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70篇
  免费   1033篇
  国内免费   556篇
耳鼻咽喉   249篇
儿科学   199篇
妇产科学   109篇
基础医学   758篇
口腔科学   249篇
临床医学   2772篇
内科学   1382篇
皮肤病学   147篇
神经病学   570篇
特种医学   6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115篇
综合类   5771篇
预防医学   2132篇
眼科学   145篇
药学   2177篇
  48篇
中国医学   2449篇
肿瘤学   541篇
  2024年   251篇
  2023年   442篇
  2022年   496篇
  2021年   756篇
  2020年   631篇
  2019年   536篇
  2018年   476篇
  2017年   309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416篇
  2014年   936篇
  2013年   970篇
  2012年   999篇
  2011年   1107篇
  2010年   1060篇
  2009年   962篇
  2008年   919篇
  2007年   897篇
  2006年   842篇
  2005年   860篇
  2004年   812篇
  2003年   780篇
  2002年   683篇
  2001年   655篇
  2000年   490篇
  1999年   483篇
  1998年   353篇
  1997年   309篇
  1996年   292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70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129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103篇
  1985年   124篇
  1984年   81篇
  1983年   72篇
  1982年   51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16篇
  1962年   23篇
  1961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运用面神经运动传导检查比较面神经颊支和颞支运动传导功能恢复的异同。方法:2001-09/2003-07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绵阳市中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4个临床研究中心的贝尔麻痹患者480例,经过4周治疗,愿意接受并完成面神经颊支和颞支运动传导检查的患者分别有205、246例。其中,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的有69、83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加针灸治疗的有66、80例,采用针灸治疗的有70、83例。分别进行治疗前后以及患健侧面神经颊支和面神经颞支运动传导检查比较。结果:①患侧治疗后面神经颊支动作电位潜伏期明显缩短[(2.95±0.68),(3.08±0.69)ms,P<0.05],治疗后动作电位波幅未见明显改善(P>0.05)。②治疗后面神经颞支动作电位波幅明显增高[(518.85±496.57),(391.47±468.69)μV,P<0.01],潜伏期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贝尔麻痹患者患侧治疗后面经神经颊支动作电位潜伏期改善明显,动作电位波幅未见明显改善;治疗后面神经颞支动作电位波幅改善明显,而潜伏期无明显改善。面神经运动传导动作电位波幅是反映神经轴索变性的客观指标,贝尔麻痹治疗后面神经颊支轴索恢复不如颞支好,与临床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32.
目的:因颈部交感神经节切断后氧摄取量增加情况下能选择性改善脑皮质区域的氧供,故探讨颈上交感神经切断对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南溪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2例脑卒中后(包括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伴痉挛性瘫痪或肌张力增高者、病程超过3个月、无重大心肝肺肾疾病、头颅CT扫描低密度改变的痉挛性瘫痪患者进行颈上交感受神经纤维切断术,术后观察患者的神经症状、肌力及肌张力改变等康复情况。结果:颈上交感受神经纤维切断后,患者肢体痉挛症状改善,50例(50/52)患者的肌张力有不同程度不同下降,43例(43/52)患者的肌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综合康复有效率为87%(47/52)。经t检验,术前术后肌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颈上交感受神经纤维切断,能不同程度缓解患者痉挛状态,对痉挛性瘫痪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3.
绝经后妇女冠心病患者性激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目的 探索与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发病有关的体内性激素(SH)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4.
曾翀  陆晓璐  李玲  吴福丽  梁可为  周玲 《新中医》2015,47(5):309-310
目的:观察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在妊娠剧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3%,对照组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满意率观察组96.7%,对照组85.0%,2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35.
窦性心律时心房激动顺序(SAA)呈前向性扩希;逆传激动的SAA应呈逆向性或离心性。但在少见的情况可不如此。我们收治1例逆行心房激动表现为前向性传导患者,与窦性SAA相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多次感染发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新思路。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手足口病发病个案数据,对阜阳市2013年手足口病多次感染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阜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4 768例,其中多次感染病例511例,多次感染比例为2.06%;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7月,5月达高峰;不同年龄组间手足口病多次感染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63,P=0.00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2岁年龄组,占90.80%;两次感染发病时间间隔最短11d,最长326d,平均(107±77)d,75%的病例再次感染发生在初次感染发病后5个月内;病原学分布以EV71感染为主。结论手足口病存在多次感染现象,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差异。  相似文献   
37.
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telangiectatic ostcosarcoma.TOS)是一种少见的中心性骨肉瘤亚型,发病部位多位于骨干,病程短、发展快。此类骨肉瘤无论从影像学、临床还是病理组织学都极易误诊,本文报告2例TOS,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8.
39.
Boerhaave综合征是指因食管腔内压力骤增所致的紧邻于横膈之上食管左侧壁全解剖层的纵行撕裂.本病罕见,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40.
"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儿科护理中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儿科护理实施办法中起的作用.[方法]从必要性、方法性和效应性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述.[结果]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服务质量.[结论]以人为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医患氛围,促进儿科护理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