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92篇 |
免费 | 635篇 |
国内免费 | 35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4篇 |
儿科学 | 93篇 |
妇产科学 | 50篇 |
基础医学 | 421篇 |
口腔科学 | 116篇 |
临床医学 | 1477篇 |
内科学 | 823篇 |
皮肤病学 | 91篇 |
神经病学 | 154篇 |
特种医学 | 50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5篇 |
外科学 | 1346篇 |
综合类 | 3390篇 |
预防医学 | 1067篇 |
眼科学 | 119篇 |
药学 | 1194篇 |
39篇 | |
中国医学 | 1380篇 |
肿瘤学 | 3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1篇 |
2023年 | 197篇 |
2022年 | 245篇 |
2021年 | 313篇 |
2020年 | 302篇 |
2019年 | 197篇 |
2018年 | 195篇 |
2017年 | 150篇 |
2016年 | 190篇 |
2015年 | 279篇 |
2014年 | 522篇 |
2013年 | 427篇 |
2012年 | 446篇 |
2011年 | 528篇 |
2010年 | 530篇 |
2009年 | 499篇 |
2008年 | 475篇 |
2007年 | 560篇 |
2006年 | 651篇 |
2005年 | 711篇 |
2004年 | 577篇 |
2003年 | 495篇 |
2002年 | 367篇 |
2001年 | 435篇 |
2000年 | 414篇 |
1999年 | 373篇 |
1998年 | 325篇 |
1997年 | 300篇 |
1996年 | 267篇 |
1995年 | 251篇 |
1994年 | 225篇 |
1993年 | 187篇 |
1992年 | 136篇 |
1991年 | 136篇 |
1990年 | 147篇 |
1989年 | 110篇 |
1988年 | 75篇 |
1987年 | 68篇 |
1986年 | 54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6篇 |
1975年 | 6篇 |
1958年 | 10篇 |
1957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探讨手术室压疮风险门罗评估表对老年宫颈癌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宫颈癌患者92例(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均行腹腔镜根治术,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4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压疮风险评估法,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47例为观察组,采用手术室压疮风险门罗评估表.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为落实吉林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监测全覆盖工作,掌握和评估各项砷中毒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方法 根据国家《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方案》,在吉林省7个县(市)开展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的改水情况和水砷含量、砷中毒病情的监测.结果 监测的7个县(市)的325个病区屯,全部改水且水砷含量全部合格,水砷含量波动范围为0.01...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配合使用抗骨质疏松治疗对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医院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抗骨质疏松治疗,对照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各项指标情况、骨密度、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肿胀消失时间、骨痂出现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肩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患者骨折部位再次移位、骨折部位不连、钢板活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2.50%;上述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效果理想,患者恢复健康时间缩短,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误诊原因,总结SPT的诊断经验。方法:收集2000年2月~2007年3月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9例SPT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误诊原因。结果:9例均为女性,平均26岁。首诊临床表现为腹部肿物4例,腹痛1例,无任何临床症状4例。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正常。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胰腺或腹腔内边界清楚的实性或囊实性占位。1例行超声引导下肿瘤活组织检查,3例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术前穿刺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均出现误诊,9例经术后病理确诊SPT。结论:SPT临床症状不典型,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病理学特点不被医师所熟悉,临床易误诊。熟悉SPT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提高病理确诊率,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治疗LASIK术后干眼症的疗效及其对IL-6、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0月LASIK术后发生干眼症患者100例(200只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4次/天;观察组采用中药热奄包治疗,2次/周;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后的疗效、2组治疗前后SIT、BUT、FL数值变化及2组治疗前后泪液IL-6、TNF-α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IT、BUT、FL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以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泪液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以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在治疗LASIK术后干眼症中,能促进患者的泪液分泌,改善患者双眼SIT、BUT、FL,减轻炎性反应,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甲状腺术后颈肩不适的疗效及对血清BK(缓激肽)、PGE2(前列腺素E2)的影响。方法:将60例甲状腺术后颈肩不适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体位训练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治疗3 d后观察2组的疗效,记录2组患者术后第1、3天疼痛VAS评分及NPQ评分变化,2组术后第1、3天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K、PGE2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93.3%)优于对照组(70.0%);观察组疼痛VAS评分、NPQ评分下降明显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BK、PGE2下降明显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明显减轻甲状腺术后颈肩不适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其颈肩部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9.
观察磷酸化 C- JUN与谷氨酸诱导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关系。在培养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建立谷氨酸凋亡模型 ;采用 MTT法分析细胞存活率 ,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学 ,DNA凝胶电泳法分析细胞凋亡和原位细胞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磷酸化 C- JUN。结果显示 ,谷氨酸诱导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细胞体积缩小 ,突触断裂、消失 ,DNA电泳呈典型的“梯状”条带 ;谷氨酸处理 2 4 h后细胞存活率为 2 8.6%± 5.2 %。神经元在谷氨酸处理 5,30 min及 1 ,2 ,4,8,1 6和 2 4 h后均未检测到有磷酸化 C- JUN阳性细胞 ,与去极化组 ( 2 5mmol/L KCl)相同。而复极化组 ( 5mmol/L KCl)则在 30 min检测到大量的磷酸化 C- JUN阳性细胞 ,4h荧光最强并持续。处理 4h后 ,40 0倍荧光显微镜下 ,复极化组、去极化组和谷氨酸组的磷酸化 C- JUN阳性细胞数分别为 1 2 4± 1 7,8± 3,5± 3。上述结果提示 ,谷氨酸诱导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 ,磷酸化 C- JUN不参与谷氨酸诱导的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50.
观察磷酸化C-JUN与谷氨酸诱导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关系.在培养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建立谷氨酸凋亡模型;采用MTT法分析细胞存活率,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学,DNA凝胶电泳法分析细胞凋亡和原位细胞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磷酸化C-JUN.结果显示,谷氨酸诱导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细胞体积缩小,突触断裂、消失,DNA电泳呈典型的"梯状"条带;谷氨酸处理24 h后细胞存活率为28.6 %±5.2 %.神经元在谷氨酸处理5,30 min及1,2,4,8,16和24 h后均未检测到有磷酸化C-JUN阳性细胞,与去极化组(25 mmol/L KCl)相同.而复极化组(5 mmol/L KCl)则在30 min检测到大量的磷酸化C-JUN阳性细胞,4 h荧光最强并持续.处理4 h后,400 倍荧光显微镜下,复极化组、去极化组和谷氨酸组的磷酸化C-JUN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24 ±17,8±3,5±3.上述结果提示,谷氨酸诱导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磷酸化C-JUN不参与谷氨酸诱导的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