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01篇 |
免费 | 145篇 |
国内免费 | 8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篇 |
儿科学 | 9篇 |
妇产科学 | 28篇 |
基础医学 | 90篇 |
口腔科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371篇 |
内科学 | 114篇 |
皮肤病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67篇 |
特种医学 | 144篇 |
外科学 | 198篇 |
综合类 | 751篇 |
预防医学 | 319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241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287篇 |
肿瘤学 | 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89篇 |
2020年 | 79篇 |
2019年 | 63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142篇 |
2013年 | 132篇 |
2012年 | 166篇 |
2011年 | 166篇 |
2010年 | 162篇 |
2009年 | 155篇 |
2008年 | 115篇 |
2007年 | 162篇 |
2006年 | 122篇 |
2005年 | 116篇 |
2004年 | 123篇 |
2003年 | 92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71.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实用、环保的新检测方法。方法对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种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条件和技术指标(线性相关系数、检出限、回收率和精密度等)进行探讨研究。结果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 9以上,检出限分别是0.08、0.04、0.02μg/L,回收率分别是97.5%~116.9%、94.4%~120.0%、87.3%~118.7%,RSD值分别是2.1%~2.7%、2.2%~2.6%、2.0%~2.3%。结论所建立的新方法,灵敏度高,低毒环保,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2.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败血症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患者血培养标本经安图BC-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鉴定分离所得菌,并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67株大肠埃希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为31株,占有比例为46.3%,大肠埃希菌ESBL阳性菌株组和阴性菌株组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氨曲南、头孢克肟、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妥布霉素的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ESBL阴性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低于ESBL阳性菌,阿米卡星、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厄他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0%,可作为大肠埃希菌感染败血症的首选抗菌药物,但对其他类抗生素耐药性相差较大,所以临床应加强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减缓耐药菌株的出现和提高临床的疗效。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细菌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探讨细菌学检查在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来自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296例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运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296例中有174例细菌培养阳性,其中葡萄球菌属占75.3%,革兰阴性杆菌和链球菌属分别为18.4%和5.7%,对葡萄球菌进行药敏分析,耐药率最低的是万古霉素,其次是强力霉素、庆大霉素和利福平,分别为6.1%、16.1%和21.3%。结论细菌性前列腺炎致病菌种类繁多,以葡萄球菌为主,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且耐药率增加较快,不同地区菌种种类和耐药情况不尽相同,所以临床应加强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不良反应及耐药菌株的出现,有助于提高临床的疗效。 相似文献
74.
75.
陈雪燕欧高文黄丽明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1,26(4):362-364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量表对开放性手术患者切口愈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86例开放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手术切口感染(SWI)发生率,并对比SWI与无SWI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量表评分,分析美国医院感染监测系统(NNIS)、美国医院感染控制有效性(SENIC)、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量表对切口愈合及预后预测价值。结果:SWI发生率为37.63%(70/186);SWI健康史、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护理及总分高于无SWI(P<0.05);结合术后30 d是否发生SWI对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量表、NNIS、SENIC评分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量表AUC值0.951、敏感性81.16%、特异性98.14%高于NNIS的0.716、65.84%、71.22%与SENIC的0.603、60.39%、65.28%(P<0.05)。结论: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量表应用于开放性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与预后评估中,具有高敏感性、特异性,可为临床早期预防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钙黏素(E-cadherin,E-cad)、α-连环素(α-catenin,α-cat)与喉癌各临床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79例喉癌患者肿瘤组织和10例正常喉黏膜的E-cad、α-cat表达.结果正常喉组织中E-cad、α-cat蛋白均呈阳性表达,喉癌中E-cad、α-ca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18%和40.51%,与正常喉组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喉癌E-cad、α-cat阳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3.80%、81.74%,而阴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0.68%和41.09%,阳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和P=0.000).α-cat蛋白表达与喉癌分型、颈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T分期、复发相关(P<0.05).结论E-cad、α-cat异常表达在喉癌的恶性进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检测α-cat对喉癌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7.
目的在胃癌大鼠模型建立过程中,对不同周数干预大鼠的胃组织进行取材并制作病理切片观察,使大鼠胃癌的形成过程得到连续、完整的呈现,为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各个阶段提供模型支撑,为防治胃癌及癌前病变类药物的干预时效性提供模型基础。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50只先单用MNNG溶液,后以MNNG溶液及酒精溶液交替灌胃共同诱导胃癌大鼠模型的建立,分别在模型建立过程中的第20周、24周、28周、32周、36周、40周、42周、44周、46周、48周、50周随机取10只大鼠进行胃组织取材并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因实验过程中大鼠意外死亡38只,胃癌造模实验第52周对剩余的2只大鼠同样进行胃组织取材及病理切片观察。比较各个不同时间段胃癌大鼠的病理的分级程度及变化情况。结果①胃黏膜糜烂出现于在24~36周之间,病变的高峰期以24~28周为主;②肠上皮化生出现于28~36周,以28~32周为病变高峰期;③轻度不典型增生出现于造模32~42周,以32~40周为病变高峰期;④中度不典型增生出现于造模40~48周,以40~44为病变高峰期;⑤重度不典型增生出现于造模46~50周,以46~48周为病变高峰期;⑥胃癌出现于造模48~52周,以50~52周为病变高峰期。结论①胃癌大鼠造模的形成过程中的主要病理演变为:正常→胃黏膜糜烂→肠上皮化生伴胃黏膜糜烂→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胃癌;②胃癌大鼠各病理变化阶段有其相对应的形成时间段及病变高峰阶段。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家属参与下的产前分娩预演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3年6月本院产前检查并计划分娩的初产妇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均对产妇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家属参与下的产前分娩预演干预。观察产程进展、分娩前分娩恐惧量表(CAQ)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娩方式、产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新生儿1min、5min Apgar评分、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娩前CAQ评分(24.12±2.76分)、SDS评分(42.16±7.65分)、SAS评分(38.75±6.21分)均低于对照组(26.73±4.21分、49.65±8.62分、45.86±7.23分),自然分娩率(96.1%)高于对照组(84.3%),产妇分娩不良结局(0)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率(0)均低于对照组(9.8%、7.8%),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8.89±0.47分)、5min Apgar评分(9.93±0.05分)均高于对照组(8.23±0.61分、9.82±0.08分),产妇护理满意率(98.0%)高于对...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CI)患者并发肺部感染(pulmonary infection,P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0年2月—2022年4月收治的116例SC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并发PI分为并发PI组42例和无PI组74例,分析SCI患者并发PI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7 d、手术持续时间≥4 h、留置胃管、气管切开、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18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5分、有吸烟史是SCI患者并发PI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SCI患者并发PI与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手术持续时间、留置胃管、气管切开、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吸烟史相关。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