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25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61.
目的 在心外手术中 ,常规应用抑肽酶和止血环酸减少失血 ,所用药物的价格和效果有很大区别。方法 在一项前瞻性、随机、半盲法研究中 ,有大量失血危险的 16 8例心外科患者 ,分别采取输入抑肽酶、止血环酸(负荷量 10 mg/ kg,以 1m g· kg- 1 · h- 1 维持 ) ;心肺转流前收集自体全血 (占血容量的 12 .5 % ) ,转流后回输并加止血环酸 (综合疗法 ) ,或输注生理盐水 (对照组 )。结果  16 0例患者资料完整 ,与对照组 (n=43)比较 ,在重症监护病房最初 4h抑肽酶组 (n=40 )和复合疗法 (n=32 )组 ,减少失血的效果相同 ,分别为 (2 2 5〔40~ 76 1〕…  相似文献   
262.
目的 探讨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DCA5)、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HLA-DPB1)在过敏性鼻炎(AR)患者中的差异表达及细胞白细胞介素-23(IL-23)差异表达,寻找与AR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以52例AR患者为病例组,以及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CDCA5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63.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130/0.4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断指再植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的影响. 方法: 对40例ASA Ⅰ~Ⅱ患者随机分为万汶组(n=20)和对照组即平衡盐组(n=20),手术前扩容至Hct 30%. 麻醉方法均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术中液体维持用平衡盐. 血管吻合开放血流后比较两组血运微循环情况,手术开始时和结束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 万汶组AHHD后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黏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吻合后微循环指标万汶组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SPO2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羟乙基淀粉130/0.4术前AHHD可以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有利于微循环灌注,改善局部氧供,提高术中断指再植的成活.  相似文献   
264.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联合显微镜在儿童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中的应用, 分析总结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总结分析亳州市人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患儿50例, 年龄1~11岁, 平均年龄6.5岁, 均为单侧感染期手术, 术前明确耳前瘘管合并感染, 经抗炎治疗并根据情况切开引流换药3~5次后及时行手术治疗, 手术采用全身麻醉, 术中使用双极电凝配合显微镜完全切除瘘管组织, 同时清理感染灶, 术前切开引流口根据情况在术中尽可能采取缝合措施。结果术后46例愈合良好, 按时拆线, 4例术后切口延迟愈合, 经积极换药后痊愈。常规随访半年, 无复发病例。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患儿感染期手术可以有效减少感染期反复换药对患儿带来的痛苦, 同时双极电凝联合显微镜感染期手术可以达到更好地控制出血、彻底分离并切除瘘管组织, 术后随访无复发病例,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65.
PET分析丙泊酚对人脑葡萄糖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 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T)技术,观察丙泊酚对人脑不同区域内葡萄糖能量代谢(CMGlu)的影响,探讨丙泊酚在人脑可能的作用部位。方法 健康志愿者 7 名,每位志愿者分别在清醒、丙泊酚 1 .5μg/ml(镇静)和 3 0μg/ml(意识消失)靶浓度状态下注射18氟脱氧葡萄糖(18F -FDG)显像剂,平衡后进行PET扫描。以清醒状态作为对照,通过靶控输注(TCI)丙泊酚使志愿者达到镇静和意识消失状态。结果 (1)与清醒状态比较,镇静状态下脑电双频指数(BIS)明显降低(P<0. 05),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和心率(HR)等指标无显著性改变;而意识消失状态下,MAP、BIS降低,呼吸抑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 CO2 )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5)。(2)与清醒状态比较,镇静状态下全脑的CMGlu下降(18. 0±4. 0)%。CMGlu的下降在大脑皮质最为明显(P<0. 05)。CMGlu在丘脑、小脑、海马和桥脑等区域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与清醒状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意识消失状态下,全脑 CMGlu 与清醒状态比较显著下降了(34. 1±7 .0)%(P<0 .05),在丘脑、大脑皮质、小脑和海马等区域 CMGlu明显低于清醒状态(P<0 .05),其中丘脑降幅最大为(51. 5±5 .0)%。结论 丙泊酚麻醉可明显降低全脑能量代谢,低剂量的丙泊酚首先影响皮层区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266.
目的探讨高氧液对矽肺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非暴露式气管注入法复制家兔矽肺模型;实验分组为空白对照组染尘对照组和染尘+高氧液组,分别给予静滴生理盐水及高氧液,2周后比较各组间家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结果高氧液能显著改变矽肺家兔的血液流变学参数(P<0.05)。结论高氧液可以改善矽肺家兔的血液流变学参数,能部分抑制矽肺患者病程发展。  相似文献   
26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90例T2DM患者分为无并发CHD组48例和并发CHD组42例,分别榆测其血清Hcy、Ox-LDL和血小板参数(PLT、MPV、PDW、PCT)水平,并与53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T2DM并发CHD组的Hcy、Ox-LDL、MPV、PDW明显高于无并发CHD组和对照组(P<0.01),PLT显著低于无并发CHD组和对照组(P<0.01),PCT与无并发CHD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高水平Hcy、Ox-LDL、MPV、PDW是发生CHD的危险因素,T2DM患者应定期检查Hcy、Ox-LDL和血小板参数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268.
目的 测量并分析成人单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影像学下肢长度差异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符合选择标准的112例单侧DD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96例;年龄20~76岁,平均42.9岁.DDH根据Crow...  相似文献   
269.
张贵和  闫选春  高昌俊  孙绪德  张惠  柴伟 《医学争鸣》2007,28(20):1825-1826
目的:研究高氧液对实验矽肺家兔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非暴露式气管注入法复制家兔矽肺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染尘对照组和染尘 高氧液组,光镜下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并比较各组间家兔红细胞受体花环率及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高氧液能显著提高染尘家兔红细胞受体花环率、降低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并减轻染尘矽肺的病理学改变.结论:高氧液能提高实验性矽肺家兔红细胞免疫功能,可延缓或抑制矽肺病变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0.
氯胺酮麻醉对犬脑功能影响的fMRI显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全麻药氯胺酮对犬脑磁共振信号强度变化的影响,探索麻醉药在脑内的可能作用部位.方法:刺激程序采用清醒-镇静-意识消失-苏醒的动态过程,扫描为60个动态.氯胺酮麻醉按2 mg/kg通过采用恒速泵静脉注射,用药方式为输注.采用1.5T Philips Gyroscan 磁共振系统,运用单次激发EPI扫描序列进行脑功能BOLD法成像并应用Functool软件进行功能分析.结果:氯胺酮麻醉可降低感觉皮层、运动皮层的信号强度,其r值分别为0.79, 0.81,信号变化强度分别为19.5%, 16.6%;丘脑和扣带回区信号也受到抑制,r值分别为0.66, 0.68,信号变化强度为4.5%, 4.7%.上述4个区域信号的抑制变化过程同步;皮层下其他区域包括海马基底节区未引出激活点.结论:氯胺酮麻醉抑制感觉皮层、运动皮层、丘脑和扣带回区域信号强度,而这些区域则可能是氯胺酮作用的靶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