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情况及安全性。方法:选用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5人。低分子肝素组(A组)给予低分子肝素0.3ml,皮下注射;川芎嗪组(B组)予5%GS250ml+川芎嗪240mg静滴。2组均每日用药一次,持续24h-7d。2组患者均术前、术后1d、3d、7d清晨空腹抽血测定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能力(TK值)。结果:2组患者术后第1dBV、PV与术前相比均下降(P〈0.05),术后第3、7d超过术前水平,A组增大更明显(P〈0.05)。术后第7d EAI、TK值与术前相比,A组有差异(P〈0.05),B组无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功能增强,血液呈高凝状态,川芎嗪可以降低血黏稠度及红细胞聚集率,有助于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川芎嗪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150例患者分成3组,h组(50)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盐水0.3ml,B组(50)低分子肝素组,术前12小时体重〈50蚝者,0.2ml皮下注射,50~60蚝者0.3ml皮下注射,〉70蚝者0.4ml皮下注射;术后24小时至第7d,每天0.3ml皮下注射;C组(50)川芎嗪组,术后5%GS250ml+川芎嗪240mg静滴,每日一次,连续用7d。结果:所有病人术前及术后7d双下肢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对照组DVT发生率为20%,低分子肝素组为6%(和对照组相比P〈0.05),川芎嗪组为12%(和对照组相比P〈0.1)。在发生血栓的病人中,近端血栓与远端血栓的比率:对照组为4:1,治疗组为1.5:1。结论:川芎嗪可以有效预防人工全髋关节术后DVT的发生,且安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祛寒逐风合剂对阳虚型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关节液及血清中透明质酸(H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A、B、C3组。A组采用祛寒逐风合剂治疗,B组采用透明质酸钠治疗;C组以祛寒逐风合剂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5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液和血清中HA的含量。结果:关节液HA水平3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HA含量A、C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祛寒逐风合剂联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阳虚型KOA能升高患者膝关节滑液中HA含量,降低血清中HA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消肿止痛合剂配合曲马多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曲马多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消肿止痛剂配合曲马多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第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天的VAS评分和膝关节HSS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2组患者术前、术后及术后1周、4周血清中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基质蛋白酶1(MMP-1)的水平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48小时和7天静息疼痛和活动时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48小时和7天膝关节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周和4周血清IL-1、TNF-α及MM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止痛合剂配合曲马多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镇痛和改善膝关节活动疗效显著,能降低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IL-1和TNF-α及MMP-1的表达水平,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分析Ras相关蛋白1(Ras-associated protein 1,Rap1)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NONFH)患者骨组织坏死与正常区域的表达差异.方法 分别收集NONFH和创伤性股骨头坏死(traumatic o...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研究调衡力学理论,并结合陇中正骨手法原理,尝试提出用陇中调衡手法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针穴位刺激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及部分治疗机理。方法:将18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和电针组,每组60人。对照组:基础治疗;针刺组:基础治疗联合针刺疗法;电针组:基础治疗联合电针疗法。观察手术前后的血栓弹力图(TEG)变化、下肢深静脉血流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开始下地活动时间等。结果:术后7天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对照组为30.0%,针刺组为21.7%,电针组为18.3%。针刺组、电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镇痛评分术后48小时与术后6、24小时3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小时,针刺组、电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G显示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R时间显著缩短,CI延长,MA及α角增大。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电针组术后第1天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术后第3天多项指标提示针刺组高凝指标有所减低,并在术后第7天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针刺及电针穴位刺激能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消肿止痛合剂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9例在甘肃省中医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口服消肿止痛合剂,50 mL/次,2次/d,治疗4周.术后3周、12周、3月、6月、12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拍双髋正位、闭孔斜位、髂骨斜位X线片,观察有无异位骨化形成;同时采用Brooker 分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