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78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内皮素、NO与自体静脉移植再狭窄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内皮素、 N O 同自体静脉移植后狭窄的关系。方法 对26 例自体静脉移植后狭窄并进行2 次手术者以及正常对照组26 例,利用放射免疫测定、 Griss 方法检测血浆内皮素和 N O 水平,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狭窄血管组织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合酶( N O S) 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均存在高内皮素、低 N O 血症,存在狭窄血管组织内皮素基因高表达、 N O S 基因低表达状态。结论 内皮素、 N O 同自体静脉移植再狭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82.
目的:总结16例脾动脉瘤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6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2例,经超声多普勒、CT血管造影(CTA)等检查发现脾动脉瘤15例,另1例术中探查发现。手术治疗11例,其中脾动脉瘤破裂行急诊手术4例,择期性手术7例,手术包括脾动脉瘤及脾切除9例,同时切除胰尾3例,脾动脉瘤切除、脾动脉重建1例,脾动脉瘤切除、近远端脾动脉结扎1例。另外行脾动脉瘤介入栓塞3例,非手术治疗2例。结果:手术及介入治疗的14例患者治疗后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无死亡,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0.5~19.0年,平均8.4年。11例手术及介入治疗者中,2例分别手术后3,7年死于其他疾病,另9例情况良好。2例非手术治疗者已分别随访3,5年,脾动脉瘤无变化。结论:脾动脉瘤女性多发;CT血管造影和多普勒超声等可明确诊断;早期切除动脉瘤或介入栓塞术是防止破裂出血导致死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83.
患者男,53岁,为萨克斯演奏家.因"声音嘶哑、左侧颜面部无汗1个月"入院.既往2年前发现患有高血压病,仅自行间断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没有给予系统治疗.发病没有明显诱因,无胸背部疼痛、晕厥及虚脱等病史.查体:体温36.6℃,血压179/99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88次/min,血氧饱和度92%.  相似文献   
284.
目的 探讨抗凝、溶栓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经抗凝、溶栓治疗并获随访的10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肺栓塞的发生率,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血栓位置、血栓类型行单因素分析,探讨它们与肺栓塞发生的关系.结果 抗凝、溶栓治疗的患者住院期间有症状肺栓塞的发生率为2.86%(3/105),出院后随访无肺栓塞发生.肺栓塞的发牛率与性别、年龄、血栓位置、血栓类型无关(P=0.086,0.618,1.0,1.0).结论 对下肢DVT患者严格的抗凝、溶栓治疗可有效的降低其肺栓塞的发生率,故VCF的置入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