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0篇
  免费   1996篇
  国内免费   9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160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505篇
内科学   273篇
皮肤病学   77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特种医学   1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192篇
综合类   928篇
预防医学   398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432篇
  9篇
中国医学   447篇
肿瘤学   11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496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480篇
  2010年   473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松质骨骨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倍美力组和仙灵骨葆组,每组10只。正常组仅行假手术,其余3组行卵巢切除术,术后91 d开始给药,连续90 d,处死,取出腰椎,用电镜观察第2、3腰椎形态结构,测定第2、3腰椎的骨质密度、第2腰椎骨质的钙、磷、有机质含量,并进行第3腰椎骨质的生物力学性能测定与分析。结果:仙灵骨葆能明显提高大鼠第2、3腰椎骨的骨质密度和第2腰椎骨质钙、磷含量,调整有机质含量,修复骨小梁三维结构,改善第3腰椎骨生物力学性能。结论:仙灵骨葆能够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松质骨的骨质量。  相似文献   
82.
参与式艾滋病致孤儿童关怀项目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以社区、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关怀项目开展3年后的效果。方法征集项目覆盖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志愿者30人,培训后,由儿童自行设计访谈提纲并到社区对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进行定性访谈,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接受调查的20个家庭的儿童代表中,只有5%(1/20)认为项目的设计不好,原因是“更困难的家庭没有得到帮助”;有10%(2/20)的儿童认为项目的运作过程不好,原因是“艾滋病儿童没有得到特别的照顾”;对项目的效果受访儿童没有认为不好的;对项目产生的影响有20%(4/20)的儿童认为不好,原因是担忧项目的持续性、项目没有解决艾滋病流行的根本问题以及“每月按时给钱可能会造成依赖”等。结论大部分的受访儿童认为项目使儿童、家庭得到了基本需求的支持。儿童参与式的评价在我国是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83.
抗-CCP抗体未分化关节炎向类风湿关节炎发展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在预测未分化关节炎(undifferentiatedarthritis.UA)向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发展的临床价值及其反应RA活动性的潜能。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速率散射比浊法对UA病人进行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检测;追踪病人临床资料,选取确诊病例进行抗-CCP抗体试验指标评价,并分析其与RF和CRP的相关性。结果抗-CCP抗体预测UA向RA发展的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92.6%。阳性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9和0.29;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抗-CCP抗体和RF没有相关性,但和CRP具有弱相关性。结论抗-CCP抗体对UA向RA发展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并可能具有反应RA活动性的潜能。  相似文献   
84.
目的:了解广西城市高中(包括职高)学生性相关行为的发生状况和影响因素、了解其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宁、柳州、桂林、贺州、钦州、河池等6个城市的42所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11120人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性行为发生率为5.9%,其中男生的发生率为8.3%,女生为3.6%。男性、职高、不与父母同住的学生性行为发生率较高:未开展校内青春期教育、观看色情书籍和音像制品、有异性朋友、和异性拥抱、接吻、抚摸等行为的学生性行为发生率较高;被迫性行为发生率为1.9%。职高、不与父母同住的学生的被迫性行为发生率较高;艾滋病知识全对比率为39.6%,男生为39.9%,女生为39.4%,经济状况较差地区、职高及校内未开展艾滋病教育的学生正确率较低。结论:广西高中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生活学习环境和家庭状况等影响不容忽视.在中学生中加强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要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高龄低危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左室功能的临床关系。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ECHO)评价45例高龄AMI患者,将45例AMI患者分为PCI组(20例)及对照组(25例),均于梗死后第4、24周进行ECHO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术后第24周PCI组收缩末容积指数(ESVI)及舒张末容积指数(EDVI)与术后第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加(P〈0.05),室壁节段运动指数(WMSI)降低(P〈0.05);对照组EDVI、WMSI治疗后第24周与治疗后第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低危AMI患者急诊行PCI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可明显改善左室重构,提高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86.
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抗乙型肝炎病毒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反式3,4′,5-三羟基-二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及相关 的量效关系与构效关系。方法 将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系,MTT法检测样品对HepG2.2.15细胞的毒 性,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HBsAg,HBeAg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与其上清中总HBV DNA含量,流式细胞仪 检测白藜芦醇时HepG2.2.15的凋亡作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白藜芦醇对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治疗指 数(TI)分别为(3.26±0.39),(2.91±0.12);在低毒或无毒浓度(0.11 mol·L-1)下降低DNA拷贝数;呈浓度依赖性诱导 HepG2.2.15细胞凋亡。结论 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在体外有一定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HBV DNA复制, 诱导感染HBV的HepG2.2.15细胞凋亡而发挥抗病毒活性。综合评价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的活性,即白藜芦醇苷(Rn1)、甲氧 基取代羟基的苷[4′-甲氧基-3,3′,5-二苯乙烯-3-葡萄糖苷(Rn3)]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7.
经期性癫痫苯妥英血药浓度及药动学的周期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期性癫痫在月经周期苯妥英血药浓度及药动学的变化。方法:收集9例应用苯妥英的经期性癫痫,在连续3个月经周期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月经期和排卵期苯妥英血药浓度,并选择其中3例进行药动学研究。结果:月经期与排卵期的苯妥英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9·25±2·71)、(13·33±3·22)μg/ml(P<0·01);苯妥英月经期消除速率大于排卵期,月经期消除半衰期短于排卵期。结论:经期性癫痫月经期苯妥英血药浓度降低可能与其清除能力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88.
基于报告基因和PPARγ信号通路的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建立基于报告基因和PPARγ(peroxisomeprolif erator activatedreceptorγ)信号通路的药物筛选模型,用此模型筛选具有胰岛素增敏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方法 五种细胞分别进行瞬时转染,将含有目的片段PPRE(peroxisomeproliferatorresponseelement)和报告基因荧光素酶(Luc)的质粒及表达PPARγ的质粒共转染到细胞中,通过测定荧光素酶活力来考察马来酸罗格列酮对PPARγ信号通路的影响,选取诱导表达倍数最高的细胞株建立模型。用其他类型核受体激动剂对此模型进行特异性考察。结果 293T细胞中,荧光素酶的表达受马来酸罗格列酮的诱导倍数最高,可达4 9倍,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Z′因子为0 .72。而其他各类核受体激动剂的诱导表达率均在1倍左右。马来酸罗格列酮在转染剂量范围内无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 马来酸罗格列酮对共转染报告基因质粒和表达PPARγ质粒的293T细胞Luc的表达具有较强的诱导作用,此模型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建立筛选PPARγ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  相似文献   
89.
不同来源的硫酸乙酰肝素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不同来源制备硫酸乙酰肝素 (HS) ,并测定其理化性质。方法利用酶解法提取分离糖胺聚糖混合物 ,采用乙醇分级沉淀和离子交换柱色谱、凝胶过滤柱色谱等方法将HS纯化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CAME)测定其纯度。结果所得各种来源的HS在CAME电泳显示一条带 ,且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和红外光谱各不相同。结论不同来源的HS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治疗坏死性基质角膜炎(necrotizing strornal keratitis)的手术适应证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按照Holland等的HSK新分类法,选择确诊坏死性基质角膜炎患者。予以局部及全身药物治疗。对病情不能控制,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22例(23只眼),其中角膜融解穿孔3眼,用新鲜角膜组织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并随访观察术后疗效。结果:随访3月~3年,22例(23只眼)中,术后视力提高者18眼,其中矫正视力达到0.1~0.5者12眼,0.05~0.1者6眼。无改善者5眼。角膜植片透明17眼,半透明2眼,植片混浊4眼,植片透明率为74%。术后3眼植片发生排斥反应,3眼原发病灶复发。2眼术后因排斥反应及原发病灶反复发作,植片完全混浊,行2次角膜移植术。结论:对药物保守治疗无效、角膜坏死穿孔或行将穿孔的坏死性基质角膜炎患者,及时用新鲜角膜组织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不仅能控制炎症,缩短病程,而且能保存眼球,恢复部分视力,因此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