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目的建立由临床及血清指标组成的综合诊断模型,以无创性的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70例,随机分成模型组(195例)和验证组(75例),均行肝活组织检查及病理分期,并按纤维化程度设定不同判别终点(≥S2,≥S3,S4),同时检测、记录26项临床和实验室常用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血常规、生化、凝血酶原时间、病毒载量及血清纤维化四项标志物等参数。在模型组,对指标依次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研究终点相关的独立预测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诊断肝纤维化的指数模型,最后在独立的验证组中检验模型的诊断效率。结果在模型组,建立了一个由年龄、血小板计数、γ-谷氨酰转肽酶和透明质酸四项指标构成的判别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数模型(Fibro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FibroIndex判别≥s3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以积分3.0为界值,诊断的敏感性90.2%,特异性76.1%,准确性82.0%,且其积分与肝纤维化分期呈良好的正向线性相关(r=0.731,p〈0.01)I该指数判别≥s2和s4的界值分别为2.2、5.4,诊断的AUC分别为0.873.0.872,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9%、82%和83%、75%。将FibroIndex以同样标准应用于验证组,其与模型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诊断效率总体上相近。结论运用无创诊断模型评价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具有敏感、准确和可重复性,并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肝活组织检查来监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52.
38例肝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肝肾综合征(HRS)是由于严重肝功能障碍所致的功能性肾功能衰竭,主要发生于肝硬化,也可见于急性肝功能衰竭。因尚无特效治疗措施,故病死率极高。研究旨在对38例HRS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3.
目的建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发生失代偿的预测模型,验证并判断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确诊时处于代偿期的PBC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及其他预后模型(Child-Pugh、MELD、Mayo模型)积分,研究终点为发生腹水、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等失代偿。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Kaplan-Meier(K-M)等方法建立发生失代偿的预测模型,采用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所建模型与以往其他模型对PBC发生失代偿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中位数时间31.2个月(3.37~122.43个月)期间,有21例(18.58%)患者达研究终点。所建立的PBC发生失代偿的预测模型(即D-PBC模型)指标包括AST/ALT比值、碱性磷酸酶(ALP)、胆碱酯酶(CHE)和血小板(PLT),PI=0.862×AST/ALT+0.003×ALP(U/L)-0.293×CHE(kU/L)-0.011×PLT(×10~9/L)。与其他模型相比,该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较大,采用PI>-1.41预测PBC发生失代偿的敏感性高达0.91。结论 D-PBC模型能准确预测代偿期PBC患者临床失代偿的发生。  相似文献   
54.
肝豆状核变性,即Wilson病,是一种由铜离子转运ATP酶β肽(ATPase Cu2+transporting beta polypeptide,ATP7B)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现归纳总结不同突变的致病机制,包括诱导突变蛋白错误定位、改变蛋白间或结构域间相互作用、调控ATP7B蛋白催化活性、改变ATP7B基因剪接方式等多个方面。临床上,系统总结了常见突变与临床表型间的关联,如p.R778L,被认为与更加严重的临床症状相关;同时,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差异亦可能对患者是否发病或发病时间产生较大影响。在分子层面上对ATP7B基因突变致病机制及所致临床表征的研究进行综述,将有助于加深对肝豆状核变性发病机制的认识,并提示可针对不同的机制采用个性化的诊疗手段,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单药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两种治疗方案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比较研究中入组1年时的患者基线数据特点。方法疗效比较研究的方案为对临床或病理诊断为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患者进行随访,每3个月检测一次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HBV DNA,每半年检测一次甲胎蛋白、凝血功能、腹部超声和肝脏弹性,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至2013年8月,共入组通过临床诊断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382例,截至数据统计时可获得240例患者的随访资料。随访的中位数时间为6个月。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患者为200例(83.3%),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治疗组为40例(16.7%)。两组在患者年龄、性别、HBeAg及HBV DNA水平分布方面具有可比性。所有入组患者中男性176例(73.3%),女性64例(26.7%),平均年龄为(44.6±11.6)岁,HBeAg阳性占58%,HBV DNA的中位数为5.94(4.33,6.87)log10 IU/ml。上述特点与经典的4 006研究中肝穿证实的肝硬化人群特征相似。结论本研究入组患者1年时,通过临床诊断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基线特征与既往研究中肝穿证实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基线特征相似,恩替卡韦单药组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联合用药组偏组明显。  相似文献   
56.
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已有三次历史性飞跃,即1992年普通干扰素用于治疗丙型肝炎、1998年利巴韦林的应用和2000年长效干扰素的出现。而2011年5月特拉泼维(Telaprevir)和博赛泼维(Boceprevir)在美国获批上市则标志着丙型肝炎治疗史上的又一次飞跃。特拉泼维和博赛泼维都属于小分子直接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乙肝)、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2年的疗效。方法对初治的慢性乙肝32例(慢性乙肝组)、乙肝肝硬化代偿期10例(肝硬化代偿期组)和失代偿期1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组)应用ADV治疗2年,治疗前和治疗后每3个月检测Au等生化指标及HBVDNA等病毒学指标。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指标基线水平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ADV治疗1年和2年时,3组ALT的复常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时慢性乙肝组HBVDNA水平下降的中位数为5.9log10 U/ml,肝硬化代偿期组为6.2log10 U/ml,肝硬化失代偿期组为2.9log U/ml。肝硬化失代偿期组在治疗6个月后的病毒学应答比慢性乙肝组和肝硬化代偿期组差。结论接受ADV治疗2年的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中,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毒学应答差。  相似文献   
58.
肝脏血供丰富,接受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供,约占心输出量的25%,循环系统疾病可导致肝脏受损,各种原因所致右心功能不全可引起肝脏回流障碍从而导致淤血性肝病,而急性循环功能和呼吸功能衰竭可导致缺血性肝脏损伤。除此之外,广泛的动静脉分流可引起门静脉压力及心功能异常,亦可造成肝脏血供异常。现简要介绍以上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59.
肝硬化是全球肝脏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近年研究显示,世界范围内,肝硬化死亡人数增加,但年龄标准化死亡率降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显著增加。我国肝硬化患病人数、患病率、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均有所增加,但是年龄标准化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降低;主要病因仍为慢性乙型肝炎,但酒精性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所致肝硬化比例也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60.
目的了解3个携带HJV E3D变异的遗传性血色病家系基因变异及临床表型特点。方法 3个遗传性血色病家系中的先证者均完成了病史采集、铁指标、肝功能、腹部核磁检查、肝活检,排除铁过载的继发性原因,临床考虑为遗传性血色病。先证者及其一级亲属分别检测目前已知的遗传性血色病相关的5个基因(HFE、HAMP、HJV、TFR2和SLC40A1)。结果 3个携带HJV E3D变异的遗传性血色病先证者均具有明确的铁过载表现,家系1和家系2中各有1个成员具有铁过载。2例携带HJV E3D变异的先证者还同时携带其他类型血色病基因变异。结论 HJV基因E3D变异可能为我国遗传性血色病的热点变异,可能需要同时伴随其他位点变异才会出现表型,且男性、年龄增加更容易出现血色病表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