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1.
1.临床资料我院地处海南热带,自1980年以来,共收治老年烧伤68例,男57例,女11例。年龄60~78岁。治愈63例,死亡5例。烧伤面积Ⅱ°均值46.5%,Ⅲ°均值21.5%,休克37例。37例休克期复苏过程第一个24小时晶胶之比约为3.7:1,第二个24小时为1.7:1。全组休克期渡过平稳。用0.1%洗必泰清洁创面后暴露疗法,用我院自制的10%美林酒精或红树液(均有收敛.成痂,抗菌的功效)喷创面,结合本省气温高、潮湿等特点,用红外线灯烤、热吹风等,促使干燥成痴。如局部痴皮松动或痴下积脓,揭去后改用抗菌素湿敷创面。治疗结果:全组68例.…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了解大鼠严重烫伤后血清凋亡相关配体的变化及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作用.方法 将1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伤组、烫伤组和治疗组.烫伤组和治疗组烫伤后立即腹腔注射等渗盐水40 mL/kg复苏;治疗组伤后24 h皮下注射胰岛素0.25 U/100 g,以后每12小时注射1次,共注射5 d.第1~5天的剂量分别为0.25、0.50、0.75、1.00、1.25 U/100 g,将大鼠血糖控制在3~6 mmol/L.假伤组浸入37℃温水假伤后不进行液体复苏.于伤后1、4、7、10、14 d抽取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TNF-α、可溶性Fas配体(sFasL)、可溶性Fas受体(sFas);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 烫伤组大鼠伤后1 d血清TNF-α水平[(30.9±8.7)ng/L]即达高峰,与假伤组[(12.7±2.8)ng/L]和治疗组[(16.8±4.7)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后逐渐下降;治疗组大鼠伤后血清TNF-α水平虽然有所上升,但在伤后7 d内明显低于烫伤组(P<0.01).烫伤组、治疗组大鼠血清sFasL分别在伤后7~14 d和4~10 d高于假伤组(P<0.05),此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伤后4~10 d治疗组sFas水平明显高于烫伤组及假伤组(P<0.05).伤后7、10 d烫伤组大鼠血清sFasL与sFas比值高于假伤组,而治疗组则在伤后7 d低于烫伤组(P<0.05),伤后14 d 2组均接近正常水平.烫伤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在伤后4~10d低于假伤组(P<0.05).治疗组从伤后第1天起血清胰岛素水平即显著升高,伤后4 d[(327±15)μU/mL]达高峰,并显著高于假伤组[(42±15)μU/mL,P<0.01]和烫伤组[(28±10)μU/mL,P<0.01],随着治疗的进行,该指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胰岛素可能通过调节凋亡配体的分泌而抑制烧伤后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耐核苷类药物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47例耐核苷类药物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联合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干扰素组23例,在对照治疗基础上给予干扰素隔日1次,连用2周,2周后改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35 μg肌肉注射,1次/周.观察两组治疗24、48周的肝功能变化.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0、24、48周总胆红素(TBiL)分别为(55.4 ±22.1)、(53.4±23.1)、(51.3±21.4) 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别为(149±70)、(147±75)、(139±67) U/L,天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分别为(250±87)、(247±89)、(214±73)U/L,对照组患者治疗24、48周与治疗0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干扰素组患者治疗0、24、48周TBiL分别为(55.6±21.1)、(54.7±20.6)、(35.2±15.1) μmol/L,ALT分别为(149±68)、(136±64)、(73±28) U/L,AST分别为(251±90)、(214±91)、(121±27) U/L,治疗24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8周与治疗0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耐核苷类药物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小剂量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34.
我院地处海南热带,自1980年以来,共收治老年烧伤68例,男57例,女11例。年龄60~78岁。治愈63例,死亡5例。烧伤面积Ⅱ°均值46.5%,Ⅲ均值21.5%,休克37例。 37例休克期复苏过程头24小时晶胶之比约为3.7:1,第二个24小时为1.7:1。全组休克期渡过平稳。用0.1%洗必泰清洁创面后暴露疗法,用我院自制的10%美林酒精或红树液(均有收敛,成痂,抗菌的功效)喷创面。结合本省气温高,潮湿等特点,用红外线烤灯,热吹风等促使干燥成痂。如局部痂皮松动或痂下积脓,揭去后改用抗菌素湿敷创  相似文献   
35.
我科自1985年以来对头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250例,除2例出现皮下气肿及2例出现切口部位渗血,经及时处理后良好,其余246例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人,6女2男。发病年龄15~46岁,平均年龄29岁。肿瘤位于胰头1例,位于位于胰体、尾3例,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并发胰瘘1例,保留引流管6个月后治愈。随访时间6个月~7年,平均36个月。未发现复发、转移,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很少发生周围浸润和远处转移。手术后很少复发及远处转移。手术是此类病例的最佳选择,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7.
瘢痕疙瘩周围皮肤成纤维细胞周期分析及P53基因突变检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周围皮肤中是否有生物学活性异常的成纤维细胞, 以期进一步了解瘢痕疙瘩的发展机制。方法:对所取新鲜组织标本进行细胞培养,通过碘化丙啶(PI)染色,激光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比较各组成纤维细胞处于增殖期细胞的百分比。采用PCR技术对P53基因外显子4、5、6进行扩增并测序。结果:瘢痕疙瘩周围皮肤增殖期成纤维细胞百分比与瘢痕疙瘩中央部相似(P>0.05),介于瘢痕疙瘩边缘部与正常皮肤之间,与两者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所有体外培养瘢痕疙瘩周围皮肤成纤维细胞(6/6)均存在P53外显子4的点突变,3例(2/6)P53外显子5存在移码突变,均与同病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基因突变一致,而两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则未发现有任何形式的基因突变,结论:瘢痕疙瘩周围0.5cm皮肤内存在生物学活性异常成纤维细胞,这可能为瘢痕疙瘩浸润性生长的结果及其治疗后易复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海岛战区大面积烧伤早期救治的同时,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提高伤愈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985年以来对烧伤面积50%以上和关节部位烧伤的病人收治615例,按其收治前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150例。康复组(采用手术切痂和综合性康复治疗465例。分别对伤后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采用Barithel氏指数改良方法^[1]进行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定,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成活率比较,康复组成活率明显提高,内脏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烧伤早期功能无明显差别,中期和后期康复组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在烧伤早期切除坏死组织以中断毒素对机体的损害,关节部位创面应用整形外科技术修复,重视康复综合治疗,对提高愈后生存质量,生活自理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9.
整形外科热点:病理性瘢痕相关基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鲁峰  段红杰 《中国临床康复》2002,6(8):1097-1099
病理性瘢痕的诊断及治疗是目前整形外科面临的重大课题,而且它的病因至今未明,因此相关研究也是目前整形外科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针对病理性瘢痕的研究已经有了相当可喜的进展,许多基因被发现参与调控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现针对病理性瘢痕研究领域内相关基因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双环醇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疗效。方法将119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8例,给予传统治疗;B组42例,给予传统治疗+UDCA;C组39例,给予传统治疗+UDCA+双环醇;3组患者治疗观察4周。结果 A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好转,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清球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清球蛋白水平下降程度均优于A组和B组(P<0.01)。结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给予双环醇治疗,同时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