是个难题。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为腹腔内出血,尤其是大血管损伤引起的出血,输尿管损伤,直肠损伤,直肠残端闭合不全或破裂,术后肠梗阻,尿滞留与性功能障碍等。具有娴熟腹腔镜操作技术的手术医生,在对解剖的深刻理解掌握和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清晰的解剖层面分离操作能避免多数术中大出血及重要组织脏器的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是低位直肠癌极限保肛手术。为促进ISR手术的规范实施, 本文追溯ISR的发展历程, 并参照最新发布的《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讨论制定过程中的投票情况, 对ISR在临床应用中的诸多重要议题进行论述。直肠肛门的ISR相关局部解剖学问题方面, 肛尾韧带和裂孔韧带并非同义词;直肠纵肌发出直肠尿道肌的移行处, 可观察到神经血管束(NVB)的分支分布。ISR适应证及禁忌证方面, Ⅰ期不适合局部切除的低位直肠早癌和Ⅱ~Ⅲ期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 肛提肌裂孔以上的肿瘤降期为ycT3NxM0以下、肛提肌裂孔以下降期为ycT2NxM0以下者, 可行ISR。低位直肠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和未分化癌为ISR手术禁忌。对于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特别是前壁肿瘤), 应规范地行新辅助治疗, 同时亦应认识到新辅助放化疗是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经肛、经腹以及经腹经肛混合3种ISR入路方式的选择应基于根治性和功能性, 在保证切缘阴性的前提下, 尽量多保留远端健康肠管。应重视围手术期并发症, 特别是吻合口并发症的诊治。超过40%的ISR术后患者遭受不同程...  相似文献   
20.
有报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 ,微粒体抗体(MCA)均呈阳性的甲亢病人术后甲减发生率为23 % ,低TGA或MCA阳性者 ,甲减发生率为8 % ,两者阴性者术后几乎不发生甲减[1]。为进一步证实甲亢伴高破坏性抗体患者术后是否易于发生甲减 ,作者对1992~1994年间收治的22例该类患者行手术治疗 ,术后动态观察破坏性抗体的变化与甲减关系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22例 ,男性6例 ,女性16例 ,年龄20~63岁 ,平均年龄34岁。病程1.5~10年。全部病例术前均具有典型的甲亢表现及血清F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