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32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本刊于1983年9月刊出有奖临床病理讨论以来,蒙各地广大读者来稿参加讨论。不少单位组织讨论后,推选代凌写出小结寄来,现将病例讨论分析发参加讨论的优秀名单公布于下。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道损伤(BD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1997年6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24例接受介入治疗的LC术后BD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刘允怡胆管损伤分类法,24患者中Ⅰ型5例、Ⅱ型11例、Ⅲ型2例、Ⅳ型6例。2例术中发现BDI并中转开腹,但分别于术后10个月和2年出现胆道感染;22例术后发现,其中13例为LC术后3—12d发现,7例为20~60d发现,2例在术后2年发现。24例患者中5例在接受介入治疗后获得治愈,19例在胆管炎和黄疸得到控制后手术治愈。其中LC术后3—12d发现的13例患者中,6例接受急诊手术,均告失败,而直接接受介入治疗的7例中3例治愈,4例在控制胆管炎和黄疸后择期手术治愈。结论LC术后BDI实施介入治疗,建立必要的胆管内支撑和通畅的胆汁引流,不仅可有效控制胆管炎,消退黄疸,获得全面的胆道树影像,有利于增加手术的安全性,甚至可以起到治愈的效果。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CyclinE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同一组织连续切片免疫组化SABC法 ,检测CyclinE在 45例肝细胞癌 (HCC)及 3 0例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其中门静脉癌栓形成者 12例 ,有转移者 11例 ,肝内肿瘤播散或有卫星结节者 12例 ,肿瘤包膜侵袭者 19例 ,以上 4项中有任何 1项阳性或 1项以上阳性者归入侵袭转移组。结果 CyclinE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 3 5 .6% (16/ 45 ) ,癌旁肝组织无阳性表达。CyclinE表达与年龄、性别、乙肝表面抗原、血清甲胎蛋白、肿瘤大小、包膜形成、肝外转移及癌灶数目无关 (P >0 .0 5 ) ,与组织分化 ,癌栓形成有关 (P <0 .0 5 )。CyclinE在侵袭转移组较非侵袭转移组表达增高 (P <0 .0 5 )。.结论 CyclinE与肝细胞癌的发生 ,分化及侵袭转移有关 ,检测其表达有助于协助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三磷酸肌醇( IP3) 和Fas基因表达变化在quercetin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以肝癌HepG2 细胞培养72 h为对照, 20、40、60、80 μmol/ L quercetin作用于 HepG2 细胞72 h和60 μmol/L quercetin 作用于HepG2 细胞6 h、12 h、24 h、48 h、72 h,应用同位素试剂盒IP3 - [3H] Birtrak检测细胞IP3 含量,RT-PCR分析Fas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 分析细胞Fas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各浓度的quercetin作用于肝癌HepG2 细胞72 h,IP3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7.9±1.5 )pmol/106cells、(15.5±1.1)pmol/106cells、(5.7±0.9)pmol/106cells、(5.5±0.8)pmol/106cells vs (29.4±0.5)pmol/106cells],Fas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RI 0.26±0.01、0.30±0.01、0.30±0.02、0.37±0.02 vs 0.19±0.02],Fas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RI(灰度与面积之积的相对强度)1.10±0.08、 0.91±0.02、0.78±0.07、0.73±0.05 vs 0.15±0.01],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1.2±1.1)%、(15.5±1.1)%、(26.8±2.5)%、(27.1±1.5)% vs (2.6±0.1)%]; 60 μmol/L quercetin 作用于肝癌HepG2 细胞6 h、12 h、24 h、48 h、72 h ,各时相IP3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23.3±1.4)pmol/ 106cells、 (12.0±1.4) pmol/ 106cells、(7.5 ±0.8) pmol/ 106cells、(5.6 ±0.5) pmol/ 106cells、(4.3 ±0.6) pmol/ 106cells vs (29.2 ±0.6) pmol/106cells,P<0.01];12 h后Fas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RI 0.26±0.02、0.28±0.02、0.26±0.01、0.24±0.01 vs 0.20±0.01],Fas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RI 0.65±0.17、 1.20±0.07、1.51±0.06、1.50±0.06、0.97±0.17 vs 0.18±0.01],24 h后各时相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4 ±0.5)%、(20.5 ±2.0)%、(30.7 ±1.6)% vs (2.6 ±0.1)%,P< 0.01]。结论: Quercetin能减少IP3 生成,上调Fas基因表达,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5.
肝脏良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约占肝脏病的10%,主要有以下几种:肝血管瘤、肝腺瘤、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炎性假瘤和肝囊肿等,其它的良性占位性病变较少见。迄今为止,对于良性肝肿瘤仍无血清学可靠的诊断标志物,因此,如何提高肿脏良性肿瘤的定性诊断率,并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是对普外科医生具有挑战性的任务。1 肝脏良性肿瘤1.1 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生率为2%~7%。肝血管瘤通常系指海绵状血管瘤,无包膜,切面呈海绵状,大的病灶中央可有瘢痕组织。B超是诊断肝血管瘤的常用方法,直径<3.0cm的肝血管瘤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高回…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引起的肝脂肪变性中的作用。方法 30只正常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自由进食和水;B组,TPN;C组,TPN+精氨酸;D组,TPN+N^G-硝基-L-精氨酸甲酯(N^G-nitri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E组,TPN+精氨酸+L-NAME。实验7d后测肝功能,肝内脂肪,肝脏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和肝脏组织学检查。结果 B组肝内脂肪较A组显增加(P<0.05),D组肝内脂肪增加较B组更显(P<0.05),C组肝内脂肪较B组明显减少(P<0.05),E组肝内脂肪与B组相似(P>0.05),肝内NOS活性及分布与肝内脂肪含量及分布相平行。结论 一氧化氮可减轻TPN引起的肝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77.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地  梁力建 《实用医学杂志》1999,15(10):835-837
原发性肝癌(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TTPV)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主干癌栓病人往往表现为急性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甚至肝功能衰竭,预后凶险,多数未经治疗的病人在确诊3~4个月后死亡[1],至今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研究表明,TTPV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2]。因此,肝癌合并TTPV的治疗是当今肝癌治疗上的难点和重点之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1 TTPV的发生机制肝癌易发生门静脉转移的特殊性决定于肝癌的组织解剖学特点和其生物学特性。正常的肝脏受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双重供血,而大多…  相似文献   
78.
原发性肝肉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9.
胆管损伤(BDI)的发生率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例数的增多而上升,已成为肝胆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外科手术仍是治疗BDI的主要方法。对于BDI的外科处理应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肝胆外科医生完成。BDI修复后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需要随诊观察及时发现,并应由包括介入、内镜、肝胆外科、胃肠外科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进行诊断、治疗。可选择介入、内镜、外科手术合适的治疗方法联合治疗,肝切除和肝移植对部分病人适用,并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0.
胆囊的主要功能是浓缩和储存胆汁,由于胆囊结石等疾病的高发病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有症状的胆囊的金标准,但其无法保留胆囊功能,术后也可能导致慢性腹泻及近端结肠癌、 胰腺癌、 肝细胞癌、 食管腺癌发生率升高等问题。 保胆取石从保留胆囊功能的角度治疗胆囊结石,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但需大量更高级别的临床证据来验证其可行性,须用循证医学的证据来验证其优缺点与适应证,既不赞成遇到胆囊疾病就切除胆囊,也不赞成盲目地强调保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