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1583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949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血清氨肽酶P2(XPNPEP2)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间,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49例, 收集其常规术前血液检验后剩余血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XPNPEP2水平。以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将纳入病例分为PTC组及甲状腺良性肿瘤(BT)组, 比较两组XPNPEP2水平差异;同时在PTC组, 分析XPNPEP2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上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甲状腺肿瘤病例149例, 其中良性肿瘤61例, PTC 88例;PTC患者血清XPNPEP2水平明显低于良性肿瘤患者[比值比(OR)=-60.27, P<0.01]。PTC病例中, 侧方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XPNPEP2水平明显高于侧方淋巴结无转移患者(OR=65.41, P<0.05), 但与肿瘤大小、年龄、性别、促甲状腺激素、中央组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血清XPNPEP2明显降低。血清XPNPEP2水平与PTC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探讨博莱霉素(BLM)致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变化特征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肺微血管内细胞中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制作BLM损伤肺纤维化模型,分别在第3、7、14以及28天行硝酸镧灌注后,制作肺组织病理标本,透射电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EC)紧密连接及镧颗粒分布。组织块培养法行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体外培养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细胞中转染正义VEGF cD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CP-1 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EC结构完整,基底膜呈连续线状。EC间连接紧密,镧盐颗粒未见通过EC间的紧密连接。实验组不同时间处理的大鼠均可见EC连接间隙增宽,并有高密度的镧颗粒在细胞连接间隙中线状沉淀,其中以第3天为著,分布于血管周围的内皮下区域,大部分通过基底膜到达细胞外间隙。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转染正义VEGF cDNA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MCP-1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空白对照组为0.36±0.06,转染组为1.21±0.22。结论BLM损伤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呈持续开放状态和MCP-1持续高表达,成为特异性定向诱导炎性细胞渗出和游走到组织间的病理基础,而炎性细胞持续分泌的细胞因子成为启动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诱发肺纤维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自体肝移植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5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自体肝移植模型姜黄素预处理(CU)组以及自体肝移植模型溶剂对照(CM)组,术后或再灌注2,6,24 h每组分别处死6只大鼠进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的含量检测。结果血清ALT及AST水平,CM组及CU组均较SO组明显升高,但CM组又明显高于CU组;MPO在SO组含量明显低于CM组和CU组,而CU组又显著低于CM组。结论姜黄素对自体肝移植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中性粒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胃肠道结石的病因,诊断,常见发生部位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42例胃肠道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1)胃肠道结石常见于胃和回肠末端,全组胃和十二指肠结石13例(2例手术,4例行胃镜下取石,7例非手术治疗),肠结石并肠梗阻29例(10例手术治疗,19例非手术治疗)。(2)行CT检查者16例,其中有12例(75.0%)发现结石;行胃镜检查者12例,均发现结石。(3)手术治疗12例,其中单发结石6例,多发结石6例,胃镜下取石4例;非手术治疗26例。42例均治愈。结论CT和内镜检查可提高胃肠道结石诊断率。治疗宜采取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胃镜下取石、非手术治疗以及肠梗阻导管治疗。  相似文献   
66.
缺血预处理对肝血流阻断肝切除影响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荟萃(Meta)分析,探讨缺血预处理(IP)对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后肝功能、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重庆维普、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4.2.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个RCT研究共5 1 1例患者,文献质量评价均为B级。Meta分析结果表明: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后IP组的ALT峰值(加权均数差=-1 7 6.3 7;9 5%CI为-3 2 0.6 7~-3 0.0 6;P=0.0 2)及并发症发生率(比值比=0.6 4;9 5%CI为0.4 1~0.9 8;P=0.0 4)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肝血流阻断时间、术后AST峰值、术后总胆红素峰值及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P可降低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后ALT峰值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其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尚缺乏充足的证据。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NF-κB诱骗寡脱氧核苷酸对大鼠内毒素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LPS)组、诱骗寡核苷酸(decoy ODNs)处理组。取各组大鼠肝组织检测NF-κB蛋白结合活性(EMSA),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光镜)及肝细胞凋亡(TUNEL)。取静脉血检测AST(自动生化仪)以及TNF-α,IL-6的表达水平(ELIS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内毒素组NF-κB活性明显升高,诱发大量肝细胞凋亡,肝脏损伤明显;同时血清AST,TNF-α及IL-6明显升高(P0.01)。与内毒素组相比,NF-κB诱骗寡核苷酸处理组NF-κB活性受抑制(P0.01)、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肝细胞凋亡明显减轻,血清中TNF-α和AST表达水平降低(P0.01),但IL-6表达与内毒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κB诱骗策略能高效抑制NF-κB的活性,抑制其下游有害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内毒素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68.
肝门上径路肝切除术治疗右侧肝内胆管结石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肝门上径路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我院对1 8例右侧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所行肝门上径路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肝门上径路肝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术后2例存在残余结石,其他患者术后均未见胆管炎症发作和结石复发。结论肝门上径路肝切除术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右侧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9.
为探讨如何提高甲状腺结节诊断水平,以便更好地规范化手术治疗,分析总结临床医生,尤其基层医院医生在甲状腺结节诊疗上常发生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及改进的方法。笔者认为,对于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只有做到完备的术前检查,仔细的术中探查,配合术中冷冻检查,以及遵循肿瘤学原则选择术式,才能更好地规范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合并精神症状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结直肠癌术后出现精神症状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 例中,兴奋型5人,抑制型3人,混合型1人,均治愈.全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至3年,精神障碍无复发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合并精神障碍,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术前充分沟通、术中维持稳定、术后严密观察是肪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