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病历摘要例1,男,53岁。左大腿外上方肿块渐增大,伴胀痛及腰酸痛3年,于1987年10月12日入院,无阳性家族史和外伤史。检查:腰椎明显后凸畸形,活动受限,压痛不明显。右股外上方软组织内有15×10×5cm肿块,境界清楚,轻度压痛,能推移,触之有囊性感。X 线片示:骶前有约10×8cm 密度增高钙化阴影,第三四五腰椎体有部分破坏。右股外上方软组织内有18×10×10cm 块影,内见钙化灶,股骨大粗隆皮质有破坏。右髋关节间隙正常。于1987年10月30日行右股外侧肿块切除术。术中发现右侧股直肌及股外侧肌间隙中有18×10×10cm 肿块,包膜基本完整,扪之有 相似文献
32.
33.
肝癌中骨桥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与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肝癌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及10例正常组织中OPN、VEGF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OPN和VEGF在肝癌组织的含量显著高于肝硬化及正常组织(P〈0.05),OPN、VEGF的高表达与肝癌的早期复发转移显著相关(P〈0.01),且OPN和VEGF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r=0.73,P〈0.01)。结论OPN和VEGF在肝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且和早期复发转移相关,OPN可能参与了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34.
温度在病理石蜡切片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病理检验工作中,石蜡切片的制备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技术,一张切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疾病的诊断。在制作病理切片的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会对切片质量产生影响。因此,要制作一张优良的切片,必须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温度的影响是我们经常忽略的一点,然而在制作石蜡切片中温度的影响却十分火,因此,我们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5.
36.
肝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对残肝再生和肝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α、β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肝再生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β(TGF—β)的表达。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①组1为大部(68%)肝切除组,15只;②组2为大部(68%)肝叶切除加部分(50%)胰腺切除加近端十二指肠切除组,15只。每组3只大鼠,于术后12、24、48、72和168h分别处死并采集肝脏样本,计算肝再生率。切除的肝脏组织用RT—PCR技术检测HGF、TGF—α及TGF—β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并与免疫组化法检测的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组1残肝再生率逐步增加,至术后第7天达最高水平;PCNA峰值在术后24h,随后逐步下降。HGF和TGF—α的表达在术后12h逐渐增强,24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168h时达最低水平,而TGF—β的表达在48h时达高峰,然后下降。与组1相比,组2可显著减低残肝再生及PCNA峰值,并可显著减少肝细胞HGF、TGF—α及TGF—β的表达。结论:肝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可减低残肝再生反应,除了肝细胞自身分泌的HGF及冗F—Q等细胞因子外,起源于胰腺和十二指肠的其他细胞因子亦可对肝细胞的增殖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细胞中P -糖蛋白 (P gp)和p5 3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64例大肠癌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64例中有 44例大肠癌标本的P gp和p5 3蛋白表达一致 ,二者的表达有相关性 ;其中 19例二者均为阳性表达 ,2 5例均为阴性表达 ,并且P gp和p5 3蛋白在 (Ⅲ加Ⅳ )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 (Ⅰ加Ⅱ )组。结论 :大肠癌中P gp和p5 3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 ,二者共同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8.
瘤样钙质沉着症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瘤样钙质沉着症系病因不明的罕见病症,Duret于1899年论述,称内皮钙化。1943年Inlan命名瘤样钙质沉着症。文献可查者不过数十例。我院1987年10月~1991年3月收治2例。例1,男,53岁。右大腿外上方肿块,渐增大伴胀痛及腰酸痛3年。体检:右股外上方可及15cm×10cm×5cm肿块,境界清楚,轻度压痛,能推移,稍有囊性感,腰椎明显后凸畸形,活动受限。X线片示右股外上方软组织内有18cm×10cm×10cm块影,内见钙化影,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器官局部微血栓形成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闰机理中的作用和以尿激酶溶栓,改善微循环后对小鼠MODS病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5%酵母多糖A与液体石蜡混悬液0.04ml/g腹腔内单次注射法制备小鼠MODS动物模型后,对实验组给予每天肌肉注射尿激酶10U/g,观察其对动物的生存率,体重变化,各时相器官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尿激酶可明显提高MODS小鼠的存活率(67%:10%,P=0.010),降低器官病理改变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P=0.024),维持血浆种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8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而对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0),但尿激酶对细胞因子水平无直接影响,结论:器官局部微血栓形成在MODS的发病机理中可能起一种“接力棒样”作用,尿激酶可以通过其有效的溶栓作用阻断MODS发生,发展的病理环节。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