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内科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20篇 |
综合类 | 28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2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自动加压防旋髓内钉的研制及修复股骨中下段骨折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研制一种自动加压防旋髓内钉,探讨其生物力学和在修复股骨中下段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研制的自动加压防旋髓内钉于1998年1月~2001年6月,临床用于修复股骨中下段骨折23例,其中横、短斜形骨折12例,粉碎骨折9例,斜形、多段骨折各1例,手术时间为伤后2小时~8天。陈旧性骨折2例,手术时间为伤后11~13个月。在梅花型圈内钉距近远端一定距离的两侧翼开孔,置入梅花型弹力环2~4枚以适应股骨髓腔宽大部。手术时间30~75分钟,平均43分钟。结果 在5Nm扭矩下,自动加压防旋髓内钉的抗旋转作用与交锁钉相近;23例骨折均愈合,其中21例为6~13周,平均9周,2例陈旧性骨折为15~22周。术后均获随访6~36个月。无感染、畸形愈合、骨不连、关节僵硬及再骨折等并发症。按Kolmert等功能评定标准,优1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5.7%。结论 自动加压防旋髓内钉设计合理,生物力学性能稳定,临床应用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具有铀向加压及防旋功能。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适合儿童下肢近关节部位骨折的固定方法。方法:对儿童下肢近关节部位骨折15例采用C臂X线透视下闭合复位+HoffmannⅡ外支架固定治疗。结果:15例均固定2~3个月后骨折愈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HoffmannⅡ外支架是儿童下肢近关节骨折较为理想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塔形弹性髓内针 (TEIN)治疗胫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自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TEIN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 18例。 结果 经随访 (平均 13个月 ) ,骨折全部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 :闭合骨折为 4个半月 ,开放骨折为 5个半月。按JohnerandWruh疗效标准 ,总优良率为 96 %。无弯针、断针、骨折不愈合及再骨折等并发症。 结论 塔形针兼顾了交锁针和Ender氏针的优点 ,是一种适合于胫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较优良的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75.
有限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2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胫腓骨骨折极为常见 ,处理方法有内、外固定两大类。合适的固定方法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尽早恢复肢体功能的关键。我院自 1996年1月~ 2 0 0 1年 6月应用单边式外固定支架治疗 2 16例 ,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胫腓骨骨折 2 16例 ,男 135例 ,女 81例。年龄 5~ 76岁 ,平 34岁。其中开放性骨折 82例 ,闭合性骨折 12 4例 ,合并休克 31例 ,合并多发伤 4 5例。发病至治疗时间为 1~ 2 4d ,平均 5d。2 方法(1)透视复位 +外固定支架固定 5 7例 ;(2 )小切口切开复位 +外固定支架固定 6 3例 ,切口 <3cm ,以暴露骨折端、… 相似文献
76.
三种术式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外科手术的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和Sky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已在我国广泛开展,它能恢复椎体力学强度、稳定骨折椎体、缓解疼痛和预防椎体再骨折的发生。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4年9月应用PVP(14例)、PKP(8例)和Sky(6例)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种术式的近、中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7.
78.
分析该院1998年4月至2005年4月救治的交通事故致多发伤729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按简明损伤定级和损伤严重评分即AIS-ISS(AIS-98版-ISS)进行评分。结果:729例中,死亡69例(9.5%),致残96例(13.2%),痊愈564例(77.3%)。ISS评分〉30分108例中,死亡57例。认为根据损伤严重度评分可准确判断病情;分值越高,早期救治率越低,死亡率越高。多发伤多见于颅脑、胸腹部损伤合并骨折,伤情重,休克发生率高。及时控制出血。减轻缺血缺氧损害,抓住伤后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及时准确手术,维护重要脏器功能,减少内脏并发症是多发伤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应用阴股沟带蒂岛状皮瓣修复腹股沟及周围区域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取同侧或对侧阴股沟带蒂岛状皮瓣移植于相应的缺损区,皮瓣范围为6cm×10cm~9cm×17cm。结果:15例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创面Ⅰ期愈合。结论:阴股沟带蒂岛状皮瓣手术设计及操作简便,易于切取,不损伤主要血管,不吻合血管,成活率高,是修复该区域软组织缺损理想的供体。 相似文献
80.
目的:比较前路TSRH与Z-plate不同固定方法在脊柱内固定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力学性能的改变。方法:采用15具尸体胸腰段标本,5具为正常(NS)对照组,10具造成压缩性骨折后分两组(每组5具),分别用TSRH和Z-plate行侧前方固定,应用实验应力分析法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应用TSRH内固定的脊柱应变、位移比正常脊柱对照组的应变、位移分别减小17%~20%和8%;周定后的强度和刚度与Z-plate固定组相比仅小5%和5%,统计显示两种固定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TSRH侧前方内固定后的脊柱不但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得到满足,而且在承载能力、脊柱的稳定性上优于正常对照组,与Z-plate固定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且操作简便,价格也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