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正常结直肠上皮-腺瘤性息肉-侵袭性癌"病理转变是一个多步骤、多基因参与的过程,涉及到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APC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gene)的改变不仅可引起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而且参与散发性结直肠肿瘤的形成.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APC基因在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机理研究得到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联新辅助治疗对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行性。方法综合应用放疗、热疗及化疗作为低位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干预措施,治疗37例不同临床分期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观察辅助治疗前后及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包括T细胞亚群百分率(总T细胞、CD4+、CD8+、CD4/CD8)和NK细胞活性以及C-反应蛋白(CRP)、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变化。结果全部病例均施行根治性切除术。所有病例治疗前、治疗后及术后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NK细胞活性、C-反应蛋白(CRP)、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等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新辅助治疗对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合理可行的新辅助治疗配伍。  相似文献   
13.
肛裂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肛裂是肛管皮肤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肛裂绝大多数位于肛管的后正中线,也可位于前正中线.肛前裂多见于女性,但不超过10%,而男性仅占1%.肛裂位于肛管侧方时要注意有无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结核等的可能.肛裂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排便疼痛和便血.肛裂的疼痛剧烈,排便时发生刀割样疼痛,或被患者形象地描述为"排便象排碎玻璃一样";有典型的周期性,疼痛便后数分钟可缓解,但随后再次发生剧痛,可长达半小时至数小时.肛裂的便血为排便时滴血,或便后粪便表面或便纸上有血,为鲜红色,量少.急性肛裂一般于1~2周内愈合,而慢性肛裂不愈合或复发,6~8周内尚未愈合.文献关于慢性肛裂尚无统一的定义.大多数作者定义慢性是根据病程(6~8周)和形态学特征,如可见横行的内括约肌、慢性肉芽组织、边缘变硬、肥大肛乳头和前哨痔.  相似文献   
14.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5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类型、术前血癌胚抗原(CEA)水平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无关,而肿瘤占肠腔周径、肿瘤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和肠壁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肿瘤分化程度和肠壁浸润深度是影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梁君林  周永淳  陈利生 《肿瘤》2006,26(10):924-926
目的:探讨p33^ING1、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正常黏膜组织中p33^ING1、p53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相应正常黏膜组织中p33^ING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3%(26/60)、100%(60/60)(P〈O.01),p53蛋白分别为51.6%(31/60)、0%(0/60)。p33^ING1在无淋巴结转移组及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6%(19/33)、25.9%(7/27)(P〈0.05);在DukesA、B期、Dukes C、D期病例中分别为56.7%(17/30)、30.0%(9/30)(P〈0.05)。在p53表达阴性的29例中有12例(41.4%,12/29)p33^ING1表达缺失,而p53阳性的31例病例中有22例(71.0%,22/31)p33^ING1表达阴性(P〈0.05),在p53蛋白表达阳性的病例中p33^ING1蛋白表达明显缺失,两者表达呈负相关。结论:p33^ING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与p53互相协同,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肛直肠拖出吻合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14例直肠癌经肛直肠拖出吻合术后11例吻合口漏,对相关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吻合口漏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术后低白蛋白血症,贫血和手术操作是重要的原因,结论: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吻合口漏发生。  相似文献   
17.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至1999年行根治术的692例结直肠癌病例,术后出现复发162例.结果:复发转移率23.4%(162/692),复发转移在术后2年内出现者占74.1%(120/162),3年内出现者占92.0%(149/162).结肠癌、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为16.3%(46/282)、28.3%(116/410).结肠癌69.6%(32/46)为单纯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位置是肝脏.直肠癌41.4%(48/116)为单纯局部复发,10.3%(12/116)为兼有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结直肠癌术后2~3年应加强随访.结肠癌术后最常见的复发是远处转移,直肠癌则为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18.
Fournier综合征是肛肠外科的急危重症,发展迅速,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积极进行全身治疗和早期手术是治疗的关键。本组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多采用小切口引流,延后扩创引流,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224例患者外周血CD4+、CD8+细胞计数,计算CD4+/CD8+比值,将CD4+细胞计数或CD4+/CD8+低于正常值判定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分析各种临床参数与两类细胞计数、比值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之间的关系,筛选出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CD4+细胞计数女性及Ⅰ、Ⅱ期患者分别高于男性及Ⅲ、Ⅳ期患者;CD8+细胞计数球蛋白降低组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升高或降低组显著高于正常组;CD4+/CD8+男性、总胆固醇升高或降低及Ⅲ、Ⅳ期患者分别低于女性,总胆固醇正常,Ⅰ、Ⅱ期患者,球蛋白降低组显著高于正常组;单因素分析显示Ⅲ、Ⅳ期及CEA正常的患者出现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比例分别高于Ⅰ、Ⅱ期及CEA升高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及肿瘤分期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显著相关。结论男性及分期晚的患者更应该注重免疫治疗,及时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有助于细胞免疫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肛裂的治疗     
梁君林 《广西医学》2005,27(9):1489-1490
肛裂(anal fissure)是肛管皮肤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约0.5~1.0cm,呈梭形或椭圆形,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多见于青壮年,且男女发病无差别。肛裂绝大多数位于肛管的后正中线上,也可位于前正中线上。肛前裂多见于女性,但不超过10%,而男性肛裂中仅1%属于肛前裂。肛裂位于肛管侧方时要注意有无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结核等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