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研究等离子刀在软骨成形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 2 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了等离子刀软骨成形术 ,全部病例获得 6~ 1 8个月 ,平均 1 2 1个月随访。随访结果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 6个新鲜关节退变软骨标本分别进行机械清理和等离子刀软骨成形术 ,实验前后取标本进行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所有病例膝关节功能良好 ,治疗前膝关节评分为 5 6 5± 7 3,治疗后膝关节评分为 88 3± 9 2 (t=1 4 33,P <0 0 1 )。机械刨削后 ,软骨表面不够平整 ,处理的深度不一致 ,可见到游离的软骨碎屑。等离子刀处理后 ,软骨表面平整 ,处理的深度一致 ,软骨细胞有活性 ,细胞核、胞浆周围的陷窝结构没有改变。结论 等离子刀技术是软骨成形术的最佳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2.
门静脉阻断对肝脏及肠道结构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常温下门静脉阻断再通后对肝脏、肠道的影响,明确有无细菌移位及与阻断时间的关系。方法:家兔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阻断门静脉0min(A组)、15min(B组)、30min(C组)、45min(D组)。6h后取肠系膜淋巴结、下腔静脉血作细菌培养,同时测定肝肾功能,并观察肝脏、空肠、回肠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B、C、D组肝脏、肠粘膜结构及肝功能与A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损伤。阻断30min以上组(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探讨胃癌中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彩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40例胃癌标本进行检测。结果:40例胃癌标本中有17例标本的CD44V6蛋白阳性表达,其余23例均为阴性表达,并且CD44V6蛋白在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胃癌中CD44V6蛋白表达与癌组织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该蛋白高度表达可能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5.
56.
肠先天性肌层缺损罕见,出生后发生肠破裂,死亡率很高,临床极易漏诊和误诊。1991年我院尸检发现1例。1 临床材料男婴,妊娠33周,母健,体重1900g,依照Apger标准评9分。体查示早产儿貌,发育较差,精神稍差,反应及哭声一般,呼吸平,心率130次/分,律齐,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HBME-1、CK19和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状态,并探讨这3种抗体所构成的不同组合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5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4例甲状腺腺瘤、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0例桥本甲状腺炎中HBME-1、CK19和Galectin-3的表达.结果:HBME-1、CK19和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4%、98.2%、94.5%;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4%、20.4%、22.2%;3种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良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均存在统计学差异.HBME-1联合CK19、Galectin-3检测在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良性病变时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正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6.9%、98.8%、98%、100%.结论:HBME-1联合CK19、Galectin-3所构成的免疫组化组合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8.
E-钙粘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6例胃癌E—cad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粘膜上皮中E—cad全部表达。Ⅰ期E—cad的异常表达率为19.6%,而Ⅱ、Ⅲ、Ⅳ期的异常表达率分别是57.2%、62.1%和69.3%,Ⅰ期和Ⅱ、Ⅲ、Ⅳ期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者51例中异常表达为74.3%,而无淋巴结转移者40.2%,两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在进展期胃癌中按肿瘤生长方式分组,结节型E—cad异常表达率41.2%,而溃疡浸润型异常表达率67.3%,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中分化胃癌E—cad异常表达率32.0%,而低分化胃癌E—cad异常表达率69.6%,两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癌细胞浸润深度达粘膜、粘膜下层和肌层者E—cad异常表达率为30.1%、38.2%,而浸润至浆膜及浆膜外者异常率为67.3%,两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胃癌组织中E—cad的表达与癌组织分化、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结论:E—cad与肿瘤的发生、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涎腺粘膜淋巴瘤的病理诊断特征及发病机理。方法 分析临床资料 ,利用HE染色 ,白细胞共同抗原、CD2 0、CD4 5RO、上皮膜抗原的SP法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32例涎腺粘膜淋巴瘤。结果 男性 2 7例 ,女性 5例 ,平均年龄 54 76岁 ,其中腮腺 17例 ,颌下腺 15例。涎腺粘膜淋巴瘤是由弥漫性中心细胞样 (CCL)细胞组成 ,并有“淋巴上皮病变”。免疫组化 :CCL细胞CD2 0阳性、CD4 5RO阴性。电镜下瘤细胞圆形 ,高核浆比 ,胞浆内少量溶酶体和免疫球蛋白的颗粒 ,无胞质丝 ,无细胞外基膜 ,无细胞间连接。随访 :存活 5年以上者 9例 ,3~ 4年者 5例 ,不足 1年 6例 ,3例死亡。结论 大多数涎腺粘膜淋巴瘤为低度恶性 ,瘤细胞有“回归”现象 ,治疗以手术加化疗为主 ,少数可转变为高度恶性 ,预后差。自身免疫性疾病和 或感染可导致机体产生获得性涎腺粘膜淋巴瘤 ,并在持续性刺激下发展为涎腺肌上皮炎 ,进而转变为涎腺粘膜淋巴瘤。  相似文献   
60.
胃癌上皮型钙粘蛋白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 E-Cad)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法和抗E-Cad 抗体观察44 例胃癌和正常胃上皮组织中E-Cad 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E-Cad总阳性率47.7% ,正常胃上皮全部表达,E-Cad 的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生长方式密切相关(P< 0.01),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 0.05)。结论 E-Cad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一种新的癌标志物,其表达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