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患者女性 ,5 0岁 ,农民。因低热 ,上腹部疼痛就诊 ,临床检查 :上腹部压痛 ,皮下可触及条形硬结。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 2 4mm/h ,胸部x线检查阴性 ,上消化道造影十二指肠环增大 ,降部变窄 ,可见明显倒“3”字征。B超 :胰头区前上方实性低回声团块 ,形态欠规则 ,主胰管未见扩张 ,肝内胆管正常。CT平扫 :十二指肠环内胰头区不规则密度块影 ,与胰头分界不清。增强扫描 :病变位于骨窦 ,十二指肠与胰头之间 ,边缘环状强化 ,呈囊实性改变 ,CT诊断 :十二指肠环内实性占位 ,囊腺癌可能性大手术所见 :胰头上方 ,十二指肠环内软组织团块 ,…  相似文献   
82.
传统的X线摄影,由于床旁摄影设备不足、无滤线器设电源、电压不稳定等因素,给床旁摄影带来很多困难,图像质量难以保证.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问世,开创了X线摄影实现数字化的先河.CR不仅极大地改善了X线照片和图像质量,同时还很方便的应用于床旁摄影.  相似文献   
83.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与年龄有关,由儿童时期的1/100 000万到老年后的几乎1%.自20世纪80年代陆续发现蛋白C、蛋白S遗传缺陷所致的家族高静脉血栓形成倾向以来,又有一些在凝血和抗凝两系统中易致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也相继被揭示.研究表明[1],所有这些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可以增加静脉血栓的发病率10倍以上.本文就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4.
目的:评价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联合同期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合并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收治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伴急性下肢DVT的患者33例,发病时间6 h-14 d,平均年龄(57.97±14.44)岁。所有患者均在滤器保护下进行治疗。AngioJet血栓清除术、球囊扩张和髂静脉支架植入均在同期完成,术后保留鞘管予以溶栓治疗,每天复查造影,若血栓完全溶解,取出下腔静脉滤器并结束溶栓。术后第1、3、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行彩色超声和(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了解下肢深静脉及髂支架内血流通畅情况。 结果:33例患者均同期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100%,AngioJet抽吸时间为(224.70±72.78)s,溶栓时间(34.00±15.37)h,尿激酶用量(112.58±49.92)万U。33例患者同期植入髂静脉支架33枚。血栓清除率Ⅲ级患者29例,血栓清除率Ⅱ级患者4例。无出血、症状性肺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例患者术后两月血栓复发,32例患者术后随访超声和(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提示下肢深静脉及髂静脉支架内血流通畅。 结论: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联合同期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合并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4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均以带膜支架型人工血管行腔内隔绝术,4例先行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再行腔内隔绝术。结果42例手术成功,无1例患者死亡,无术后截瘫,随访假腔血栓形成。结论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86.
例1临床资料 男,54岁.患者2012年因肺癌于我院心胸外科行左全肺切除术.既往有吸烟史.术后1年余出现声音嘶哑,PET-CT检查考虑肺癌复发伴转移而行放疗.2015年1月复查提示病变进展,同年3月患者胸闷气喘逐渐加重,持续性全胸前区压榨性疼痛,放射至背部,伴活动后气促,偶有咳嗽咯少量白痰.查体:无头面部及上肢肿胀,左肺未闻及呼吸音,胸骨右缘第4肋间可闻及吹风样收缩期杂音.2015年4月心超提示:右房右室增大,左室壁稍增厚,右室收缩功能减退,肺动脉高压(67 mmHg),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介入治疗急性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42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存在下肢急性缺血的症状,表现为疼痛、麻木、无脉、皮肤苍白、感觉异常等,均行彩超、MRI、CT诊断明确.在导管室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毕均行动脉造影检查,对血管狭窄程度>50%者行介入治疗(包括接触性导管溶栓术、球囊扩张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结果 42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无一例死亡.其中救肢成功40例,2例行截肢术,截肢平面均为膝下,截肢率4.76%.33例术后扪及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缺血症状明显改善.7例术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血症状,表现为下肢疼痛、麻木等.结论 在导管室行手术取栓联合介入治疗急性下肢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能提高救肢率及远期通畅率.手术效果取决于肢体缺血时间和程度,以及对并发症的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AngioJet血栓机械性清除装置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5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3例接受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A组),32例接受置管溶栓治疗(B组).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尿激酶总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消肿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B组患者尿激酶总用量分别为(106.09±61.92)×104 U、(204.38±108.27)×104 U,溶栓时间分别为(3.00±2.35)d、(5.11±2.57)d,住院时间分别为(7.39±0.94)d、(9.19±2.2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3、0.001);患肢消肿率分别为(76.60±19.07)%、(73.59±25.2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5%(1/23)、6.25% (2/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AngioJet血栓机械性清除装置治疗急性下肢DVT可明显提高血栓清除效率,减少尿激酶用量,缩短药物溶栓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且疗效良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股动脉长段闭塞的技术问题。方法 2005年3月~2011年2月采用腔内介入治疗股动脉长段闭塞(闭塞长度均≥10.0cm)患者325例(381条肢体);将其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进行比较,并对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动脉通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技术成功297例,技术成功率91.4%,15例(4.6%)单纯球扩,282例同时置入支架,术前、术后A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1±0.10vs0.72±0.15,P<0.01)。出院时症状明显缓解者276例。随访206例,随访时间30天至50个月,症状复发55例,复发率26.7%,6例膝上截肢,5例膝下截肢,15例足趾截趾,保肢率88.9%;1、3年累积通畅率分别为62.3%、37.2%。结论腔内治疗股动脉长段闭塞微创、安全,近期疗效确切,注意介入技巧可以提高腔内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0.
多层螺旋CT诊断消化道穿孔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志强  王威  段鹏飞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55-165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有完整临床资料的35例消化道穿孔的CT表现.结果 35例中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3例;腹部外伤致消化道穿孔9例,其中空肠破裂4例、结肠破裂3例;急性阑尾炎并穿孔3例.CT主要表现为腹腔内游离气体31例,腹、盆腔积液21例,腹膜炎改变30例,胃肠道壁改变13例,局部包块9例.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能更早、更准确地诊断消化道穿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