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2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245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1篇
  4篇
中国医学   120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91.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的动静脉内瘘吻合口缝合方式对手术成功率、内瘘年通畅率及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年来317例前臂桡动脉一头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间断及连续动静脉吻合术对手术成功率及内瘘年通畅率及血流量的影响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缝合术一次手术成功率及短期通畅率相近(>0.05),间断缝合术内瘘6个月、2年通畅率及血流量优于连续缝合术(<0.05)。而性别、年龄、肾功能、血红蛋白及白蛋白等因素对手术成功率及内瘘年通畅率均无影响(>0.05),缝合方式对内瘘功能不良起着重要影响。结论间断缝合术优于连续动静脉吻合术,应作为动静脉内瘘血管吻合方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892.
目的探讨跟骨异形接骨板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本院共收治跟骨骨折97例,其中有36为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为32例36足,男29例32足,女3例4足;年龄18-51岁,平均29岁。应用跟骨异形接骨板及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进行有限坚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12~30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21足,良9足,中4足,差2足,优良率为83.3%。结论跟骨异形接骨板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能够获得较满意的解剖复位,且固定可靠,为功能恢复提供良好条件,能早期功能锻炼,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93.
目的探讨解削型锁定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尺骨鹰嘴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K骨鹰嘴骨折17例,结果17例采用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优12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9%结论采用解削锁定钢板治疗K骨鹰嘴骨折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94.
1976~1985年共确诊麻风84例,其中有复发10例,家属发病12例。复发病例和家属发病所占的比例逐年增高,由1976~1977年的18%升至1984~1985年的46%。1986年开始对近10年治愈的123人(占存活病人的96%)  相似文献   
895.
浙贝母散剂逆转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初步探讨浙贝母散剂和化疗合用时是否能起到逆转P170高表达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P糖蛋白(P170)表达,并对阳性患者随机分组,用浙贝母散剂加联合化疗进行逆转多药耐药的临床研究.结果.浙贝母散剂在临床安全剂量下,与常规化疗方案合用,仍可逆转P170高表达;浙贝母散剂与急性白血病(AL)常规化疗方案合用可以降低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有可能提高临床治疗完全缓解率.结论.浙贝母散剂可能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多药耐药逆转剂,在P170高表达的急性白血病中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96.
嗜酸性筋膜炎临床实属少见,并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报道甚少,中华血液学杂志报道1例[1998,19(11):612],经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再障贫血病情未见好转,需输血维持,转入我院,施以中医药为主治疗,获得缓解,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因四肢皮下硬肿3年余,伴乏力,间断齿龈渗血7个月于1997年9月入院。患者于1994年2月无原因出现右下肢硬肿,逐渐延及左下肢及双上肢硬肿,以肘、膝关节以下明显,屈伸障碍。于1997年2月伴发头晕,乏力,间断齿龈渗  相似文献   
897.
什么叫第三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这也就是说,健康仅仅是身体没病,还包括了精神与社会适应的完满,即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良好。三者俱备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如果你没有病,又不符合上述健康的标准,那么你就是已经处于第三状态。  相似文献   
898.
目的评价抗抑郁剂(氟西汀)的使用对急性脑梗死并发抑郁的老年患者缺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分为三组:HAMD评分小于7分20例分为无抑郁组,余HAMD评分大于7分的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按1995年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及汉密顿抑郁评分量表(HAMD)17版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分值较对照组低,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0)。治疗前后CSS评分差值非抑郁组最高,对照组最低,三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抑郁情绪不利于脑梗死患者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早期进行药物抗抑郁治疗不仅有助于情绪恢复正常,也利于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99.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erbB-2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C-erbB-2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肺组织和42例NSCLC组织(腺癌20例,鳞癌22例;有淋巴结转移19例;分化程度Ⅰ级12例,Ⅱ级19例;Ⅲ级11例)中C-erbB-2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42例NSCLC组织中,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47.6%(20/42)高于正常肺组织的0/10(P<0.05).腺癌组织中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65.0%(13/20)高于鳞癌的31.8%(7/22)(P<0.05).C-erbB-2蛋白表达率与NSCLC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结论:C-erbB-2蛋白的检测对NSCLC患者的诊治和预后评估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00.
杨家梅  韩娜  梁冰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1):29-30,32
目的 观察草酸铂(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5-Fu)和亚叶酸钙(CF)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晚期大肠癌患者接受草酸铂联合5-Fu/CF治疗:草酸铂130mg/m^2,静脉滴注,第1天;CF100-200mg/m^2,第1-5天,静脉滴注:5-Fu500mg/m^2,第1-5天,静脉滴注;21天重复上述方案化疗1次;每例至少化2个以上周期。结果 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16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37.5%。初治17例中,有效率47.1%,复治15例中,有效率26.7%。不良反应以神经毒性为主,其次为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但均可耐受。结论 草酸铂联合5-Fu/CF治疗晚期大肠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