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82篇
  免费   1221篇
  国内免费   658篇
耳鼻咽喉   82篇
儿科学   258篇
妇产科学   127篇
基础医学   890篇
口腔科学   256篇
临床医学   3397篇
内科学   1820篇
皮肤病学   191篇
神经病学   877篇
特种医学   8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566篇
综合类   6578篇
预防医学   2768篇
眼科学   164篇
药学   2778篇
  36篇
中国医学   2564篇
肿瘤学   591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440篇
  2022年   535篇
  2021年   567篇
  2020年   450篇
  2019年   533篇
  2018年   536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514篇
  2015年   544篇
  2014年   1283篇
  2013年   1117篇
  2012年   1278篇
  2011年   1432篇
  2010年   1309篇
  2009年   1208篇
  2008年   1206篇
  2007年   1131篇
  2006年   1119篇
  2005年   1126篇
  2004年   993篇
  2003年   921篇
  2002年   705篇
  2001年   697篇
  2000年   674篇
  1999年   678篇
  1998年   555篇
  1997年   530篇
  1996年   449篇
  1995年   460篇
  1994年   377篇
  1993年   265篇
  1992年   273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97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71篇
  1982年   80篇
  1981年   61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16篇
  1964年   21篇
  1958年   18篇
  1957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ccc DNA)是HBV持续存在的来源,研究ccc DNA的形成机制以及影响因素对乙型肝炎的治疗十分重要。ccc DNA的形成途径大致有三种:(1)部分双链的松弛环状DNA(rc DNA)在细胞质中去除负链上的DNA聚合酶蛋白从而形成DP-rc DNA,DP-rc DNA在核转运蛋白的介导下进入细胞核,在核内利用宿主的酶系统完成了ccc DNA的最终形成,DNA聚合酶K(POLK)以及DNA连接酶参与其中。(2)细胞质中的线性双链DNA(dsl-DNA)去除负链上DNA聚合酶后形成DP-dsl DNA,转运入细胞核内以后通过分子内的非同源重组合成ccc DNA,Ku80参与其中。(3)细胞核内DP-rc DNA形成一种末端重复的线性双链DNA(TR-dsl DNA),TR-dsl DNA经非同源重组形成ccc DNA。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CMML)合并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CMML合并结外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标志特征,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2例CMML合并结外NHL患者均为老年女性,因乏力或出现相应部位肿瘤侵犯症状就诊。例1患者诊断为CMML后发生NHL,例2患者则同时诊断为CMML和NHL。实验室检查示,2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以单核细胞为主;乳酸脱氢酶升高;骨髓增生活跃伴有病态造血;细胞免疫表型为CD14+ CD64+;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分析BCR-ABL为阴性(-)。PET/CT 检查显示 2例患者均未发现骨髓高代谢灶,例1患者表现为小肠异常高代谢,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SUVmax)值为12.60;例2患者表现为肺内异常高代谢,SUVmax值为6.72。病理检查提示2例患者均为B细胞来源的NHL;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提示,LCA、CD20、CD79a、Bcl-6、Ki-67均为阳性,CD5、CD10、CD3、CylinD1、CD56、CD23、CD21阴性。结论:CMML合并结外NHL罕见,患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而结合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检查进行分析,可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93.
摘要 目的 观察度米芬复方手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和毒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实验方法,对该手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实验室评价。结果 该手消毒剂由十二烷基二甲基二苯氧乙基溴化铵(度米芬)1 000 mg/L与中草药提取物复配而成。以该手消毒剂原液对悬液内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对悬液内的白色念珠菌作用1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4.0。用该手消毒剂的原液擦拭受试者手部皮肤作用1 min,对手上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为1.86。该手消毒剂原液对豚鼠完整皮肤无刺激性。结论 该手消毒剂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对皮肤无刺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2型受体(Hsstr2)基因转染胰腺癌细胞对下游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利用腺病毒载体Ad.CMV.Hsstr2.GFP将Hsstr2全长Cdna导入胰腺癌细胞Panc-1;采用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并筛选Hsstr2基因转染胰腺癌细胞前后差异表达蛋白;用反射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差异蛋白.利用免疫印迹验证差异表达的波形蛋白;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波形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蛋白质点21个;选择1.3倍以上的差异点18个,经质谱鉴定得到13个蛋白质,包括翻译调节蛋白、代谢酶类、与细胞通讯信号传导相关蛋白、细胞结构蛋白、分子伴侣、具有GTPase活性的蛋白及动力蛋白等.波形蛋白在胰腺癌细胞转染Hsstr2基因后表达降低,免疫组化显示波形蛋白主要在低分化的胰腺癌细胞中高表达.结论 筛选的波形蛋白等差异蛋白可能成为新的胰腺癌敏感治疗靶点.波形蛋白也可能成为预测肿瘤恶性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对放、化疗抵抗的胰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意义。
方法:采用健择化疗同期进行放疗对多株人胰腺癌细胞系进行干预,持续2周左右,杀死约90%左右的各细胞系细胞,获得放疗、化疗抵抗的胰腺癌细胞。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细胞侵袭力。利用Western-blot检测上皮表型标志物E-cadherin(E-cad)和间质表型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
结果:放、化疗抵抗的胰腺癌细胞发生与EMT相符的形态学改变:细胞呈纺锤体状,极性消失,并出现伪足;放、化疗抵抗的3株胰腺癌细胞侵袭力增强,其穿过小孔的数目增加(均P﹤0.05);E-cad表达下降,vimentin表达上调。
结论:放、化疗抵抗的人胰腺癌细胞发生EMT,其与胰腺癌治疗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的脑干脑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2例以帕金森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脑干脑炎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特点,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2例患者3 h视频脑电图正常。1例患者脑脊液细胞数正常,1例增多。2例脑脊液蛋白均升高。脑脊液病毒筛查、血清及脑脊液抗NMO抗体Ig G均阴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均阴性。2例患者颅脑MRI均表现为双侧中脑对称性异常信号伴软脑膜增多强化。2例患者经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治疗及美多芭等治疗后,帕金森综合征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脑干脑炎可致对称性中脑病变,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经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治疗联合抗帕金森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I3-K/Akt通路的活性变化,并探讨阿利吉仑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采用Western blot和qR-T PCR观察PI3-K、Akt基因和蛋白变化,比较各组脑梗死体积、患侧脑水肿和神经功能。结果缺血-再灌注后PI3-K、Akt表达明显减少。阿利吉仑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失,减轻脑水肿,减小梗死体积。结论 PI3-K/Akt通路参与了阿利吉仑的脑保护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状况. 方法对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韦氏记忆量表(WM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同时对60名正常健康志愿者进行WCST评定. 结果病例组在WCST完成分类数(t=-4.6,P<0.05)、正确应答数(t=-2.3,P<0.05)、概念化水平百分数(t=-4.9,P<0.05)、错误应答数(t=5.8,P<0.05)以及持续错误数(t=4.6,P<0.05)等评定指标上测试成绩明显差于对照组;患者的WCST正确应答数与操作智商(r=0.5,P<0.05)、总智商(r=0.5,P<0.05)以及总记忆商数(r=0.6,P<0.05)呈正相关;错误应答数与操作智商(r=-0.5,P<0.05)以及总智商呈负相关(r=-0.5,P<0.05);持续错误数与总记忆商数呈负相关(r=-0.5,P<0.05);BPRS迟滞因子分与WCST总用时、错误应答数呈正相关(r=0.4,P<0.05);敌对猜疑因子分与WCST总用时呈正相关(r=0.4,P<0.05).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部分认知功能受损,与精神症状之间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双额叶挫裂伤后病情恶化的临床与影像学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手术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7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84例双额叶挫裂伤患者,分析病情恶化和病情稳定患者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引起病情恶化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对病情恶化患者采取手术干预,并比较病情恶化组和病情稳定组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 病情恶化组的年龄、多处受伤比例、入院时ICP和D-二聚体水平较高,入院时GCS较低(P<0.05); 病情恶化组的挫裂伤体积、中线移位距离和合并双侧血肿、颅骨骨折的比例显著高于病情稳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低GCS评分、高ICP,挫裂伤体积、中线移位和合并颅骨骨折是双额叶挫裂伤患者病情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病情恶化组术后与病情稳定组的1年病死率(8.70% vs. 5.26%,P>0.05)和预后不良率(23.68% vs. 28.26%,P>0.05)无明显差异。结论 入院时低GCS评分、高ICP,挫裂伤体积、中线移位和合并颅骨骨折是双额叶挫裂伤患者病情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对高危患者进行手术干预,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根据血管结构的血管内治疗方案及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血管内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21例,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结果 21例患者中,7例(33.3%)行载瘤动脉闭塞术,8例(38.1%)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6例(28.6%)行单纯支架置入术。本组2例(9.5%)死亡,1例(4.8%)重度残障,2例(9.5%)轻度残障,16例(76.2%)预后良好。所有患者进行6月至1年的随访,动脉瘤无复发。结论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根据血管结构行血管内治疗是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治疗方案,患者预后主要取决于患者术前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