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1.
目的 研究各类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方法。 方法 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为Ⅰ-Ⅲ级的498例脑血管病手术患者,将气管内插管全麻的453例分为四组。A组: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140例;B组:脑血管畸形(AVM)100例;C组: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120例;D组:脑梗塞、脑血管狭窄、脑缺血93例。全部患者均采用静脉加吸入复合全身麻醉(咪哒唑仑+普鲁泊福+异氟烷+维库溴铵或阿曲库铵)和其他麻醉,同时应用控制性降压。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压宁定用量及给药前,手术开始、术中30min、60min、手术结束及拔管时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合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453例患者麻醉后血压、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组与给药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尤其是颈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脑血管畸形患者年龄为(30±14)岁,比其他各组患者年轻(P<0.01)。 结论 气管内插管静脉十吸入复合全麻安全、可控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经临床与影像学确诊的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吡格雷组45例(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和阿司匹林组45例(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观察两组发病1周内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氯吡格雷组1周内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为8.89% (4/45),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的26.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氯吡格雷组TC、TG和LDL-C水平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3.55 ±0.46) mmol/L比(4.61±0.54) mmol/L、(2.45±0.24) mmol/L比(3.69±0.32) mmol/L、(1.12±0.14) mmol/L比(2.03±0.21)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2.52±0.19) mmol/L比(2.11±0.17)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氯吡格雷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84.3±16.4)分,阿司匹林组为(79.8±18.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内氯吡格雷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89%(4/45),阿司匹林组为24.44%(11/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能有效降低急性期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可调节血脂,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不良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依达拉奉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达拉奉化学名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 -酮,它是由日本新开发的一种具有捕获羟自由基(·OH)的活性抗氧剂,大量体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本品具有消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可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过氧化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输卵管线形切开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各种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间的56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线形切开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手术情况,观察平均住院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再次出血、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下降、持续性异位妊娠、术后输卵管通液等情况。结果 56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和持续性异位妊娠。平均住院日4.3±0.7日,手术时间38.6±8.1min,术中出血35.3±8.6ml,术后引流量(24h)94.6±116.0ml,平均HCG降至正常时间10.8±2.3天,术后2个经期后输卵管通畅率82.1%。结论腹腔镜下线形切开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准确有效,并更加微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 (DMT1)在lactacystin诱导的SH-SY5Y细胞α-突触核蛋白(α-SYN)聚集中的作用.方法 SH-SY5Y细胞处理分为正常对照组和lactacystin损伤组.lactacystin损伤组加入lactacystin 10 μmol/L处理24h.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测定法检测DMT1表达情况,Calcein-AM荧光检测细胞的摄铁能力,荧光探针carboxy-H2DCFDA检测胞内氧化应激水平,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actacystin损伤组DMT1表达增加1.3倍,细胞摄铁能力增强1.3倍,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增高1.6倍,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了65.0%.结论 DMT1介导的细胞摄铁能力增强,引发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活性氧生成过多,进而促进胞内α-SYN的异常聚集,最终导致PD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我院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情况。方法对我院1993年~2004年12年以来收治的11例卵巢恶性肿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年龄最小15岁,最大64岁,均经手术病检确诊。按组织学分类:黏液性囊腺癌1例,浆液性囊腺癌1例,颗粒细胞瘤1例,无性细胞瘤1例.胚胎癌1例,内胚窦瘤2例,未成熟畸胎瘤2例,转移性囊腺癌2例。临床分期Ⅰ期8例,Ⅱ期2例,Ⅲ期1例。治疗为手术加化疗。5例行腹腔化疗,5例静脉给药化疗.另1例术后拒绝化疗。接受化疗10例现存活9例,生存最长已12年,1例Ⅲ期转移性癌症患者于术后8个月死亡。结论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是达到良好疗效的关键:手术加化疗是卵巢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随访制度的坚持是总结卵巢恶性肿瘤治疗经验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麻醉医师术前戒烟干预对患者术后戒烟影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当前吸烟男性择期手术患者182例,年龄18~79岁,ASAⅠ~Ⅲ级,按1∶1比例及手术大小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91例。在术前访视时实施戒烟干预,措施为:吸烟对麻醉影响宣教、戒烟宣传资料(包括吸烟危害文字部分、吸烟所致器官损害图片、北京朝阳医院戒烟门诊热线电话及微信公众号),记录麻醉方式、手术时间、PACU治疗时间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0d电话随访戒烟率、吸烟下降率、戒烟门诊或戒烟热线随访率。结果在182例患者中,失访16例,最后纳入分析166例。术后30d两组戒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0d干预组自报吸烟下降率(36.9%)明显高于对照组(22.0%);在术后30d自报戒烟患者中,干预组术前呼气末CO值为轻度吸烟者占83.3%,对照组占40.0%(P0.05);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医师术前实施戒烟干预具有安全性,可使患者术后30d吸烟量下降,并提高轻度吸烟患者术后30d戒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徒手转正胎方位在头位难产分娩中的作用及两种手法对比。方法对自然分娩的头位难产病例278例进行处理、统计分析。结果改良法与传统法相比在阴道自然分娩上具有非常的优越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式手法转正胎方位,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是解决因头位置异常而导致难产的有效方法之一,改良手法转正胎方位,避免了传统法的缺点和不足,减少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在临床上有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789例头位难产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海燕 《华夏医学》2008,21(2):325-326
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称头位难产,导致头位难产的因素有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的异常,这几种因素的异常互相影响又相互因果关系,头位难产包括:枕前位的头盆不称和胎头位置异常中前不均倾位、面位、额位等.头位难产除了骨盆明显狭窄或胎儿巨大以外,在临产前不易诊断,往往在产程经过中宫颈扩张或胎头下降异常时才能发现.为加深对头位难产的认识,提高其防治措施,笔者对789例头位难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梁海燕 《华夏医学》2007,20(4):777-77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的疗效.方法:选择妊娠10~14周末自愿行药物流产的健康孕妇60例,运用米非司酮150mg,分2次口服,48h后顿服米索前列醇600μg,根据孕周大小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观察流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60例中56例无需手术,占93.33%,4例需做清宫术,占6.67%,60例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