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8篇
神经病学   125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GCS 3~5分幕上单纯硬膜外血肿病人的救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GCS3~5分特重型颅脑伤中幕上单纯硬膜外血肿病人的救治方法。方法脑外伤致GCS3~5分幕上单纯硬膜外血肿共28例,其中A组10例采用单纯血肿清除术,B组18例采用血肿清除及大骨瓣减压术,术后早期行小剂量多次脱水以及扩血管药物、高压氧等治疗。术后24h复查CT。结果A组病人均出现严重脑梗塞以及脑水肿,死亡9例(90%),B组病人也全部出现脑水肿,其中10例出现脑梗塞。但大部分病例较A组程度轻,严重脑梗塞以及脑水肿6例(33%)均死亡。结论GCS3~5分特重型颅脑伤单纯硬膜外血肿病人术后脑水肿及脑梗塞发生率极高.故应行大骨瓣减压术,术后早期给予小剂量多次脱水及血管扩张药等,可明显降低病人死亡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初步探索利用菲立磁(FE)和转染试剂多聚赖氨酸(PLL)体外磁性标记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并确定其标记BMSC的最佳浓度。方法无菌条件下行股骨取髓,采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兔BMSC,体外培养、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SC),使用不同浓度(5、12.5、25、37.5μg/m1)的FE-PLL标记BMSC。采用普鲁士蓝染色、CCK-8法、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免疫细胞染色等方法,检测FE—PLL标记兔BMSC的效率及其对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的影响。结果FE可以高效率标记BMSC,被标记的细胞在显微镜下呈淡黄或深黄,颜色深浅与所加FE的剂量呈正相关。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5、12.5、25μg/ml各组FE对细胞无不良影响,而37.5μg/ml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加。CCK一8测定的生长曲线表明:除37.5μg/ml组外,其他各组细胞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普鲁士蓝染色显示:各组FE-PLL标记BMSC胞质内均可见到细小的蓝色铁颗粒。电镜结果显示:各组FE-PLL标记的BMSC胞质内含有许多包裹铁颗粒的囊泡,其含铁囊泡的数量依FE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FE可以用来体外标记兔BMSC;其标记效率随FE浓度增加而增高,最佳浓度为25μg/ml。  相似文献   
43.
李钢  徐如祥  姜晓丹  柯以铨  王伟 《海南医学》2005,16(12):134-136
目的研究颈内动脉注射MPTP法制作恒河猴帕金森病模型及其效果.材料与方法健康恒河猴10只,按1.2mg/kg剂量抽取新鲜配置的MPTP生理盐水溶液,穿刺并缓慢注入颈内动脉(2min内注射完毕).术后1周将新鲜配置的阿朴吗啡生理盐水溶液按0.2mg/kg行肌肉注射,恒河猴向造模手术对侧旋转大于等于6次/min、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反应迟钝为模型成功的评定标准.对恒河猴在造模术前1周和造模成功术后10周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检查,模型制作后16周灌杀动物获取脑组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模型制作后5~7天动物出现进食和活动减少,对侧肌张力增高及出现对侧肢体震颤,表情呆滞,对外界刺激反应淡漠等症状.术后1周经阿普吗啡诱导动物出现激惹症状,并向造模对侧旋转7~10次/min.PET检查发现造模侧基底节术后代谢降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模型侧中脑黑质TH阳性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形态不规则,胞体皱缩或崩解,不能显示细胞突起,难以发现细胞间联系,上述变化在黑质致密带中央外侧部较正中损害更为明显.结论本实验证实颈内动脉注射MPTP能诱导出帕金森病的绝大多数症状,如:面部表情呆板、自发运动减少、肌强直、姿势性震颤和运动迟缓.病理检查发现黑质酷氨酸羟化酶阳性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广泛损伤和消失,与帕金森病患者病理改变相似.从行为学、病理学和PET检测等方面均支持颈内动脉注入MPTP可制作出恒河猴帕金森病模型,该动物模型可作为帕金森病研究的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44.
45.
坐位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松果体区肿瘤患者摆坐位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适应证、相关问题和成功经验。方法对我科22例松果体区肿瘤采取坐位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并且与我们使用侧俯卧位和俯卧位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手术治疗17例结果相比较。结果所有39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7~52岁,平均22.6岁。病理性质:生殖细胞瘤17例,胚胎癌4例,内皮窦瘤2例,绒毛膜上皮癌1例,良性畸胎瘤8例,恶性畸胎瘤2例,松果体细胞瘤2例,脑膜瘤1例,皮样囊肿2例。所有39例肿瘤主体均位于直窦延长线以下,上界不超过此线1cm,且肿瘤主体也位于中线,两侧偏离中线均小于3cm,适合选用幕下小脑上入路。选择俯卧位和侧俯卧位17例,骨窗大小为7cm×8cm类圆形,结果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脑室积血11例,小脑肿胀5例,昏迷3例,死亡3例。选择坐位手术22例,骨窗大小为4cm×5cm类椭圆形,结果全切21例,次全切1例;仅1例发生小脑肿胀,无脑室积血,无严重致残和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颅内积气2例;术中气栓1例,及时发现并经过适当处理得到缓解。术后存活患者根据病理性质选择放疗和(或)化疗。结论适合幕下小脑上入路的松果体区肿瘤选择坐位有明显的优势,体位摆放、辅助办法和麻醉措施得当可以明显减少静脉气栓发生或得到及时缓解,同时可达到缩小了骨窗减少创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新型光敏剂ZnPcS4-BSA对光动力杀伤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效应的影响,并对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 紫外光谱法观察U251细胞对ZnPcS4-BSA的摄取规律,确定最佳孵育时间;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ZnPcS4-BSA、不同剂量激光辐射对U251的细胞毒性和ZnPcS4-BSA介导光动力疗法(PDT)的最佳浓度和最佳激光剂量;应用20 μmol/L ZnPcS4-BSA作用U251细胞4h后给予100 J/cm2的激光辐射,以同样条件培养而未作PDT治疗的细胞作为对照,流式细胞术、RT-PCR分别检测细胞凋亡率和VEGF基因表达的变化. 结果 紫外光谱法扫描发现ZnPcS4-BSA作用4h后U251细胞摄取ZnPcS4-BSA的量达到峰值.不同浓度ZnPcS4-BSA处理后细胞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0J/cm2激光辐射后细胞生存率低于0、25、50、100、200J/cm2激光辐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μmol/L ZnPcS4-BSA作用U251细胞4h后给予25、50、100、200 J/cm2激光照射,随着激光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0、60、80、100 μmol/L ZnPcS4-BSA作用U251细胞4h后,给予200J/cm2激光辐射,随着ZnPcS4-BSA浓度的增加,细胞的抑制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经20μmol/L ZnPcS4-BSA作用,100 J/cm2的激光辐射后U251细胞凋亡率、VEGF基因的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型光敏剂ZnPcS4-BSA具有良好的增强光动力效能,其介导的PDT能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VEGF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胶质瘤干细胞(GSCs)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从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中分离培养GSCs,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133、巢蛋白(nestin)的表达进行鉴定.将取GSCs分成3组分别培养:(1)ATRA组:培养基中含10 nmol/L ATRA;(2)空载体组:培养基中含与ATRA组等量的二甲基亚砜(DMSO);(3)对照组:单纯培养基,培养10 d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半乳糖脑苷脂(GalC)的表达;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ELISA和RT-PCR分别检测各组GSCs VEGF、bFGF的分泌水平和mRNA的表达. 结果 二代细胞球表达神经干细胞(NSCs)的标记抗体CD133和nestin.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显示分化后GSCs能够分化为多种同源子代细胞(分别表达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β-tubulinⅢ、Galc);培养10d后ATRA组细胞GFAP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及空载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7天ATRA组细胞增殖速度较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明显变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24 h后ATRA组GSCs VEGF、bFGF的分泌水平和mRNA的表达均少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TRA能诱导GSCs分化并抑制其增殖,其可能通过抑制VEGF和bFGF的表达发挥抗胶质母细胞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紧密连接蛋白JAM-1在脑出血后的分布与表达变化及其重要意义.方法 12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F常对照组(16 只)及脑出血组(112只,立体定向注射75 μL自体血到右侧尾状核制作脑出血模型),并选择脑出血后6h、12h、24 h、48h,3 d、7d、14d 为观察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6只).静脉注射伊文思蓝检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血肿周围脑组织紧密连接蛋白JAM-1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 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在脑出血后24 h、48 h、3d、7d时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到脑出血后12h、24 h,48 h时血管上JAM-1表达减弱;3d时呈不连续表达,同时在粘附于血管腔表面的白细胞上表达;7d时可见血肿周围大量JAM-1阳性细胞;荧光双染进一步发现JAM-1表达在ED-1阳性的巨噬细胞上.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脑出血后12h、24h、48h JAM-1 mRNA表达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d时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后紧密连接蛋白JAM-l的表达变化不仅参与血脑屏障的破坏,同时也参与了脑出血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9.
光动力学疗法与间质内化疗联合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后联合光动力学疗法(PDT)与局部间质化疗对脑胶质瘤的疗效。方法28例脑胶质瘤患者术中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后行PDT首次照射,并在残瘤腔内埋置Ommaya囊,24h后行PDT复照。通过Ommaya囊向瘤腔内注射卡氮介行局部间质化疗。随访2年。结果1年复发2例(7.1%),1年生存25例(89.3%),2年生存17例(65.7%)。结论显微手术后联合PDT与局部间质化疗治疗脑胶质瘤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控制复发,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脑胶质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C6胶质瘤细胞经氩氦冷冻后,冻融产物对Wistar大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s)成熟的影响,以及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s)对胶质瘤模型大鼠的抗肿瘤作用. 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C6胶质瘤细胞,双循环氩氦冷冻法冻融C6细胞悬液为实验组,只插入探针不作冷冻为阴性对照组,双循环氩氦冷冻法冻融等量PBS为空白对照组;应用重组大鼠白细胞介素-4(rmIL-4)、重组大鼠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Wistar大鼠骨髓DCs成熟,培养第7天分别加入各组冷冻产物,48 h后光镜下观察DCs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DCs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上清液中IL-12含量;将C6细胞接种于Wistar大鼠建立荷脑胶质瘤模型,第3、10天分别皮下注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DCs疫苗,比较各组大鼠的中位生存期. 结果 培养第7天未成熟DCs加入冷冻产物48 h后实验组具有成熟DCs形态学特征,表面分子CD80、CD86阳性表达率、上清中[L-12的分泌量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DCs疫苗治疗后荷脑胶质瘤大鼠中位生存期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胶质瘤氩氦冻融产物可以诱导DCs成熟,介导大鼠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为冷冻免疫机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同时该DCs疫苗为胶质瘤个体化治疗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