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70篇
药学   90篇
  2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目的:了解经异性性接触途径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IDS)的患者作为艾滋病传染源传播HIV情况,为艾滋病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50名HIV阳性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社会人口学特征、异性性行为等有关情况,同时溯源调查与其性行为密切接触的易感人群,检测、了解其艾滋病感染情况,计算续发率和增长率。采用病例对照分析方法探讨传染源继续传播HIV的相关因素。结果:250名传染源的431名易感接触者有59人HIV阳性,续发率为13.7%(59/431),增长率为23.6%(59/250)。传染源继续传播HIV的相关因素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知晓感染后心理反映、与配偶/固定性伴安全套使用情况、与非固定性伴安全套使用情况。结论:HIV 异性性接触者的续发率和增长率较高;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对传染源及时提供心理和医学服务,促进安全套使用可以降低高危行为和控制HIV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12.
本研究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和/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于NB4细胞后的细胞凋亡情况、P27^Kip1、cyclin E及内源性TGF—β1 mRNA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用MTT法检测As2O3对NB4细胞的细胞毒性及IC50用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半定量RT—PCR检测P27^Kip1、cyclin E以及内源性TGF-β1的mRNA水平。结果表明:As2O3、TGF-β1均能明显抑制NB4细胞的生长,促进NB4细胞的凋亡;As2O3对NB4细胞的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均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24小时的IC50约为12μmol/L,48小时的IC50约为5μmol/L,72小时的IC50约为3μmol/L。As2O3和/或TGF—β1均可使NB4细胞出现细胞周期阻滞,5μmol/L As2O3使NB4细胞阻滞在G2/M期,5ng/ml TGF-β1使NB4细胞阻滞在G1期,两者联合处理组主要使S期阻滞。As2O3、TGF-β1分别作用于NB4细胞时均可见P27^Kip1及内源性TGF-β1的mRNA表达上调,而cyclin E的mRNA表达下调;联合处理组结果显示TGF—β1可增强As2O3上述作用。结论:As2O3及TGF-β1均可诱导NB4细胞凋亡,引起细胞周期分布异常;As2O3及外源性TGF—β1可能通过上调内源性TGF-β1使P27^Kip1高表达以诱导细胞凋亡;TGF-β1可能直接抑制了cyclin E的表达,或者通过上调P27^Kip1的表达而反馈抑制cyclin E的活性,从而导致NB4细胞周期阻滞。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护理的临床应用文献,为临床护士安全有效地使用胰岛素泵提供参考.[方法]以2002年1月-2008年12月有关胰岛素泵临床护理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澳大利亚循证护理中心(JBI)的证据分类方法进行文献评价.[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350篇,Ⅱ级证据2篇,Ⅲ级证据348篇;疾病以2型糖尿病为主(301篇);相关安全问题包括与针头有关问题、与穿刺局部问题、与储药器及管道问题;有关注意事项包括置泵前护理、置泵时护理、置泵后护理.[结论] 胰岛素泵护理需要注意置泵前、置泵时、置泵后有关事项,良好的护理可提高胰岛素泵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4.
背景与目的 探讨完整切除术后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床预后因素.方法 对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288例手术切除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生存率的计算及单因素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法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88例手术切除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770天,1年、2年、3年、4年和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7.1%、52.4%、34.9%、28.1%和20.2%.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年龄(<60岁vs≥60岁)、是否吸烟、手术方式、T分期、术后化疗、术后化疗疗程数、术后放疗7个临床因素与ⅢA期NSCLC患者术后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后化疗、术后放疗、T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术后化疗、术后放疗、T分期是影响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5.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大,如何给予这些病人最佳的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每周方案一线治疗年龄≥70岁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年龄≥70岁初治的晚期NSCLC患者(IIIB和IV期)50例,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每周方案化疗:紫杉醇(PTX)80 mg/m2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 h,第1,8天,用紫杉醇前常规给予抗过敏预处理;顺铂(DDP)20 mg/m2加入3%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第1,8天,21天为1周期.结果 共入组50例患者,在可评价疗效的48例患者中,CR 1例,PR 18例,SD 26例,PD 3例,有效率为39.6%,中位生存期为14.8(95%CI:3.2-32.2)个月,1年生存率58.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5(1.7-7.8)月.主要不良反应是白细胞下降(60%)、贫血(62%)、恶心呕吐(30%)、脱发(100%),未出现与化疗相关的死亡.结论 年龄≥70岁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可以耐受紫杉醇联合顺铂每周方案化疗,并可以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Bite-bumper配合固定矫治器矫治内倾型深覆打开咬合的机制及临床使用要点。方法对14名生长发育期的内倾型深覆患者,采用Bite-bumper配合固定矫正技术打开咬合,观察其临床疗效,并通过X线头影测量比较治疗前和咬合打开后有关硬组织的变化。结果1)14例患者打开咬合的时间平均为28 d;2)咬合打开后,颌骨矢状向(SNA、SNB、ANB)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前后面高(S-Go、ANS-Me)增加,前后面高比值(S-Go/N-Me)、下颌平面角(SN-MP)、Y轴(Y axis)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上下前牙唇倾(U1-SN、L1-MP)、切牙间角(U1-L1)减小,后牙(U6-PP,L6-MP)伸高,上切牙(U1-PP)压低,覆(overbite)减小。结论Bite-bumper配合固定矫正技术矫治内倾型深覆可快速打开咬合,并可改善内倾型深覆患者的短面型。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回顾性总结临床药师在老年病区开展的药学服务工作模式和信息化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在老年患者用药管理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索老年人药物服务的精细化管理和全生命周期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组织药学服务团队,将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分为入院时、在院期间和出院时3个阶段,分别制定药学服务计划。通过在“住院医生站”中新增“药学文书”模块,实现信息化实践。结果 根据患者入院时、在院期间和出院时3个阶段分别制定具体的药学服务工作内容,内容涵盖了药学问诊、药物重整、药学查房、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等多个方面。通过信息化实践,使临床药师的工作记录更加完备。此外,由于“药学文书”与临床病程记录、护理记录等内容互联互通,有效提高了临床药师与医护间的沟通效率,使医护对临床药师的工作也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有利于临床药师更好的融入医疗团队。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药学服务工作模式的构建和信息化管理有效的提高了临床药师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善了临床药师与医护的沟通效率,应进一步开展价值偏好研究,探索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促进药学服务的个体化和精细化。  相似文献   
118.
戴明环(plan-do-check-actcycle,PDCA)已被广范应用于医院管理各环节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探究PDCA联合针对性培训在科室急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从科室全员及小组两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根据现状分析结果制定改进目标,经过两个阶段PDCA循环及借助针对性培训手段来提升科室急救能力,对比改善前后科室成员及小组间急救技能和急救演练成绩的提升程度来验证该方法应用效果。实验结果显示经PDCA循环后科室全员急救技能和急救演练成绩较前显著提高,各组急救考核薄弱项及急救考核弱组均较前显著改善,科室急救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通过ARIMA乘积季节模型和LSTM神经网络模型拟合某三甲专科医院的月出院人次并进行预测,比较两种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运用某三甲专科医院2013—2018年度的月出院人次,分别构建ARIMA乘积季节模型和LSTM神经网络模型,然后利用所得的模型对2019年度的月出院人次进行预测并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采用平均绝对...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佛山市乙肝母婴阻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进一步工作提供思路。 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以2017年佛山市HBsAg阳性产妇13 672例及其所分娩13 982例活产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病历采集及前瞻性的随访追踪的方法,全面了解影响乙肝母婴阻断工作的主要因素。 结果2017年佛山市产妇HBsAg阳性率为10.14%,感染孕妇中HBeAg阳性率为24.13%,孕期HBV DNA检测率约5%,其中抗病毒治疗63例;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99.84%;婴儿在出生后1年内完成乙肝疫苗三针接种的比率为81.71%,在完成三针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中按照0-1-6程序接种的比率为62.65%;母婴阻断结果追踪率为40.16%,追踪儿童中母婴阻断失败34例,失败率为0.61%;产妇年龄低、HBeAg阳性、HepB未全程及规范接种是母婴阻断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儿童明确未检测的主要原因是拒绝检查、不知道要检查、提前检查和检测未提供结果,占99.07%。 结论加强信息沟通及健康教育,落实乙肝病毒感染产妇孕期DNA检测及抗病毒治疗,提高儿童乙肝疫苗的规范接种率,将暴露儿童的乙肝两对半检测纳入儿童保健管理工作,是实现全市乙肝母婴零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