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181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4篇
  1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91.
近10年来我科收治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32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性18例,女性14例;20岁以下6例,21~40岁23例,41岁以上3例;3、4、5月份发作18例;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14例,其中首次发作10例。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围术期单核细胞脂多糖受体(TLR4)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患者28例,分别于T1(麻醉诱导前)、T2(术后30min)、T3(术后6h)、T4(术后24h)、T5(术后48h)5时点抽取外周血2m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BMC),PE-抗人-TLR4单抗及FITC-抗人-CD14单抗标记,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单核细胞膜上TLR4、CD14的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体外循环(CPB)术后30min单核细胞CD14、TLR4表达均下调;术后6h,两者表达上调;术后第1天,CD14表达恢复正常,TLR4表达继续上调,于术后第2天达到高峰。术后IL-6浓度持续增高,于术后24h达到高峰;TNF-α于术后30min出现高峰。结论单核细胞TLR4及CD14介导了体外循环术后的炎症反应,TLR4受体水平的变化反映着CPB后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3.
94.
为探讨不同来源组织凝血活酶对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PT标准化在指导抗凝治疗中的作用,采用两种国产组织凝血活酶测定20例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术患者PT及凝血因子X活性。结果显示:抗凝期间凝血因子X活性得到有效抑制,术后第7、14d两种不同来源试剂测得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存在差异。提示用PTR指导抗凝治疗存在一定危险性,而将国际标准化比率作为抗凝治疗的监测指标有助于安全、有效地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95.
荧光淬灭法测定羟乙磷酸二钠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荧光淬灭法测定羟乙磷酸二钠(EHDP)的含量,激发波长400nm,检测波长500nm。大本实验条件下线性范围0.3~0.8mg/L,r=-0.9992,回收率98.76%~100.5%,(n=6),RSD小于1.36%,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0.64%和2.57%。  相似文献   
96.
温血停搏液诱导与末次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体鼠心工作模型,采用温血停搏液诱导与末次灌注结合冷晶体停搏液及局部低温行心肌保护研究,并与单纯冷晶体停搏液及局部低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温血停搏液诱导与末次灌注能增加心肌ATP的储备,促进心功能恢复,心肌酶释放少,超微结构改变轻,心肌保护效果优于单纯采用冷晶体停搏液组。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机械瓣膜替换术后合理抗凝治疗。方法 将129例患者分为2组,A组年龄≥65岁(30例),B组年龄<65岁(99例),随访2~79个月,比较不同年龄组在不同抗凝强度下血栓栓塞和出血发生率,观察抗凝效果。结果 随访期间共发生与抗凝有关的出血16例,血栓栓塞6例,其中A组分别为4例(13.3%)和2例(6.7%),B组12例(12.1%)和4例(4.0%)。死亡4例(3.1%),A组1例(3.3%),B组3例(3.0%)。在同一抗凝水平下,A、B两组血栓栓塞和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抗凝治疗期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长时间低于1.65或高于2.50者,血栓栓塞和出血发生率高于INR 1.65~2.50水平者。结论 老年患者机械瓣膜替换术后维持INR为1.65~2.50,可有效减少抗凝并发症。  相似文献   
98.
99.
Alzheimer病相关结构MRI的研究现状(着重早期阶段Alzheimer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lzheimer病(Alzheimerdisease,AD),为西方老年痴呆最常见的原因,其医学、社会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国家竞相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药理学等多学科多领域进行研究。本病的确诊依赖于活检或尸检的神经病理学的...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比较锁定加压钢板和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3月-2011年2月收入治疗的8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组(LCP组)40例和解剖钢板治疗组(ANP)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根据踝关节功能评分,LCP组患者治疗后优25例,良10例,优良率87.5%;ANP组优19例,良9例,优良率70.0%。从术后患者血肿、创伤性关节炎和伤口皮肤坏死情况来看,LCP组均优于AN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在疗效和并发症上均优于解剖钢板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