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评价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Adv—hBMP—2)转染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的诱导成骨能力。方法 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获取MSCs,分为三组:①Adv—hBMP—2转染细胞组;②Adv—βgal转染细胞组;③未转染细胞组。分别于体外行western immunoblot试验、碱性磷酸酶(ALP)和Von Kossa染色、ALP定量测定,以及裸鼠肌内诱导成骨试验。共9只裸鼠,双例股后肌群内注射,每组6例。结果 Adv—hBMP—2组MSCs可分泌BMP—2蛋白;转染后第9天ALP染色多数细胞为阳性,其它两组ALP染色阳性细胞少见;ALP活性第3天开始升高,12天达高峰为14.76单位,与其它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第21天后出现钙结节,而其它两组未见。裸鼠肌内注射后4周Adv—hBMP—2组X线片均有异位成骨,Adv—βgal转染细胞组未见明显成骨,未转染细胞组仅有少量骨形成。组织学检查发现:Adv—hBMP—2组也可见典型的板层骨和骨髓腔形成,Adv—βgal组主要为纤维组织,未转染组也可见散在骨小粱形成。结论 Adv—hBMP—2基因转染可诱导人骨髓问质干细胞成骨。  相似文献   
32.
卡介苗(BCG)是目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惟一疫苗,但其对成年人结核病的预防效果不理想.本研究前期工作已构建了5种不同类型的表达结核杆菌特异抗原的重组痘苗病毒,其免疫小鼠2次后均可激发针对结核杆菌抗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然而,重组安卡拉痘苗病毒(MVA)是一活的病毒载体[1],此重组病毒是否能多次免疫动物以及多次免疫动物后能否产生更有效的免疫反应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转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微囊化包裹方法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 2)释放效应。方法利用高压微电场制备由海藻酸纳和多聚赖胺酸组成的微囊(细胞浓度为3×10~6个/ml,海藻酸钠浓度为1.5%)包被转β-gal(报告基因)或BMP-2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根据X-gal染色观察细胞在微囊内的存活情况,ELISA方法检测其所释放的BMP-2蛋白量,共培养方法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7、14、21、28 d时微囊内转基因细胞X-gal染色均为阳性。包裹后30 d,培养液上清中仍可检测到BMP-2蛋白。转BMP-2基因微囊化细胞与未包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10 d后,ALP活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Adv-hBMP-2转染细胞组ALP活性为(52.537±1.774)U/ml,明显高于未转染细胞组的(42.336±0.857)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囊化转基因干细胞生长良好,能持续分泌BMP-2蛋白并促进干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34.
目的评价携带人BMP-2(hBMP-2)基因重组腺病毒(Adv-hBMP-2)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透明质酸(HA)复合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对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取兔骨髓行BMSCs培养及Adv-hBMP-2的体外转染,建立桡骨干1.5cm缺损模型。20只兔(40侧)分四组(n=10):第一至三组分别注射Adv-hBMP-2转染细胞 HA、Adv-hBMP-2转染细胞、单纯HA,第四组为空白对照。结果(1)注射后第12周,第一组8侧骨缺损中6侧完全愈合,皮质骨形成,部分髓腔再通;第二组8侧骨缺损中有3侧完全愈合;第三、四组骨缺损均未愈合。X线疗效评分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第一、二组4~8周时骨缺损内有多量新生骨痂形成,12周时部分髓腔再通;第三、四组4~8周时骨缺损处为纤维组织填充,12周时骨缺损未愈合,两骨端硬化。第一、二组之间新生骨小梁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第一组的最大压缩载荷和弹性模量分别为(211.54±63.58)N和(113.36±56.47)MPa,第二组为(126.74±53.13)N和(98.91±63.36)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最大压缩载荷与正常桡骨之比:前者为75.86%,后者为45.45%。结论HA复合Adv-hBMP-2转染B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可以修复兔桡骨干骨缺损,HA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组织工程载体。  相似文献   
35.
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治疗的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评价机体对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成蛋白2(adenovirusmediated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Ad-hBMP-2)基因治疗的免疫学反应。方法崇明山羊12只,手术截去右侧胫骨中段2.1cm,制备胫骨干缺损模型,随机分为2组。将Ad-hBMP-2转染的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MSCs,转染组,n=7)及未转染的MSCs(未转染组,n=5)分别植入骨缺损内。于术后4、8、16及24周摄X线片检查骨缺损愈合情况,并对治疗前后机体对腺病毒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进行检测。结果X线片示,转染组4~8周,骨缺损内有连续性骨痂形成;24周,有6侧骨缺损完全愈合,部分骨髓腔再通。未转染组4~8周,骨缺损内骨痂形成较少,与骨端界限清楚;24周,仅2侧骨缺损愈合。淋巴细胞与MSCs混合培养示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timulationindex,SI)于植入后14d升高,转染组4.213±1.278,未转染组-0.310±0.14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d后下降,转染组2.544±0.957,未转染组3.104±0.6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28、49和120d,转染组的血浆腺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分别为2.359±0.226、2.297±0.200、2.214±0.215和2.297±0.210,未转染组分别为-0.175±0.335、-0.419±0.171、0±0.171和0.874±0.524,两组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的基因治疗可引起机体对腺病毒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从而逐渐消除腺病毒基因和相关蛋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评价BMP2基因修饰的犬脂肪源性基质细胞(ADSCs)与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修复自体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从比格犬背部脂肪组织中提取基质细胞,转染腺病毒介导的人BMP2基因(Adv-hBMP2),通过ELISA和裸鼠体内异位成骨实验鉴定BMP2的表达及异位成骨活性;取比格犬11只,制作双侧尺骨2.5 cm骨缺损模型,缺损处旷置(4侧)或随机填充:单纯TCP(6侧),AD-SCs+TCP(6侧),Adv-hBMP2-ADSCs+TCP(6侧).所有动物16周后处死.结果 ELISA显示犬ADSCs被腺病毒转染后可高表达具有成骨活性的BMP2;裸鼠体内异位成骨实验证实所分泌的BMP2具有骨诱导活性.骨缺损修复的X线片显示,单纯TCP和ADSCs+TCP组至16周时,骨缺损均未愈合;BMP2基因修饰ADSCs+TCP组6例中2例愈合,4例部分愈合.显微摄片和组织学观察示:单纯TCP和AD-SCs+TCP组仅在骨缺损断端形成编织骨,缺损中央被纤维组织填充,而Adv-hBMP2-ADSCs+TCP组骨.缺损处皮质连续,新生骨组织主要为编织骨,部分改建形成板层骨.组织形态学分析示BMP2基因修饰ADSCs明显促进了新骨形成.结论 BMP2基因修饰ADSCs可以修复犬尺骨大段骨缺损.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Adv-hBMP-2)基因转染人脂肪源性基质细胞(ADSCs)的可行性及其成骨作用。方法从人脂肪组织中提取间充质细胞,分别转染β-半乳糖苷酶(β-gal)基因和hBMP-2基因,通过X-gal染色明确转染效率.-免疫沉淀 Western blot法和ELISA法检测BMP-2表达,确定BMP-2表达量、表达时间及其相互关系,流式细胞仪观察基因转染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将转基因细胞注入裸鼠股部肌内行X线及组织学检查。结果X-gal染色显示转染效率达91%。免疫沉淀 Western blot法和ELISA法显示转染hBMP-2的ADSC具有较高且稳定的BMP-2的表达,20d内表达量无明显减退。流式细胞表明腺病毒转染后细胞凋亡率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裸鼠肌内注射转基因细胞后2周即显示有异位骨形成,4周明显增多,对照组无骨组织形成。结论ADSC是较好的基因治疗载体细胞,转染hBMP-2后可以诱导裸鼠体内骨形成。.  相似文献   
38.
人体血浆凝血因子Ⅶ按分子结构和生物活性可分为两种:以酶原形式存在的因子(FⅦ)和以活化形式存在的因子(FⅦa)。FⅦa作为凝血级联反应的起始酶,在正常生理性与治疗性止血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与多种出、凝血疾病的发生和进程有关,因而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FⅦ的生物学功能以及重组活化FⅦ(rFⅦa)的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是一种具有多效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能够引起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分化、促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等作用.TNFα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致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TNFα与TNF受体结合,能够引起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过复杂的级联反应和信号网络,激活转录因子核因子-κβ(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β)和活化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调控目的基因的表达,造成炎症反应和骨关节损伤.而以TNFα为靶位的药物已经被开发并应用于RA的临床治疗,通过阻断TNFα引起的信号传导来降低炎症反应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此文就TNFα在RA病理机制中的作用及抗TNFα药物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重组HPV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的二级结构。方法 取重组HPV16、18、52、58型VLP各1批,均调整蛋白浓度至250〜500 μg/ml,采用圆二色谱远紫外扫描,预测重组HPV VLP的二级结构。结果 重组HPV16 VLP二级结构的预测结果为α螺旋11.7%,反平行β折叠37.1%,平行β折叠4.5%,β转角19.2%,不规则卷曲30.3%;重组HPV18 VLP二级结构的预测结果为α螺旋11.9%,反平行β折叠36.9%,平行β折叠4.6%,β转角19.0%,不规则卷曲30.7%;重组HPV52 VLP二级结构的预测结果为α螺旋12.3%,反平行β折叠37.1%,平行β折叠4.7%,β转角19.0%,不规则卷曲30.2%;重组HPV58 VLP二级结构的预测结果为α螺旋11.7%,反平行β折叠35.3%,平行β折叠4.4%,β转角20.4%,不规则卷曲31.3%。结论 圆二色谱法预测了重组HPV16/18/52/58型VLP的二级结构,该技术可用于重组HPV VLP的结构确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