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我院自1975年6月至1982年5月,收治32岁以下成人肌性斜颈60例,其中有详细记录的56例均于出生后即发现,并28例有难产史。经X线摄片见,12例第二颈椎以下有先天联合发育畸形,48例正位侧曲、侧位生理弧度前突加大,继发骨质不同程度增生。现结合本组资料,就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等问题分析如下。手术方法:采用两个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先自锁骨上一横指处做横切口,切开颈阔肌,暴露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分离其周围之软组织,切断该两头。然后将其远端提起,向上分离,勿损伤颈总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骨水泥髓腔内充填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可靠性。方法:用成人桡骨标本8根,先后制成桡骨远端骨折(AO:CI型)克氏针固定模型和骨水泥固定模型,分别在ZWD-10生物力学试验机上纵向加载,测试抗压强度,同时用非接触引伸测量系统收集图像数据,结果:骨水泥且平均抗压强度为克氏针组的27倍,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骨水泥充填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抗压强度优于克氏针固定。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了解骨折住院患者的心理状态。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量表(SDS)测定60名骨折住院患者,并与60名健康自愿者作配对对照分析。结果 骨折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肯定焦虑的占41.67%,有肯定抑郁的占35.00%。结论 部分骨折患者有明显的情绪障碍,骨科医务人员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45.
46.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膝关节骨折脱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探讨用螺旋CT三维重建评价髋、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髋关节折脱位7例,胫骨平台骨折4例,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结果:11例15次检查均取得清晰立体图像,且可消除某一骨性结构,单独观察髋白骨折、股骨头骨折或胫骨折情况,还可消除术后扫描图像的金属放射状的伪影。 相似文献
47.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组织形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髂骨松质骨的骨结构参数和骨转换参数.方法:在14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验组)和12例同期住院的青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对照组)中进行内固定手术的同时获取髂骨,作骨组织形态计量测定.结果:实验组髂骨骨结构参数中骨小梁体积(TV/BV)、骨小梁密度(Tb.N)、结点末端比(NT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骨小梁间距(Tb.Sp)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髂骨骨转换参数中平均类骨质宽度(Os.Th)和骨形成表面(OS/BS)两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骨吸收表面(ES/BS)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其骨结构退变可能是导致其结构强度下降、发生骨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8.
[目的]介绍应用骨水泥髓内充填加钢板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技术要点,并对骨水泥固定的原理进行分析。[方法]2003年3月-2005年3月,共10例,男4例,女6例,平均78岁。3分骨折6例,4分骨折4例。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直视下复位,先以骨水泥作髓腔内充填,再用钢板固定。术后3d开始功能锻炼。术后1、3、6、12个月行X线片检查及肩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按JOA功能标准,优5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0%。X线片结果:7例骨折解剖复位,3例骨折仍有3—5mm移位,全部钢板螺钉固定可靠,无松动。骨折均获得愈合。[结论]骨水泥髓内充填加钢板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的固定效果可靠,可以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获得满意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9.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髌骨骨折的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同侧股骨干骨折并髌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同侧股骨干骨折并髌骨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法、结果和漏诊原因。结果 平均随访16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漏诊病例与入院时未重视膝部损伤及X线片未明确显示骨折有关,但经正确治疗后效果满意。结论 股骨干骨折并同侧髌骨骨折是高能量损伤,提高对此类损伤的注意并行相应的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可避免髌骨骨折的漏诊,出现漏诊后如果采取正确及时的治疗仍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