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3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色素分析软件在评估色素性皮肤病及其疗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计算机色素分析软件评估面部色素性皮肤病及其治疗效果。方法:治疗前及复诊时采集患者皮损区的数码照片,输入计算机,应用色素分析软件系统测量患者色素性皮肤病的皮损面积,红、绿、蓝色的灰度值,平均灰度值,最大及最小灰度。结果:采用计算机色素分析软件系统,可以测量皮损的面积和平均灰度,面积减少、平均灰度值增加说明治疗有效。结论:计算机色素分析软件系统可以对色素性皮肤病皮损的治疗效果做出比较客观和科学的评估。  相似文献   
22.
自体骨屑颏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治疗下颌角肥大伴颏畸形时隆颏的新方法。方法对15例下颌角肥大患者,在磨削去骨同期,应用所磨削的骨屑植入颏部.颏成形塑形后石膏托固定改善下颌整体形态。结果15例术后随访6月-2年:12例患者表示满意;1例术后10d要求改变成形的颏部形状,调整后满意;2例分别于术后18、21d时因外力使颏部变形,调整后效果满意。结论该手术利用自体骨屑移植无排斥反应,并发症少;易塑形,与受骨融合快,美容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3.
鼻底缝合对LeFortI型截骨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颌LeFortⅠ型截骨移动上颌骨后可导致鼻形态的变化[1 ] ,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手术的设计及术后面容的预测有较大意义。1 对象与方法1990~ 1998年收治上颌后缩患者 2 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上颌LeFortⅠ型截骨 ,其中 12例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19~ 31岁 )未进行鼻底缝合 ;另 12例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15~ 36岁 )利用可吸收缝线或普通丝线将两侧鼻翼软骨基部纤维组织行埋入缝合。根据术前所测量的鼻翼宽度及形态决定缝合的松紧度 (图 1) ,缝合后的鼻翼宽度应略低于术前2~ 3mm ,术前鼻翼较宽者缝合可略紧 ,则术后鼻翼…  相似文献   
24.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已经十岁了。在庆祝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创刊十周年之际,我们全体编委会成员,深切怀念本刊创始人杨果凡教授。杨果凡教授离开我们已经两年多了,但是他为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所做的贡献,对我们编委会成员的关心支持帮助,令我们永远难以忘怀。他那宽广的胸襟、高尚的情操、精湛的技艺和严谨的作风仍为国内外同道所称赞。杨果凡教授1948年参加革命,早在五十年代初就开始从事修复重建外科专业,文化大革命中身心受到迫害,但他献身部队医疗卫生事业的决心不改,为伤病员解除病痛的愿望不变,坚持数十年如一日,…  相似文献   
25.
胎儿和成人创伤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瘢痕是临床上的主要问题,引起功能、形态上的损害。预防和减少术后瘢痕是整形外科的主要目标。但在瘢痕的定义及如何在临床上和组织学上评估瘢痕程度还未达到一致。皮肤瘢痕可以定义为由创伤修复所致的肉眼可见的皮肤正常结构和功能紊乱。瘢痕表面凹陷或隆起,皮肤质地(硬),颜色(黑色素沉着),血管神经营养,反应性和生物力学特性(弹性)改变。这些肉眼改变是表皮、真皮、皮下结构组织学改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26.
27.
郑旭东  柳大烈  麦跃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5):1598-1601
目的:研究介入式激光技术对各型睑袋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3例睑袋患者进行光纤热塑,其中单纯型9例,轻型11例,中型10例,重型3例。在外眦下方,以22G针头穿刺皮肤获得激光光纤入路,对眶隔内脂肪及局部组织进行光热塑形。结果:从2012年4月到12月,行光纤热塑睑袋整形33例,手术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恢复时间短。随访3个月,22例患者获得明显改善,8例获有效改善,另3例重型睑袋患者,效果不明显。结论:光纤热塑技术有改善睑袋形态和收紧局部皮肤的作用,特别适用于单纯、轻、中型睑袋患者,对于重型睑袋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8.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I(matrixmetalloproteinaseI,MMP-1)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观察汉防己甲素对成纤维细胞MMP-1合成的影响,探讨汉防己甲素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医学实验科完成。培养增生性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然后分别加入浓度为1,5,10mg/L汉防己甲素,继续培养24h,通过ELISA方法检测培养细胞的上清夜中MMP-1的含量。结果:在汉防己甲素的作用下,成纤维细胞合成MMP-1的量增加,其中对照组是(11.34±1.15)μg/L,加入1,5,10mg/L的汉防己甲素后MMP-1分别为(23.65±1.41),(29.74±1.92)及(37.12±1.75)μg/L。结论:汉防己甲素可以促进增生性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合成MMP-1因此其可能对增生性瘢痕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9.
自体骨粉移植修复下颌骨部分缺损的组织学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进行组织学光镜及扫描电镜检测,观察自体骨粉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愈合过程。方法:实验于2005-05/11在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用12只健康雄性大耳白兔。实验分为两组:一侧为自体骨粉移植组,另一侧为空白对照组,均采用自体左右对照。①缺损模型建立:于双侧下颌骨体部下缘用磨削机器各造成1.0×1.0cm的全层骨缺损。②自体骨粉移植:将所有自体骨粉回填一侧缺损处作为自体骨粉移植组,另一侧缺损旷置作为空白对照组。③分别于术后2,4及8周各处死4只动物,获取整块下颌骨标本作组织学光镜及扫描电镜检测,光镜切片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只观察自体骨粉移植组标本。结果:12只大耳白兔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两组标本组织学观察结果:自体骨粉移植组术后2周时形成薄层骨痂;4周时为新生的骨小梁,但排列紊乱;8周时骨小梁形成的编织骨已逐渐向板层骨过渡。空白对照组术后8周时骨小梁分布仍稀疏。②自体骨粉移植组标本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术后4周骨基质钙化程度提高,大量成骨细胞位于骨陷窝内。缺损间隙逐渐变窄形成多孔较疏松的新骨组织,新生骨小梁形成,新骨超微结构呈“蜂窝状”。8周时骨小梁钙化程度继续升高,形成的板状骨排列出现一定方向性,新生骨组织由多孔疏松的结构向致密性结构转化,新原骨组织基本上融为一体产生骨性结合,髓腔相通。结论:自体骨粉移植修复下颌骨成骨可靠,愈合加快,愈合方式以骨传导爬行替代为主,且应用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家兔腓肠肌失神经支配后肌纤维在退行性变与修复性再生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失神经支配骨骼肌修复性再生障碍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4/2006-04在南方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切断一侧胫神经腓肠肌肌支,术后1,4,8,12,16周分别采用耳缘静脉注射空气处死4只。取实验侧和对照侧腓肠肌内侧头肌组织少许,用于制备超薄切片标本,透射电镜观察各时间点兔失神经腓肠肌肌纤维形态。结果:纳入动物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家兔腓肠肌肌原纤维排列整齐,肌小节和Z线清晰,线粒体均匀分布在肌原纤维之间,排列规则,细胞核位于质膜周边,未见溶酶体。②失神经支配1周,肌原纤维排列基本整齐,线粒体增多,无明显肿胀。③失神经支配4周,线粒体明显增多肿胀,部分线粒体空泡样变,溶酶体增多,Z线模糊,肌原纤维间隙增大。④失神经支配8周,肌纤维明显萎缩退行性变,大部分肌原纤维消失,残留的肌原纤维变得模糊,间隙增大,肌小结丧失正常的结构,胞浆内含有大量空泡变性的细胞器,可发现畸形核,染色质浓缩、边集,肌细胞膜极度皱缩。镜下发现较多的位于基膜下活化的肌卫星细胞,细胞内含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丰富的胞浆。一些肌卫星细胞直接与肌纤维融合。同时在间质中可发现一些形态上很象成纤维细胞的细胞,不过这些细胞含有大量的粗面内质网,胞浆内有颗粒和微丝,少量的圆形的线粒体。在退行性变的肌纤维基膜下也可发现肌管样结构的再生肌细胞,在这些肌管内一些肌丝在一起聚集成束,没有组装成肌原纤维,没有正常的肌小结结构。在它们周围有细小的空肌管样结构,可能是以往再生的肌细胞退行性变后的残余体。在间质中可发现一些细小的肌纤维。⑤失神经支配12周,大部分肌纤维萎缩退行性变,但是仍可发现没有萎缩的肌纤维,这些肌纤维细胞核位于周边,有良好的收缩系统,纤维排列规则,Z线清晰,有完整的肌膜。⑥失神经支配16周,肌卫星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并可发现大量细小的肌纤维,多分布在较大的肌纤维附近,肌膜完整平滑,无皱褶。可发现核位于中央的肌纤维,胞浆内肌原纤维结构清楚,但是肌原纤维的排列远不如核位于周边的肌纤维整齐,说明其收缩系统发育不良。结论:失神经支配后肌细胞退行性变和修复性再生同时存在,再生的肌细胞不能,化发育为成熟的肌纤维,进而发生退行性变。长时间失神经支配,肌卫星细胞的耗竭是失神经支配骨骼肌晚期的主要超微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