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对湖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和分析合并感染发生率及各种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衡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2008年确诊的HIV阳性患者血样974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HCV抗体;用SPSS软件对不同情况下HIV患者合并感染HBV或HCV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74例HIV感染者中,男性756例,女性218例,年龄1.5~85.0岁,平均(37.5±10.0)岁;HBsAg阳性患者185例(18.99%),HBeAg阳性患者34例(3.49%),抗-HBc阳性者673例(69.10%);抗-HCV阳性者597例(61.29%)。HIV、HBV和HCV三重感染者115例,约占11.81%。χ2分析显示,男性及青壮年(26~45岁)的HIV/HCV合并感染率以及HIV/HBV/HCV三重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和其他年龄组(P<0.01);静脉吸毒史是HIV/HCV感染和三重感染的危险因素,未发现同性或异...  相似文献   
22.
目的:验证《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少阳主骨"学说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方法:通过前期文献发掘中发现的《黄帝内经》中有关"少阳主骨"的记载,来架构"少阳主骨"的理论原型,以各个分支课题为依托,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阶段,探索其相关的生理、病理原型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干预措施来对该学说进行验证。结果:前期研究发现《黄帝内经》中所论"骨繇"与骨质疏松症正好对应,骨组织HE切片可见电针胆经组骨微结构较其他组明显改善。骨形成指标显示电针胆经组大鼠骨重建的成骨活动较其他组更活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吸收指标亦提示非经穴组、模型组较其他组破骨活动强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少阳经穴确有抗骨质疏松效应,为"少阳主骨"学说提供了实验支持,也为该学说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从已经得到的部分理论和实验结果该学说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益气温阳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沐足联合电艾灸治疗癌因性疲乏(CR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118例CRF患者,均由住院部2019年08月-2021年03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40例)仅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观察A组(39例)采用中药沐足+对症支持治疗,观察B组(39例)采用中药沐足+电艾灸+对症支持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Piper疲乏量表积分、功能状态评分(KPS)、生活质量(QOL,食欲、精神、睡眠、疲乏、疼痛等)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从临床症状体征及常规检查做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A组(82.1%,32/39)、B组(89.7%,35/39)患者总体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57.5%,23/40)(P<0.05),观察B组优于观察A 组(P< 0.05);治疗后KPS评分提高率对比,观察A组(79.5%,31/39)、B组(94.9%,37/39)患者均高于对照组(52.5%,31/39),观察B组优于观察A组(P<0.05);治疗前3组QOL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3组组内前后对比(P<0.05),观察A、B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B组优于A组(P<0.05);在QOL量表条目中,治疗后患者在食欲、精神、睡眠、疲乏、对治疗态度、日常生活及面部表情7个方面,观察A组和B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在精神、睡眠、疲乏、治疗副作用方面,观察B组优于观察A组(P<0.05);治疗前3组免疫功能状况比较(P>0.05),治疗后在CD3+T、CD3+CD4+T、CD3+CD4+T/CD3+CD8+T、NK细胞免疫指标中,观察A、B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NK细胞状态观察B组优于A组(P<0.05)。观察A组出现Ⅰ度皮肤瘙痒1例,治疗B组出现1例Ⅰ级血压升高,对照组出现1例治疗相关恶心呕吐,3组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结论:益气温阳理论指导下联合应用中药沐足及电艾灸治疗CRF,有效改善了患者功能状态、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状态,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4.
目的调查湖南省艾滋病病毒1型(HIV-1)和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合并感染人群中,HBV基因亚型的流行、分布及其与HIV-1感染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152份湖南省HIV-1、HBV合并感染人群标本,调查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检测乙肝五项指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HBV载量测定及亚型分析。结果 134例检出HBV载量的标本中,B基因型77例(57.46%),C基因型4例(2.99%),B/C基因混合型4例(2.99%),非B非C型11例(8.21%),无法分型的38例(28.36%)。不同基因型按感染途径、HBeAg阳性率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分组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但与患者性别无关。非B非C亚型的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型。结论湖南省HIV和HBV合并感染者中,HBV基因亚型以B亚型为主;尚未发现HBV基因型与HIV感染者性别、死亡率以及病程进展之间的关系;性传播是非B非C型主要的传染途径。  相似文献   
25.
朱丽  江洋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3):134-135
灸法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左传》,成公10年,晋景公病,延秦国太医令医缓来诊,医缓说:"疾不可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这里所说的"攻"即灸法,"达"即针刺。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灵枢》中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之说,说明灸法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9年12月3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术前32例患者均行颞骨薄层CT和头颅MRI平扫加增强扫描,22例怀疑颈静脉球瘤患者于术前24dx时内行血管造影和肿瘤供血血管栓塞。3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有31例行肿瘤全切手术,1例怀疑颈静脉球瘤患者因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导致患者反复发热未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颈静脉球瘤21例,神经鞘瘤10例。结果3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颈静脉球瘤的特征性表现为侵蚀性骨质破坏及“盐和胡椒”征:神经鞘瘤表现为压迫性骨质改变、多发囊变并中度强化。结论CT与MRI的合理结合应用,有助于病变的临床诊断和鉴别,有利于下一步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7.
<正>中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CRC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居第2位和第5位,其中2020年新发病例55.5万,死亡病例28.6万,对比2015年分别增加44%和52%[1-2]。不仅城市CRC发病率逐年升高,农村发病率也逐年攀升,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骨肉瘤MG-63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CCK-8实验检测大黄酸对MG-63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大黄酸作用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该浓度进行后续的实验。转染STAT3 siRNA至MG-63细胞,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检测转染效果,采用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验证大黄酸和STAT3 siRNA及其联合作用对MG-63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凋亡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各组MG-63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黄酸能够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干预48 h的IC50为46.05 μmol/L。大黄酸或STAT3 siRNA均能降低MG-63细胞中STAT3的表达,抑制MG-63细胞存活率,阻碍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促进细胞凋亡,上调细胞中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且二者联合效果更显著。结论:大黄酸通过抑制STAT3基因表达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9.
刃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洋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4):222-223
目的观察刃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刃针微创治疗术,对照组则采用电针常规取穴治疗,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与结论治疗组优良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3%和95.3%,对照组分别为52.3%和87.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小肠造影对比增强序列的影像组学分析对小肠克罗恩病活动性炎症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2例末端回肠受累克罗恩病患者的磁共振小肠造影及临床资料,患者以磁共振活动指数(MaRIA)为参照标准分为无-轻度活动组和中-重度活动组,使用ITK-SNAP对磁共振小肠造影延迟增强图像上的感兴趣区进行勾画,运用PyRadiomics软件对感兴趣区进行特征提取,之后使用FeAture Explorer Pro将提取的特征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58例,31/27=阳性/阴性;测试集24例,13/11=阳性/阴性),并进行特征降维及建模。将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应用到测试集中进行验证。最后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影像组学模型对克罗恩病活动性炎症的诊断效能。结果:从磁共振小肠造影延迟增强图像中共提取出374个特征,经过特征降维、筛选后,最终3个特征被纳入到影像组学模型中,克罗恩病活动性炎症影像组学模型为:1.248×wavelet-HLL_firstorder_Kurtosis+0.717×wavelet-LLL_first order_90Percentile+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