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双管引流在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5年1月至2004年3月,我院采用双管引流治疗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术后吻合口漏1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985年1月至2004年3月,我院行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术481例,术后并发吻合口漏28例,吻合口漏时间2~6d,平均5.2d。按病人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单管引流组和双管引流组,单管引流组男8例,女4例,年龄22~68岁,平均38.5岁;双管引流组男7例,女9例,年龄25~57岁,平均40岁。两组病人均给予禁食、抗感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并予以支持治疗。二、方法双管引流组的病人取截石位,一般不作麻醉,先给予充分扩肛后,用扩肛器…  相似文献   
22.
再谈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对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的时代背景和管理体系的建立进行分析,提出了质量仍然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在实施行之有效的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医疗管理方面新的思想方法和技术,并融入到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之中。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仍然是国内常用的医疗质量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3.
带蒂股薄肌转移修补复发性腹股沟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发性腹股沟疝,治疗比较困难。我院自1985年以来,应用带蒂股薄肌转移修补13例腹壁缺损大的复发性腹股沟疝,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3例均为男性,年龄20~69岁,60岁以上9例。13例中第一次手术后一年内复发者8例,其中3例患者伴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前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mdm2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笔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m2蛋白的表达。包括胰腺癌组的癌组织68例和对照组的癌旁非肿瘤胰腺组织20例。结果示胰腺癌组mdm2蛋白阳性反应率为(19.57±0.297)%,对照组为(2.332±0.35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1)。胰腺癌中mdm2基因表达明显增高,提示其在胰腺癌的发病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腹部多脏器疾病联合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孝感市中心医院134例腹部多脏器疾病患者行跨科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病历资料。结果134例中132例用腹腔镜完成手术,1例脾切除大出血和1例结肠癌腹腔广泛转移中转开腹完成手术,全组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腹部多脏器疾病的跨科腹腔镜联合手术不仅具有多病联合手术治疗的特点,而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特点,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腹腔镜联合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肝外胆道少见变异损伤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至2006年我院52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17例肝外胆道少见变异进行解剖及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副肝管3例,迷走胆管1例,肝外型右肝管5例,胆囊管变异8例.术中胆道损伤3例,术后胆漏3例,无患者死亡.结论 肝外胆道变异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外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精细地解剖胆囊三角,加强对肝外胆道变异的认识和处理,对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及其微创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150例胆总管结石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镜取石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实施了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147例,成功率为98.0%。术中取尽结石142例,结石取尽率为96.6%,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8%,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是胆总管结石治疗的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29.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亚甲蓝染色法对58例乳腺癌患者先行SLNB,随后行乳腺癌常规外科手术。结果58例患者中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为93.1%,准确率为96.3%。假阴性率为5.71%,假阳性率为0;操作者的学习曲线、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的部位影响SLN的检出率(P〈0.05);肿瘤的大小、病理类型不影响SLN的检出率(P〉0.05)。结论乳腺癌SLNB能够准确地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ALN)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2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6年期间收治的3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中13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其1年与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13/13)和76.92%(10/13),中位生存期为22.43个月;另24例行姑息性手术(均为肝内胆管内引流术),其1年与3年生存率分别为54.55%(12/22)和9.09%(2/22),中位生存期为15.42个月。结论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主要手段;姑息性手术,如合理的肝内胆管内引流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