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8篇
神经病学   125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1049例救治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报告近15年收治的1049例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所有病人格拉斯哥(GCS)评分均≤8分。采取手术及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治愈与好转率为68.1%,重残率为5.6%,病死率为26.3%。近6年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钙拮抗剂尼莫地平治疗560例,使治愈和好转率上升为79.3%,重残率为1.8%,而病死率仅为18.9%,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和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及德巴金(DP)预处理后氯化亚铁(FeCl2)对皮层神经元膜电位及过氧化物的影响。方法培养的新生SD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PBS)、模型(FeCl2)组、NAC预处理组、DP预处理组、NAC+DP预处理组。采用反映细胞膜电位和过氧化物水平荧光强度的荧光探剂DiBAC4(3)和乙酰乙酸盐2’,7’二氯氢化荧光素(H2 DCF)分别标记,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动态观察各组神经元细胞相对荧光强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反映过氧化物的荧光强度增强(P〈0.05);与模型组比较,NAC组及NAC+DP组荧光强度降低(P〈0.01),而DP组变化不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DP组及NAC+DP组可抑制神经元受FeCl2作用后膜电位变化,该两组荧光强度降低(P〈0.01);而NAC组变化不明显(P〉0.05)。模型组较对照组NF-κB染色强度明显增加,NAC组与NAC+DP组较模型组染色强度明显降低。结论FeCl2对皮层神经元的作用可导致过氧化物的生成,NAC预保护可减少神经元受FeCl2作用后过氧化物等自由基的生成,DP可起到稳定神经元受FeCl2作用后膜电位的作用,两者共同预处理可显著减轻神经元受FeCl2作用的损伤。抗氧化剂联合抗癫痫药可能有助于防治与铁剂诱发有关的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临床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74例动脉瘤性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判定DCVS,统计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年龄、出血次数、吸烟史、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白细胞计数峰值与DCVS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其中年龄、出血次数、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是DCV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低年龄、出血2次以上及Hunt-Hess分级或Fisher分级Ⅲ级以上患者更易发生DCVS,临床上对此类患者应加强监测、及早发现和处理.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建立纳米尺度神经细胞膜表面蛋白单分子三维标记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方法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 ,对分布在云母表面的抗NMDAR1亚基IgG 葡萄球菌蛋白A 胶体金颗粒免疫标记复合物分子进行扫描 ,明确其特定的三维结构作为对照标准 ,然后扫描结合了免疫标记复合物分子的神经细胞膜表面 ,对表面形貌作出对比后确定目的抗原的定位和复合物三维结构。并与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方法对比。结果 在空白云母表面 ,免疫复合物分子在原子力显微镜下呈现出均匀分散粒径为 4 9nm的特征性球形结构。在神经元表面结合免疫标记物后可以发现有大量的粒径为 5 3nm的球形或双球形 (短棒状 )结构 ,颗粒均匀 ,截面为双峰或单峰。而在LSCM下荧光呈颗粒点状分布 ,为多个FITC聚集显色的结果。结论 原子力显微镜下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可以在纳米尺度对目的膜受体蛋白进行定位和表面三维结构测定。NMDA受体蛋白可以结合 1个或 2个胶体金复合物 ,与LSCM相比 ,原子力显微镜下胶体金标记方法可以对单个膜NMDA受体蛋白抗原进行定位、定性、定量标记测定。  相似文献   
65.
壳聚糖-siRNA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离子凝胶法制备壳聚糖(CS)-siRNA纳米粒的特点,并分析其理化性质。方法 将CS、三聚磷酸钠(TPP)和siRNA通过离子凝胶法制备CS—siRNA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分光光度计测定上清中siRNA含量.计算包封率、siRNA的体外控释能力;凝胶电泳分析与胎牛血清作用后纳米粒中siRNA的稳定性。结果 成功制备的CS—siRNA纳米粒经电镜观察发现纳米粒呈球形,大小均匀;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测定其平均粒径为83.3nin.zeta电位+24.2mV;包封率为95%,24h内siRNA的体外释放率不足20%;电泳结果表明CS—siRNA性质稳定,能够阻止RNase对siRNA的降解,具有保护siRNA的作用。结论 离子凝胶法制备CS—siRNA纳米粒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纳米粒体外能显著延缓siRNA释放,保护siRNA免受降解。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深静脉穿刺管在治疗婴儿硬膜下血肿及积液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使用深静脉穿剌管治疗婴幼儿硬膜下血肿及积液19例,其中急性硬膜下血肿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6例,硬膜下积液4例,经前囟穿剌置入深静脉穿剌管于硬膜下持续引流治疗硬膜下血肿及积液,持续引流3~7 d,观察疗效.结果 均穿刺置管成功,术后1~7 d复查头颅CT,硬膜下血及硬膜下积液均基本清除,全部病例均存活.结论 深静脉穿剌管治疗婴儿硬膜下血肿及积液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总结1991年至1999年74例脊髓积水/脊髓空洞病历(均经MR诊断并行手术治疗),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并就诊断及手术治疗问题加以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47例,女性27例。年龄11~57岁。病程6个月~20年。  相似文献   
68.
偶极子在癫痫外科中对痫灶定位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偶极子定位法(DLM)对癫痫痫灶定位的价值。方法:对133例癫痫病人进行DLM和CT-MRI检查,部分病人行单光子发谢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检查;120例手术病人行皮层或深部电极验证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LM检查与术中电极结果一致,且精确度高(〈1cm)、特异性好。结论:DLM是一种新型的无创伤癫痫痫灶定位方法,对局限性癫痫样波DLM定位明显优于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能量多普勒血管指数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及术中能量多普勒应用对提高超声识别胶质瘤与瘤周水肿能力的可靠性与可行性.方法 选择25例拟行肿瘤根治术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于肿瘤切除术中行能量多普勒检查,选取瘤灶及瘤周水肿目标区域,以Photoshop7.0软件分别测量血管指数(Ⅵ).术中定点取材,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对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测值.对Ⅵ与MVD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两组间Ⅵ和MVD.结果 胶质瘤瘤灶内能量多普勒Ⅵ测定结果为13.52±3.57.明显高于瘤周组织内能量多普勒血流指数(Ⅵ=7.69±2.46)(t=0.00,P<0.01).CD34免疫组化染色测值.胶质瘤瘤灶内MVD为38.48±8.47个/HP,瘤周组织MVD计数为13.52±3.57个/HP,两者间差异显著(t=0.00,P<0.01).在胶质瘤瘤灶内及瘤周组织内,能量多普勒Ⅵ与MVD测值均有良好相关性(瘤灶内r=0.7248,p=0.0000:瘤周组织内r=0.6608,P=0.0002).结论 高级别脑胶质瘤术中采用能量多普勒进一步准确区分瘤灶与瘤周水肿组织的病理学基础是二者间血管生成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二者能量多普勒VI间差异显著,且均与其对应组织MVD具有良好相关性,证实了能量多普勒在高级别脑胶质瘤切除术中应用的可靠性与可行性,但具体应用技术方法尚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0.
综合应用定位技术和外科方法治疗顽固性癫痫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研究顽固性癫痫的致痫灶精确定位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85例顽固性癫痫患综合应用三维痫灶精确定位诊疗计划系统及影像学检查进行术前、术中致痫灶三维精确定位,采用癫痫外科综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介入放射治疗、定向放射治疗等)毁损致痫灶、阻断致痫网,以治疗顽固性癫痫。结果:术中64导皮层电极及8导深部电极检测证实该定位系统定位准确可靠。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痫灶定性定位诊断及治疗方案设计。随访疗效评估显效率达到87.0%,总有效率达到94.6%,术后神经功能保持良好,无明显后遗症。结论:综合应用三维痫灶精确定位诊疗计划系统和影像学检查对痫灶进行定位以及采取癫痫外科综合治疗方式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