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2004年5月~2007年2月,我们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2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6例中,年龄19~38岁,平均28岁。停经33~75天,其中不规则阴道出血12例,阴道出血伴不同程度腹痛8例,停经后无明显症状及体征6例。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均呈弱阳性或阳性。1.2检查方法使用Acuson-Sequioa512及Philips-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阴道探头,频率6.0~10.0MHz。取截石位,排空膀胱,将探头套上避孕套后置入阴道内。应用二维超声观察子宫形态及大小、子宫腔内有无妊娠…  相似文献   
12.
对胰岛细胞瘤1例超声表现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36岁。因发作性意识不清1a余就诊,多在清晨发生,0.5~2h自行缓解。每次发作均有严重的低血糖,静脉滴注葡萄糖液后患者清醒。生化检查:检查发作时的胰岛素、C肽水平,存在胰岛素不适当分泌,胰岛素释放指数为100。空腹血糖3~3.7mmol/L,餐后血糖7.3~9.5mmol/L。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髋关节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15例有髋关节破坏性病变的AS患者(A组)及85例有髋痛而X线正常的AS患者(B组)和226例无髋关节破坏性病变的AS患者(C组)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和B组发病年龄早于C租,以幼年发病多见[(16.9±6.5)、(21.1±6.9)与(27.3±9.6);A组和B组病程短[(7.9±6.7)年、(8.2±6.2)与(15.2±4.6)年];发病至出现髋痛的间隔时间在A组短于B组[(1.8±3.2)年(3.4±4.8)年];A组首发髋关节病变较多(46.9%、29.4%);以及外周关节炎及全身症状重(31.3%、15.3%、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骶髂关节病变等级在A组明显重于B组和C组(P<0.01);A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G、IgM)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发病年龄早、病程短、病情进展快,以外周关节起病伴全身症状重易发生髋关节破坏;早期或发病即有髋关节受累及较强的炎症和免疫反应易发生髋关节破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浮针在治疗各种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中医胃痛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浮针加铺灸治疗,并设一般针刺法为对照组,观察浮针加铺灸的治疗效果。结果浮针加铺灸治疗胃病的临床有效率为85.6%,痊愈率为50.0%,疗效优于一般针刺组。结论浮针加铺灸是治疗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茜  樊亚红  陈爱林  王吉利 《陕西中医》2019,(10):1403-1406
目的:探讨秦息痛药液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5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秦息痛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予洛索洛芬钠分散片60 mg、3次/d及甲氨蝶呤片7.5~10 mg/周或者来氟米特片20 mg/d口服,秦息痛组在口服药基础上加予外用秦息痛药液外敷,对照组在口服药基础上加予外用50%硫酸镁溶液,于治疗第3天、7天、15天观察两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时间;第15天治疗完成后评价CRP、ESR以及生活质量评价(HAQ)。结果:治疗第3天、7天、15天两组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与治疗前比较均有较大改善(P<0.05);治疗第3天、7天、15天后秦息痛组疼痛、肿胀积分、晨僵时间均优于相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在疼痛、肿胀、晨僵方面,秦息痛组起效快,治疗3 d后开始明显减轻(P<0.01)。治疗完成后秦息痛组较对照组HAQ评分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秦息痛组ESR、CRP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息痛组能够改善患者关节肿胀、疼痛以及晨僵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起效快,副作用小,秦息痛外敷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樊亚红 《中医研究》2008,21(4):51-52
眼底病变属中医视衣、瞳神疾病。目前针灸治疗的临床报道较少。在少数报道中,也多半采用调养肝肾的方法及从足太阳经治疗。我们参考古代理论,取足少阳膀胱经治疗眼底病,认为可以通过调节少阳经气达到治疗的目的,并且根据临床病例观察,应用足太阳经的风池穴治疗眼底病,探讨风池穴治疗眼底病的理论情况。  相似文献   
17.
18.
患者女,66岁,因颈部不适来我院就诊。查体:于右颈部可触及一包块,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活动度差。超声检查:于胸锁乳突肌内缘、颌下腺下方可见一偏低回声包块,大小为3.2cm×2.4cm×1.1cm,边界欠清晰,形态规则,呈椭圆形,内回声欠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示周边可见散在血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实时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定量分析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关系。方法对2014年4-8月于本院行手术切除且在术前行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检查的79例患者共计93个结节的超声造影动态图像进行分析,观察结节的增强特点,并将甲状腺结节实时超声造影图像进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以周围甲状腺组织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为基准,得出病灶内部ROI的相对达峰时间(RTTP)、相对峰强度(RPI)、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及相对曲线下面积(RAUC)。结果恶性组病灶区RPI、RTTP、RMTT小于良性组病灶(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病灶区RPI、RAUC小于甲状腺腺瘤组病灶区(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实时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定量分析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对于造影呈低增强且为快进快出的结节,应高度警惕,建议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鹿瓜多肽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100例,6ml/d,ivgtt,qd,疗程15~30天。结果15天和30天的有效率分别为31.21%和60.58%。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15天后,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明显改善,握力提高,功能进步,活动性指标下降;治疗30天后,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明显改善,握力明显提高,功能明显进步,活动性指标显著改善,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面部发热、血压升高、心慌(心电图正常)、皮肤瘙痒症状,近期治疗未发现有肝功肾功损害,未见白细胞异常。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近期疗效肯定,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