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70例硬膜外麻醉剖宫产妇分二组:氨茶碱组40例,对照组30例。通过测定母儿血清茶碱浓度、B超扫描胎儿呼吸运动(FBM)及胎心率(FHR)、脐动静脉血气分析和新生儿Apgar评分,研究剖宫产术中母体静注氨茶碱2mg/kg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氨茶碱组胎儿娩出后无呼吸时间明显缩短,Apgar评分显著提高。新生儿窒息率大大降低,宫内窘迫儿缺氧及酸中毒状况明显改善,Apgar评  相似文献   
72.
正患者,女,107岁,体重40kg,因跌伤致"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拟在全麻下行左侧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既往身体状况一般,无吸烟史,高血压病史30余年,长期服用北京降压0号,BP维持在150/90mm Hg左右,慢性阻塞肺气肿病史20余年,ASAⅣ级。入院后检查:术前肝肾功能正常,ECG示: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胸部X线片示:(1)双肺炎症;(2)心影改变。肺部CT示:两肺散在病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多普勒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prostate,TURP)在治疗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TURP患者36例,年龄60~85岁,ASAⅠ或Ⅱ级,前列腺增生≥Ⅲ度。患者入室后行动静脉穿侧,连续监测CVP,予以喉罩全麻,经鼻咽通气道置入经食管超声多普勒,监测校正血流时间(FTc)、每搏量(SV)和峰流速变量(ΔPV)。行TURP,术毕清醒后拔除喉罩。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20min(T_1)、冲洗量5 000 ml(T_2)、冲洗量10 000ml(T_3)、冲洗量15 000ml(T_4)、冲洗量20 000ml(T5)时患者的CVP、Narcotrend值(NI)、血清Na+、K+浓度、Hb以及T_1~T5时的FTc、SV和ΔPV。记录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 resection syndrome,TURS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各时点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_1时比较,T_3~T5时FTc、SV明显升高(P0.05),T_2~T5时ΔPV明显降低(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FTc与CVP呈正相关(r=0.702,P0.01),SV与CVP呈正相关(r=0.595,P0.01),ΔPV与CVP呈负相关(r=-0.351,P0.05),FTc与Na+浓度呈正相关(r=0.672,P0.01)。无一例患者发生TURS。结论经食管超声多普勒可在TURP中连续动态实时监测,其主要指标FTc与CVP变化一致,且敏感度高于CVP;其结合动脉血气分析,有助于早期诊治TURS。  相似文献   
74.
谢言虎  柴小青  音樱  章蔚  耿擎天 《江苏医药》2012,38(9):1080-1082
目的比较不同气管插管方法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颈椎择期手术患者按插管方法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采用手法保持轴线稳定性(MILS);B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FOB);C组采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BTII)。比较三组患者的气管插管相关资料。结果 A组插管费时最少。B、C组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6.7%,均明显高于A组的80%(P<0.05)。三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颈椎手术麻醉宜在FOB引导等技术下实施气管插管,以减少颈椎损伤机率,提高插管成功率。BTII技术可为颈椎损伤患者插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围麻醉期管理的特点.方法 20例供肾体均行全麻.20例受体中3例行硬膜外麻醉,17例采用全麻.手术前一大常规血液透析.在供肾动、静脉钳夹切断后即开始受体的麻醉,供体、受体术中均维持足够容量负荷,血压维持较高水平.在移植肾血管开放前静滴完甲基强的松龙、利尿药,白蛋白低则补允白蛋白.结果 本组供体、受体麻醉效果满意,手术均获成功,围麻醉期循环稳定,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和意外,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麻醉方法,及时正确的麻醉管理及有效的术后镇痛,可以保证供体术后的安全以及受者的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i-gel喉罩通气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ASA I-II级拟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i-gel喉罩组(I组,n=30)和表面麻醉组(C组,n=30)。前者通过i-gel喉罩联合T型密封接头实施控制通气,后者常规表面麻醉后行纤支镜检查。分别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纤支镜进入前(T1)、进镜至咽部(T2)、声门部(T3)、气管内(T4)及纤支镜取出后即刻(T5)的6个时点血压(BP)、心率(HR)和脉博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镜检期间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的镜检条件及镜检时间,调查麻醉满意度(由内镜医师评价)及患者满意度(由患者评价)。结果 I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C组HR、MAP在各时点均升高,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应时点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患者检查中出现呛咳、憋气、喉痉挛及体动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C组(P<0.05)。I组患者的镜检条件明显优于C组[(8.27±1.53)分vs.(5.16±1.12)分,P<0.05],镜检时间短于C组[(9.83±2.53)min vs.(16.52±4.38)min,P<0.05]。I组患者均能在术毕3~8 min苏醒,麻醉满意度[(91.3±7.8)分vs.(6.04±5.7)分]及患者满意度[(93.8±8.3)分vs.(48.7±6.6)分]均高于C组(P<0.05)。结论 i-gel喉罩通气用于无痛纤支镜检查,能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控制患者的通气,克服了呼吸抑制问题,改善镜检条件,苏醒快速。  相似文献   
77.
马骏  黄祥  康芳  董行  李娟  柴小青 《安徽医药》2015,19(10):1989-1992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单肺通气患者围麻醉期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胸科食道癌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48~75岁,体质指数(BMI)20~30 kg·m -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七氟烷组(S 组)和丙泊酚组(P 组)。S 组麻醉维持时吸入七氟烷(1.0%~2.5%),P 组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1.5~3 mg·L -1)维持,两组分别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于麻醉前(T1)、双肺通气15 min(T2)、单肺通气15、30及60 min (T3~5)及恢复双肺通气15 min(T6)时分别记录心率(HR)、血压(BP)、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吸气峰压(Ppeak ),计算肺动态顺应性(Cdyn );在 T2、T5、T6时采集血标本,通过血气分析测量氧合指数(OI);从切除肺叶中取健康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 NF-κB 水平;术后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各时点 HR、BP、SpO2、Cdyn 及 Ppeak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 P 组比较,S 组在 T5时 OI、PaO2升高,肺组织中 NF-κB 表达水平弱,术后呼吸困难发生率降低(P <0.05),两组其他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氟烷在改善单肺通气时和术后肺氧合功能方面优于丙泊酚,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NF-κB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不同时点用于颅脑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神经外科肿瘤手术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麻醉前10min缓慢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B组术毕时缓慢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C组未施行镇痛。三组术后均未行自控镇痛。分别于术后2、6、12、24h记录镇痛评分(VAS评分)和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记录24h满意度和不良反应;于术前、术毕、术后6、12、24h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β-内啡肽和胃泌素浓度。结果 A、B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术后12、24h时明显低于B组(P<0.05),A组24h满意度最高。B、C组术毕后各时点血浆β-内啡肽浓度明显高于A组(P<0.05);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各时点胃泌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瑞昔布钠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颅脑手术的术后镇痛,术前使用可有效减少术后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生成,抑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剂量的地佐辛和帕瑞昔布钠对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患者16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0例,手术结束前30min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P组)、地佐辛10 mg(D组)、帕瑞昔布钠40 mg+地佐辛10 mg(PD组)及等容量生理盐水(C组).观察患者在PACU的RSS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P、D、PD三组的躁动评分和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1),而PD组又明显低于P组和D组(P<0.05);四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可有效预防或减少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躁动,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股沟上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AA)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的术后近期镇痛及临床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01/2019-12期间择期行单侧DAA下THA患者139例,随机分为髂后路腰丛神经阻滞组(L组,n=45)、 FICB组(F组,n=46)、对照组(C组,n=48)。L、 F组在全麻诱导前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L组实施后路腰丛阻滞, F组实施FICB, 2组患者均予以0.375%罗哌卡因30~40 mL; C组直接予以全麻诱导。三组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侧卧位下行DAA下THA。记录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记录患者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的停留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予以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术后镇痛,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功能康复及影像学Harris评分、 WOMAC评分以及关节疼痛(VA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均有效随访1个月。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在手术30 min (T_3)、 HR在拔管后(T_4), L、 F组明显低于C组(P0.05); L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患者拔管时间、 PACU停留时间明显低于C组(P0.05); L、 F组术后24 h静息时,术后24 h、 48 h、 1个月运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1个月, L、 F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 WOMAC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FICB应用于侧卧位DAA下THA,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急、慢性疼痛,结合良好功能康复锻炼,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 FICB应用于此类微创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基本等同于后路腰丛阻滞,其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更能让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