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预制破片致兔胸部爆炸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预制破片铝制雷管致兔胸部爆炸伤的伤情特点及规律,为制定胸部爆炸伤的救治原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电启动方式引爆预制破片铝制雷管,将32只家兔置于距雷管5,8,10,12,15cm处,致伤前后常规观察生命体征及破片,冲击波对胸壁,肺脏和周围组织脏器的损伤情况,结果:伤后即刻死亡率为46.9%,各组死亡率有明显差异,冲击波主要靶器官为肺脏,破片伤发生率为62.5%,以盲管伤为主,常合并肋骨折及肋间血管损伤,心肌挫伤,肝脾,胃肠破裂。结论:胸部爆炸伤伤情复杂,死亡率高,伤后易致以肺功能衰竭(ARDS)为主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破片伤致失血性休克和冲击伤致急性肺功能损伤是伤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
胸部爆炸伤后肝脏应激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部爆炸伤后血浆内毒素水平变化及其在应激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中国家兔48只,分为对照组和爆炸伤组,每组24只动物,观察伤后6、12、24、28h血浆内毒素水平及肝组织丙二醛(MDA)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的变化。结果:爆炸伤组各时相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伤后肝组织ATP含量与内毒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而MDA与内毒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胸部爆炸伤后存在应激性肝损伤。肝脏损伤程度与爆炸伤后血浆内毒素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3.
胸部爆炸伤后原发和继发性肺损伤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原发损伤和继发因素在胸部爆炸伤后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已建立的家兔胸部爆炸伤模型,检测伤后肺功能改变,观察肺损伤伤情,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6、IL-8和TNF-α含量.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肺组织NFκBP65和P38MAPK mRNA的表达,并与伤后肺损伤程度、细胞因子改变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胸部爆炸伤后,100%家兔发生肺冲击伤,60.0%为极重度/重度伤,56.7%出现肺脏破片伤,周围肺组织可见明显撕裂、出血,胸部X线表现为两肺纹理增粗、模糊,伤后早期即出现呼吸频率明显增加,PaO2、P(A-a)O2、SaO2均明显下降,肺含水量增加.随伤后时间的延长,PaO2和SaO2进行性降低,P(A-a)O2及肺含水量进行性升高.伤后IL-6、IL-8和TNF-α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或P<0.01),各时相点组肺组织NFκBP65、P38MAPK mRNA均有阳性表达,NFκBP65、P38MAPK mRNA表达情况与PaO2、P(A-a)O2、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胸部爆炸伤时的冲击波和高能破片可致肺原发损伤,同时增加肺组织内P38 MAPK和NFκB P65的表达,促进炎性介质IL-6、IL8和TNFα的生成,加重胸部爆炸伤后继发肺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54.
新型聚氨酯心脏瓣膜的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引入已二酸亚己酯(PDMS)与二甲基硅醚(PHMO)单体的新型聚氨酯弹性体材料作为人工心脏瓣膜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溶血实验、体外动态凝血时间实验、血小板黏附实验进行此种新型聚氨酯弹性体血液相容性研究.结果:新型聚氨酯材料溶血指数小于5%,符合生物医用材料的溶血性要求;动态凝血时间实验提示新型聚氨酯材料组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抗凝血性能(P〈0.05);血小板黏附实验新型聚氨酯材料抑制血小板黏附能力优于对照组聚氨酯材料(P〈0.05).结论:此新型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符合人工心脏瓣膜材料血液相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及中长期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探讨其治疗规范。方法68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通过围手术期应用联合药物控制肺动脉压力并确定根治手术指征后,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根治手术,手术前、后对患者肺动脉压力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给予西地那非、前列地尔、NO吸入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钙离子拈抗剂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方案,并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死亡1例,围手术期肺动脉高压危象6例均经治疗好转出院,除少数患者肺动脉压力反弹性升高外,多数患者经围手术期和长期不间断药物治疗后肺动脉压力控制满意,手术后中长期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围术期和术后中长期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方案,对于降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死亡率和维持远期良好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索合并高血压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AD)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影响短期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5月在西京医院就诊的AAAD患者,分析合并高血压AAAD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索与AAAD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AAAD患者2033例,高血压组1354例(67.3%),非高血压组679例(32.7%)。院内全因死亡234例,病死率11.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2.238,P=0.1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重、D-二聚体是AAAD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治疗是AAAD患者院内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合并高血压AAAD患者存在年龄更大、体重更重等临床特点,但合并高血压不是其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浓度水平与瓣膜性心脏病(VHD)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所合并的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的病例是由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59例VHD和DCM导致的心力衰竭患者,患者心功能均为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Ⅳ级,另选取50例同期来院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入院时采集的患者血清中CTRP3的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CTRP3的水平,并比较不同NYHA分级、不同病因所导致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CTRP3水平,分析血清CTRP3水平与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CTRP3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NYHA心功能分级等级越高,血清CTRP3浓度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衰患者血清CTRP3水平与血清NT-proBNP水平呈线性正相关,与LVEF值呈线性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 0. 05)。DCM患者血清CTRP3水平较VHD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TRP3水平显著升高,且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升高,不同病因导致的心衰血清CTRP3升高程度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改良极化液对体外循环(ECC)二尖瓣置换患者心脏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例心脏二尖瓣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改良极化(GIK)液治疗组(21例)。GIK组于麻醉诱导前经中心静脉给予改良GIK液500ml,对照组给予等量的平衡盐。分别于围术期不同时间点测定心脏指数(cI)、体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葡萄糖、胰岛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乳酸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结果GIK组患者术后24h、48h的CI和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SVR、PVR显著低于对照组;ECC期间血浆葡萄糖、胰岛索水平高于对照组,术后低于对照组;术后12h、24h的HOMA-IRI低于对照组;围术期的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ECC结束及术后24h低于对照组;肾上腺素水平ECC结束及术后均高于对照组;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围ECC期给予改良GIK液治疗,改善患者术后早期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应激水平,改善机体代谢,维持内环境稳定有关。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修复术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胸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修复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院内病死率、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主动脉血管重塑情况,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每搏心输出量(SV),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D-二聚体(D-dimer)、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术后随访12个月,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2组患者生存状况。结果联合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院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联合组主动脉峡部段、降主动脉中段、降主动脉远段真腔短径长于对照组,假腔短径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LVEDD、LVESD短于对照组,LVEF、SV高/大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血清ALT、AST、Cr、BUN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外周血NLR、D-dimer、H-FA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联合组术后12个月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修复术治疗TBAD可降低外周血NLR、D-dimer、H-FABP表达,改善主动脉血管重塑情况、心功能、肝肾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院内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