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5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203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239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828篇
内科学   375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119篇
特种医学   1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77篇
综合类   1402篇
预防医学   591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523篇
  7篇
中国医学   483篇
肿瘤学   216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免疫抑制剂对实验性矽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对矽肺发病的影响。方法:动物采用随机法,分对照组,免疫抑制组。石英粉尘非暴露式吸人4周后,测定肺巨噬细胞功能,气管、支气管、肺显微镜观察。结果:免疫抑制组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受到明显抑制,肺内细胞结节增多,肺细支气管等管壁增厚并胶原纤维增生。结论:免疫抑制剂可加重矽肺的病程。  相似文献   
102.
成人肥胖干预前后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不仅在发达国家中普遍存在,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营养不足存在的情况下亦出现了肥胖和与膳食相关的慢性病急剧上升。肥胖与许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及其聚集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和缺血型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因此,了解肥胖成人的膳食结构、营养状况、饮食行为及危险因素,探讨干预措施.对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于2002年3月~2003年3月进行了“成人肥胖调查与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经肛门入路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证实为低位直肠类癌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经肛门入路手术切除,其中1例行常规切除后有肿瘤残留而改为经腹行M iles根治手术。结果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切口无感染,伤口Ⅰ期愈合,术后3~8 d出院。结论经肛门人路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类癌,可彻底清除肿瘤,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4.
梁莉  陈萍  陈晓 《热带医学杂志》2006,6(4):438-439
目的探讨35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996年10月至2005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96例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年龄进行分析,并对其肿瘤组织或宫颈分泌物进行HPV检测。结果35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癌与同期宫颈癌的构成比从1996年的11%上升至2005年的42%。≤35岁宫颈癌患者的HPV阳性率为65%,较>35岁者明显升高,后者为32%。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逐年减小,HPV感染率逐渐升高。结论35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HPV感染有相关性。故应加强对HPV感染高危人群的监测、随访,做好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5.
王昆 《青海医药杂志》2006,36(11):22-23
本文介绍一种用腰穿针自制的针式拉钩及其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术中于适宜位置将腰穿针刺透腹壁进入腹腔,用钛夹钳将腰穿针头部弯成钩状,向所需方向牵拉阑尾以协助暴露,手术完成后拔除。在18例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应用此技术起到了良好的牵拉固定阑尾的作用。认为本方法简单易行且有较好的效果,无需特殊训练即可掌握,可用于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协助暴露。  相似文献   
106.
PBL教学法在《内经选读》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PBL教学法是近年兴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方法无论在中医还是西医教学中都已逐渐应用。经采用PBL教学法教授《内经选读》课程,体会到该方法形式新颖,内容活泼,操作性强,效果显著,适合在中医经典课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正常妊娠组60例、糖耐量异常组60例及糖尿病组56例等血清进行FPG、口腹50g葡萄糖筛选实验和HbAIc的测定。结果:HbA lc的阳性率在正常妊娠组、糖耐量异常组和GDM组中分别为3.33%、25%和80.4%,GDM组与正常妊娠组和糖耐量异常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腹血糖阳性率在三组中分别为8.33%、10%和37.5%,糖筛查实验阳性率在三组中分别为20%、20%和83.9%,妊娠糖尿病的并发症随HbAIc的增高而增多。结论:HbAIc在妊娠糖尿病诊断和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评价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及血脂异常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防治效果,并探讨相应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辛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升高及正常的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以及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层黏连蛋白(LAM)和Ⅳ型胶原(CIV)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血脂正常及异常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0.032±0.041及0.066±0.074 g/24 h),尿TGF-β1(1.41±1.15及1.74±1.55μg/L)、LAM(1586±11.21及11.52±7.21μg/L)和CIV(20.25±16.56及21.44±17.05μg/L)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则较基线值明显升高.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抑制肾脏TGF-β1、LAM及CIV的表达、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排出,从而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卡培他滨(Xeloda)联合化疗方案(Xelox方案)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并比较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第1、8、15天静滴奥沙利铂100mg2h;第1~14天口服卡培他滨1000mg/(m2·d),分2次口服,28天为1个化疗周期。按照WHO的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全组32例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均可进行评价,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5例,总有效率(CR PR)48.8%;中位随访时间13.5(2 ̄26)个月,半年生存率为73%,1年生存率为40%;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Xelox方案毒副反应较轻,主要为神经毒性及口腔黏膜炎,患者均能耐受,化疗前与联合化疗后3个月患者生理和心理领域的生活质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Xelox方案对老年性胃肠恶性肿瘤安全且有明显的疗效,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0.
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酰基转移酶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谱、氨基糖苷酰基转移酶基因(aac)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无菌体液分离的44株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等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聚合酶联反应(PCR)法测定酰基转移酶基因型aac(3)-Ⅰ、Ⅱ和aac(6’)-Ⅰ。结果: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为45.45%(20/44),对亚胺培南(IPM)、关罗培南(MEM)的耐药率为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20%),对左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60%),对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8.18%、56.82%、61.36%。氨基糖苷类耐药模式TG(妥布霉素、庆大霉素)〉TGA(妥布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T(妥布霉素)〉G(庆大霉素),分别占36.36%、18.189/5、6.82%、2.27%。氨基糖苷酰基转移酶基因检出以aac(3)-Ⅱ最高,占52.27%(23/44),aac(6')-Ⅰ次之,占29.55%(13/44),aac(3)-Ⅱ和aac(6’)-Ⅰ同时检出者占15.91%(7/44),未检出aac(3)-Ⅰ。ESBLs阳性株的aac(3)-Ⅱ、aac(6’)-Ⅰ检出率分别为60%、50%,高于ESBLs阴性株的45.81%、12.51%。TG模式与其耐药基因aac(3)-Ⅱ符合率较高为93.75%(15/16)。结论:本地分离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耐药模式以TG为主,酰基转移酶基因以aac(3)-Ⅱ为主,aac(6’)-Ⅰ次之,aac(3)-Ⅰ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