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78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肾下腹主动脉闭塞症39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1986~2000年间我院收治的肾下腹主动脉闭塞症39例.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肾下腹主动脉闭塞症患者.其中男31例,女8例,有27例行手术治疗.结果多数患者有间歇性跛行症状(79.4%),71%男患有阳萎症状.彩色多普勒超声、螺旋ZTA和MRA检查能够确诊.主动脉造影或DSA检查对疾病状况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帮助.手术需全面考虑患者的全身状态以及受累血管的条件.本组中13例患者行腹主-髂总动脉Y型人工血管移植术、6例行腹主-双侧股动脉旁路术、解剖外旁路5例、2例仅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另有1例行腹主动脉人工血管间置术加肾动脉成形术.腹主-髂总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效果最好,1年通畅率100%,5年通畅率仍为75%.腋-股架桥术5年通畅率仅为37.5%.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及全面的综合治疗是提高Leriche综合征血管移植术后远期通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2.
甲状腺癌的治疗是很复杂的问题。癌细胞生物学特性不同,治疗上也不一样。本文重点谈淡甲状腺分化癌的治疗。分化癌的预后较好,不论采用何种术式都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由此而产生的手术范围大小的看法也很不一致,有者认为越小越好,有的坚持大  相似文献   
123.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16/p53/p38MAPK/Wip1通路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PTC组织和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Wip1,p38MAPK,p53及p16蛋白的表达,并将Wip1蛋白高表达与p38MAPK,p53,p16蛋白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TC组织中Wip1蛋白高表达率为64.3%(45/70),与正常甲状腺组织(0/20)有明显差异(P<0.01);Wip1高表达率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各因素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Wip1蛋白高表达与p3 8 MAPK,p5 3,p1 6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6 2 0,r=-0.3 5 6,r=-0.550,均P<0.0 1)。结论PTC中存在p1 6/p5 3/p3 8 MAPK/Wip1通路异常,其机制可能与Wip1异常上调后抑制p3 8 MAPK,p5 3,p1 6有关。Wip1可能为甲状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与颈总动脉分叉处神经源性肿瘤的鉴别要点和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11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的颈动脉体瘤16例和颈总动脉分叉处神经源性肿瘤14例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过程及随访等。 结果 两组的年龄、性别、既往状况、临床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虽然两组的肿瘤大小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但颈动脉体瘤组的手术时间要显著长于神经源性肿瘤组[(119±46) vs. (65±13)min,P<0.05],前者的术中失血量也显著高于后者[(230±127) vs. (89±38)mL,P<0.05]。颈动脉体瘤组手术完整切除肿瘤15例(15/16,93.8%),6例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颈内动脉重建术;术后出现轻度舌下神经受损症状1例,出现Horner综合征1例。神经源性肿瘤组14例全部完整切除,均未阻断颈动脉血流;术后出现声音嘶哑1例, Horner综合征3例。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17±7)d vs. (14±5)d,P>0.05]。结论 颈动脉体瘤与颈总动脉分叉处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术前确诊有一定困难,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充分的术前评估及相关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5.
局部低温深度对大鼠脊髓缺血损伤保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局部低温的深度与大鼠脊髓缺血损伤保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向大鼠胸腰椎蛛网膜下腔灌注不同温度的生理盐水,将4组动物脊髓核心分别控制在38℃、34℃、30℃、18℃4个水平。阻断胸主动脉控制脊髓近端动脉压。观察动物截瘫数及截瘫指数并作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动物的截瘫数及截瘫指数随着低温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组织学检查显示随着低温温度降低,脊髓缺血损伤逐渐减轻。结论:与轻、中度低温相比,深度低温对脊髓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更显著,局部低温的深度与大鼠脊髓缺血损伤保护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6.
踝肱指数用于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在144名患者的184侧肢体检测踝肱指数并与常规及超声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按常规及超声血管造影两项检查一致结果将患者分为血管正常、狭窄及闭塞三组。正常组踝肱指数为1.0±0.09(n=16);狭窄组为0.7±0.17(n=87)及闭塞组为0.43±0.14(n=81)。各组间踝肱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0.001),U检验)。踝肱指数<0.95时,其诊断血管病变(狭窄与闭塞)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75%;阳性预期值为97%;阴性预期值为60%;准确性为93%。将踝肱指数<0.95作为血管临界狭窄,<0.5作为血管闭塞的判断标准,对临床上确定血管狭窄或闭塞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7.
在155例周围血管疾病患者的631个动脉段进行超声血管造影快速扫描(QS)与数控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QS系统将血管两处多普勒频移的比例大于1:3作为判断血管存在临界狭窄的阈值。本组有35例患者仅根据QS检查结果,进行经皮血管成形术。术中证实病变存在,成型术效果令人满意。在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中,QS可以作为一种迅速、准确、无创、费用低廉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8.
大血管损伤的急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血管损伤的急救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1)段志泉,高克昌,张健目前,大血管损伤的诊治仍存在很多问题。在美国,每年有8000多人因交通事故导致胸主动脉损伤,半数以上病员因此而死亡(包括入院后死亡),占整个创伤死亡人数的2.8%。Peery...  相似文献   
129.
血管扫描在制定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手术方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名血管旁路移植手术患者中,根据血管扫描结果接受血管旁路移植手术,其中9例术前兼行常规血管造影,术中证实血管扫描的检查结果。血管扫描的准确性90%(18/20)。结果表明:血管扫描技术对决定血管造影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穿刺入路具有重要价值,在部份病例可以代替血管旁路移植手术前的常规血管造影。血管扫描具有检查省时、图像直观、定位准确等特点,对临床医师在制定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的手术方案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孤立性髂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复杂病理情况下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以及吻合口处理和缝合问题。方法回顾性总结1997年1月至2007年6月间收治的33例孤立性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髂动脉瘤29例,双侧4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血管重建术。结果4例双侧病变中,行主动脉-双侧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1例,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人工血管移植3例;29例单侧病变中,主动脉-髂总动脉人工血管移植1例,髂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3例,髂总动脉-髂外动脉人工血管移植21例,髂总-髂总动脉转流4例。33例平均随访5(0.5-10)年。2例分别于术后3年和6年死于急性脑梗塞和心肌梗塞,1例术后2年死于交通事故,余健康存活,无复发,无吻合口狭窄或下肢缺血表现。结论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是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良好措施,仍然是目前医疗条件下有效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